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诗词五首》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诗词五首》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08 15:4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诗词五首》导学案
十五从军征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乐府诗集》的文学常识;理解诗句含义,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结合古典诗歌的文体知识与艺术手法,感悟诗意,品味艺术魅力。
3、体会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培养热爱今天幸福和谐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乐府诗集》的文学常识;理解诗句含义,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
结合古典诗歌的文体知识与艺术手法,感悟诗意,品味艺术魅力。
【自主学习】
1、《十五从军征》意思是:十五岁去当兵。标题夸张地写出从军之早,原诗无题目,现标题是编者选用诗章的第一句添加的,这也是区分诗章的惯用做法。
2、《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写的,乐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一部分为文人创作,一部分采集于民间。汉乐府是继《诗经》《楚辞》后的又一种新体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它的叙事性,语言朴实自然。
3、汉朝时,北部边界时时受到匈奴的威胁,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乱频繁。统治阶级大量征兵,兵役沉重,有的人的一生几乎都葬送在服兵役的痛苦生活中。《十五从军征》就写了一个从军老兵回家后的悲苦经历。
4、学习生字:
冢累累( ) 狗窦( ) 雉( ) 舂( ) 羹( ) 贻( )
5、范读,指导朗读。
【交流探讨】
谈谈对下列各句的理解: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3、“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圣旅谷,井上生旅葵。”
4、“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教师小结】
这首诗注重以叙述抒发所见所感,用环境刻画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形象。叙述了一个老兵还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死去,田园故宅成了废墟,自己已无家可归的情状,暴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也反映了东汉末年长期战乱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
【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诉衷情
【教学目标】
1、理解词句含义,品味词的意境。
2、学习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3、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含义,品味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
学习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
1、《诉衷情》,词牌名。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更名为《桃花水》《步花间》《偶相逢》《试周郎》等。单调,33字,5仄韵,6平韵。双调正体44字,上片5句3平韵,下片6句3平韵。
2、陆游(1125—1210),南宋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陆游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一生作品丰富,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一卷,《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存词130余首。
3、选自《陆游集》,这首词为作者宋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家居所作。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忧民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有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
4、学习生字:
戍( ) 鬓先秋( )
5、范读,指导朗读。
【交流探讨】
谈谈对下列各句的理解:
1、“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2、“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上片:
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4、“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下片:
【教师小结】
这首词回顾词人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企图为恢复中原而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迈体衰,反映了词人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世事的愁苦心情。
【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有关文学常识,积累名句。
2、反复诵读,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之志。
【教学重点】
了解辛弃疾的有关文学常识,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自主学习】
1、“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晋蔡谟筑楼山上,名北固楼,亦称北固楼。有怀,有所怀念。标题点明作词缘由,简洁。
2、辛弃疾(1140—12 ( http: / / www.21cnjy.com )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多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3、选自《稼轩长短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词作于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总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4、学习生字:
万兜鍪( )( )
5、范读,指导朗读。
【交流探讨】
谈谈对下列各句的理解:
1、“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上片:
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下片:
【教师小结】
这首词融经铸史,借古讽今。在写作技巧上有三个特点:一是把写景和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二是层次极为分明。三是融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
作者通过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流露出他强烈的爱国情怀。
【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满江红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1875年生于绍兴,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2、创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 ( http: / / www.21cnjy.com )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3、注意《满江红秋瑾》 中的典故: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 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交流探讨】
1、概括文章的内容。
上片:
下片:
2、思考问题,体会词作感情。
3、用下列句式说话:从词作中我感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作者-----------的的心情,我是从-----------一句话体会到的。这句话-------------(按照“心情-----句子------分析”的方式回答)
【教师小结】
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 ( http: / / www.21cnjy.com )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峨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拓展延伸】
中考链接: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 这一句 写出了作者
什么样的心情?
2、“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中“娥眉”指什么?这一句 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朝天子 咏喇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王磐和散曲的文学常识;体会散曲中诙谐讽刺性的语言。
2、反复诵读,品味散曲的艺术美,把握散曲的主题思想。
3、了解本曲借物咏怀,体会人民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王磐和散曲的文学常识;体会散曲中诙谐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品味散曲的艺术美,把握散曲的主题思想。
【自主学习】
1、《朝天子》这首散曲选自《散曲丛刊·王西楼乐府》,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是借物咏怀。朝天子,曲牌名。咏喇叭,散曲题目名。
2、王磐(约1470—1530),字鸿 ( http: / / www.21cnjy.com )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家。他出身仕宦家庭,但不喜豪华,厌弃科举,故未曾做官。他好读书,精通琴、棋、书、画,在寄情山水、吟诗作画中度过一生。其作品多以山水和闲适的生活为题材,间或有同情百姓疾苦之作,《朝天子·咏喇叭》即其中之一。王磐有《王西楼乐府》一卷,其艺术风格骚雅清俊、放逸诙谐,多用民间口语,妙趣横生。
3、背景资料:当时大宦官刘瑾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派出大批宦官到各地盘税查矿,搜刮民财,闹得鸡犬不宁。老百姓以及一些小官,听到他们的喇叭声就恐惧万分,作者就以此为题,揭露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4、范读,指导朗读。
【交流探讨】
谈谈对下列各句的理解:
1、“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2、“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3、“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4、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5、对这首散曲的思想感情应如何理解?
【教师小结】
这首散曲表面是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之情。
诵读古诗词,我们可以走进祖国的高山大川 ( http: / / www.21cnjy.com ),徜徉于故乡的小桥流水;我们可以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我们可以倾心人际的交往,领略丰富的生活……我们欣赏,我们体验,我们思考。古诗词犹如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提高了我们的修养。
【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这首散曲。
【课堂检测】
一、《十五从军征》理解性默写
(1)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
(2)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的句子是
(3)表达凄凉破败的景色的句子是 。(远景描写)
。(近景描写)
(4)描写主人公征战回家看到的景象的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是
(5)表现作者家破人亡、孤独悲伤的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6)诗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7)从别人口中得知亲故凋零的句子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8)描写家国破败,控诉当时繁重的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句子是
(9)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是
(10)描写归乡老兵现在的境况(老人孤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处境和心情)
二、《诉衷情》理解性默写
(1)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句子是
写作者悲凉沉痛的句子是
(2)既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的句子是
写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句子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3)词人回忆当年军旅生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句是
(4)运用班超投笔从戎、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异域的典故的词句是
三、《南乡子》理解性默写
(1)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的句子是
(2)化用《登高》中的句子是
(3)作者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
(4)下阕中写了历史人物的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是
(5)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的句子是 ?
五、《朝天子·咏喇叭》理解性默写
(1)写出喇叭“吹”之声音的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2)写出喇叭“吹”之功用的句子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写出喇叭“吹”之恶果的句子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4)形象的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的倾家荡产的句子是
(5)用抒情点名主旨的句子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