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诗词五首-《终南别业》导学案
目标:
1、了解有关王维的文学常识;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2、反复诵读,感悟诗意,品味其艺术魅力。
3、欣赏诗歌描绘得优美的自然景色,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终南别业》通过描写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生动刻画了隐者形象,表现出诗人隐居终南山闲适怡乐、随遇而安的情趣。21教育网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王维(世称“__________”。与________齐名,称为“王孟”。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有《王右丞集》。21cnjy.com
2、从开元二十八年(740)到天宝三年(7 ( http: / / www.21cnjy.com )44),王维先隐终南山,晚年又在陕西蓝田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无常,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21·cn·jy·com
3、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三、细读品味:
1、“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
2、“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
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写诗人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2·1·c·n·j·y
4、“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进一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合作探究:
怎样赏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
明确:“行到水穷处,坐看云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时”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这两句诗便是一幅山水画。21·世纪*教育网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诗中有画,意境深远,富含哲理。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这首五律,通过写诗人自己退隐山林后游山玩水,自由自在欣赏大自然的闲适情趣,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闲适怡乐、随遇而安的情怀。www-2-1-cnjy-com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终南别业
中年厌俗信佛教;赏景兴致与乐趣;
随意而行好心情;遇叟交谈忘归期。
————闲适怡乐、热爱自然。
渔家傲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人,是婉约派的代表。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满,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www.21-cn-jy.com
有《漱玉词》传世。
一、欣赏意境
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
1、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 _____、____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_______、_________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_______________”,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______________”,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2-1-c-n-j-y
2、看到了天帝。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 ( http: / / www.21cnjy.com )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无依,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
3、还看到了自己回答天帝的垂问”
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21*cnjy*com
4、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
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来源:21cnj*y.co*m】
5、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
不是的。她要回到那没有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小结:
这首词,“梦归”是关键,全词写梦境,笼 ( http: / / www.21cnjy.com )罩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风格上走豪放一路,为我们创造了开阔的意境。梁启超评价这首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三、拓展延伸:
李清照是一位婉约派的女作家,她的《如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令》、《醉花阴》、《一剪梅》、《声声慢》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这些词多半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是清新、含蓄、缠绵的。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背诵过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