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选择题
1.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陈桥兵变 D.文成公主入藏
2.下面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
A.张角
B.黄巢
C.安禄山
D.史思民
3.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唐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4.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材料从整体上体现出该阶段的特点是
A.动荡不安 B.黎明前的黑暗 C.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D.走向统一
5.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触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下图诗句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A.陈桥兵变
B.安史之乱
C.辽灭北宋
D.清军入关
6.《旧唐书》记载:在这次战乱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从此之后,国势由盛转衰。该战乱发生时的唐朝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7.据表安史之乱后部分州的户数和乡数情况,推知当时
州名 开元时户数(万) 元和时户数(万) 开元时乡数(个) 元和时乡数(个)
魏州 11.7575 0.692 140 45
博州 3.747 0.243 74 15
贝州 8.44 2.012 177 35
德州 6.177 0.9356 116 25
棣州 2.5545 0.5447 48 17
A.经济重心逐渐完成南移 B.南北方人口趋于平衡
C.社会动荡导致人口锐减 D.地区流动性得到加强
8.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可以说明下列哪一观点
A.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农民战争推动了经济发展
C.统治者调整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D.社会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9.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10.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之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李密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宋金战争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毛泽东曾说:“唐明皇(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在位前期在历史上的治世称号。
(2)请判断“唐玄宗后半辈子不会做皇帝”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
(1)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2)这种全盛局面是在何时,因什么事件而被打破的
(3)该诗作者的诗因为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而被后世称为什么
(4)隋唐时期还有哪些盛世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B
6.D
7.C
8.A
9.A
10.B
11.(1)开元盛世
(2)正确;因为政局腐败,导致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12.(1)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时期也可)
(2)唐玄宗统治后期(755-763也可)安史之乱
(3)诗史
(4)“开皇之治”“贞观之治”“贞观遗风”(答出任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