(共20张PPT)
第4单元 · 生物圈中的人
尿的形成和排出
我们每天都要排出一定量的尿液,通过排尿把体内的一些代谢废物和多余的物质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体内环境的稳定。尿的来源是什么?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新课导入
泌尿系统
肾静脉
肾动脉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泌尿系统
肾脏
输尿管
尿道
膀胱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储存尿液
排出尿液
功能
观察肾脏
1.描述肾脏的外部形态。
2.观察肾门处连接的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开口。
3.剖开肾脏,观察其内部结构:辨认皮质、髓质、肾盂。
皮质
髓质
肾盂
输尿管
1.位置和形态
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两侧; 蚕豆形;
肾门处有肾静脉、肾动脉出入肾脏以及输尿管与肾脏连接的部位。
2.肾脏的结构
皮质:外周,毛细血管丰富,颜色深
髓质:内侧,颜色浅
肾盂:肾脏中央的空腔,汇集尿液
肾脏
肾上腺
髓质
皮质
肾盂
肾脏结构模式图
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
肾脏
100多万个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管
肾小囊
肾小体
肾单位结构模式图
毛细血管
集合管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单位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弯曲
成的血管球)
肾小囊
肾小体
肾小球两端连接_____血管并且流的都是_____血
动脉
动脉
肾小球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结构名称 组成特点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与肾小囊相连
外有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
囊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围成囊腔包围肾小球
主要分布于皮质
主要分布
于髓质
入球小动脉分支盘绕形成的毛
细血管球,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尿的形成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滤过作用)
毛细血管
含废物多血液
(形成原尿)
(重吸收作用)
(形成尿液)
含废物少血液
尿液
肾盂
想一想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原尿
(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尿液
(水、无机盐、尿素)
(血液:血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1.原尿与血液相比不含哪些物质?
2.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哪些物质?
血细胞,蛋白质
葡萄糖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代谢废物(尿素)
思考:哪些是大分子物质?哪些是小分子
大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
想一想
3.流入肾脏的血液和流出肾脏的血液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
血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
血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
毛细血管
含废物多血液
含废物少血液
肾小球滤过
原尿
(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进入肾小囊)
肾小管重吸收
尿液
(水、无机盐、尿素)
(血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血液
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尿液的排出
肾脏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1.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
2.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
3.注意尿道外口的清洁卫生。
泌尿系统卫生
随堂检测
1.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中发生病变最可能的部位是( )
A.肾小囊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体
B
2.假如在出现了“糖尿”,肾脏中发生病变最可能的部位是( )
A.肾小囊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体
3.流入肾脏的血液和流出肾脏的血液相比,减少最多的成分是( )
A.尿素 B.葡萄糖 C.蛋白质 D.水
4.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一定没有( )
A.无机盐 B.尿素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5.下列物质中,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D
C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