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州康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PDF版仅选择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PDF版仅选择题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70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9 21:4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 2024 届(高二下)3 月质量检测考试
生物(学科)
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通过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
B.凝胶装填在色谱柱内要均匀,不能有气泡存在
C.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
D.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
2.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等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微生物是真核细胞
B.都可以使用自然菌种
C.都需要高温、高压灭菌操作
D.均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有氧条件
3.下列不属于传统发酵技术的是( )
A.通过微生物的培养生产胰岛素 B.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C.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 D.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腐乳
4.下列有关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能充分溶解色素 ②与水混溶 ③易燃的有机溶剂 ④不会影响产品质量 ⑤具有较高的沸点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 D.①②③
5.下列有关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提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盛花期的玫瑰花含油量最高,最适合提取玫瑰精油
B.玫瑰精油提取时蒸馏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C.橘皮精油不采用水中蒸馏,原因是不利于芳香油释放
D.用石灰水浸泡橘皮,目的是中和橘皮中的酸性物质
6.下列关于胡萝卜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胡萝卜素可用于治疗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
B.胡萝卜素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提取
C.提取胡萝卜素时,可采用石油醚、苯、丙酮等作溶剂
D.萃取过程中要采用水浴加热
7.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酒中的乙醇分解成醋酸( )
A.氧气、糖源充足 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
C.缺少氧气、糖源充足 D.氧气、糖源都缺少
8.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B.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它是一种严格厌氧的微生物,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为醋酸
C.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制作,如酵母菌、毛霉、曲霉等
D.制作泡菜利用的乳酸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9.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 和 RNA
10.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中发生的场所相同 B.过程⑤需要氧气,而过程④不需要氧气
C.果醋发酵过程中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酒 D.人工接种酵母菌,可缩短果酒的酿制时间
11.酶的固定化是 20 世纪 60 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
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
性和酶的数量。如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酶比游离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
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 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酶一般可重复使用 3 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
D.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12.将经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 2000 r/min 的速度离心 10min 后,离心管中的溶液分为四层,从上
到下的顺序依次是( )
A.血红蛋白、甲苯层、脂溶性物质层、沉淀层
B.甲苯层、沉淀层、血红蛋白、脂溶性物质层
C.脂溶性物质层、血红蛋白、甲苯层、沉淀层
D.甲苯层、脂溶性物质层、血红蛋白、沉淀层
13.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酒、果醋制作所利用的菌种均能够进行有氧呼吸
B.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时,应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C.制作果酒的最适温度应该比制作果醋的最适温度高
D.微生物将葡萄糖转变成酒精和醋酸需要多种酶参与
14.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
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的香辛料可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C.用自然菌种发酵酿酒时,需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高压灭菌
D.将长满毛霉的腐乳坯放在瓶中加盐时,接近瓶口的盐要铺薄
15.新鲜的柑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和水分,压榨之前,需要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石灰水能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
B.石灰水是强碱,浸泡主要是为了中和柑橘皮中的酸性物质
C.浸泡后的柑橘皮要用流水漂洗,避免与皮肤接触
D.橘皮在石灰水中的浸泡时间应在 10 h以上
16.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材料必须选用鸡血
B.通过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
C.凝胶色谱法是利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
D.电泳法是利用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及分子的大小差异分离蛋白质
17.胡萝卜素可以划分为α、β、γ三类,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层析后出现在滤纸上的位置
B.根据其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部位
C.根据其分子式中碳碳双键的数目
D.根据其分解后产生的维生素 A 的分子数
18.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可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B.都是利用微生物胞内酶催化获得最终产品
C.果酒、果醋发酵的培养基呈液态而腐乳发酵培养基呈固态
D.都可以通过人工接种菌种提高产品质量
19.下列有关凝胶色谱法和电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泳法是利用分子带电性质差异、分子大小、形状不同分离各种分子
B.凝胶的种类较多,但每种凝胶内部都有许多贯穿的通道
C.凝胶色谱法是根据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与凝胶吸附性不同分离蛋白质
D.使用凝胶色谱法和电泳都需要用缓冲溶液,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
20.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时,先用清水冲洗掉葡萄皮表面的白色杂菌
B.榨汁前,榨汁机和发酵瓶都需要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消毒
C.A 过程是酒精发酵,只需要提高一定的温度就能继续进行醋酸发酵
D.导致发酵产物不同的重要因素有温度、发酵时间、菌种等
21.下列有关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丙酮虽然都是有机溶剂,但因其可与水混溶,所以不能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
B.在高温下延长蒸馏时间,有利于充分提取玫瑰精油
C.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时,可用最小号的滴管吸取少量的样品进行点样
D.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中,用石灰水浸泡的目的是使橘皮油易于与水分离
22.“古遗六法”中对黄酒的酿造描述:“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香、陶器必良、湛炽必洁、火剂必得”
(注:曲蘖主要指酒曲,湛炽指浸渍和蒸煮米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黍米必齐”目的就是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提供碳源
B.“曲蘖”制作的季节不同,可能会影响到酵母菌的种类和数量
C.“陶器必良”要求密封性好,整个酿制过程须保证无氧条件
D.“湛炽必洁”的目的是严格灭菌,可确保发酵过程中无杂菌污染
23.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固定化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酶的重复利用
B.溶解氧交换受阻是固定化酶应用的重要限制因素
C.固定化细胞用于生产能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
D.凝胶与被包埋细胞之间不是通过共价键结合
24.泡菜制作过程中,下列对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泡菜初期并无乳酸菌的存在
B.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
C.腌制后期乳酸菌含量会急剧下降
D.腌制的全过程乳酸菌的含量不变,活性不同
25.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制作,a、b、c、d 表示其相同之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
A.a 可表示两者所用主要菌种都是单细胞生物
B.b 可表示两者所用主要菌种都属于真核生物
C.c 可表示两者所用主要菌种都进行有氧呼吸
D.d 可表示三者所需外部条件存在相同的温度
26.下列关于果胶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胶酶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B.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C.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D.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
27.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实验(见图),恰当的做法是( )
A.为提高果酒的品质,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适量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B.每隔一段时间,打开阀 a 通气
C.一直关紧阀 a 和 b 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的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28.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的醋酸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呼吸曲线可代表醋酸菌
B.b 呼吸曲线可代表乳酸菌
C.c 呼吸曲线可代表酵母菌
D.出现 c 曲线的原因是乳酸菌随氧气浓度的增大无氧呼吸被抑制
29.下列关于使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果糖浆的生产需要使用果糖异构酶
B.在反应柱内的顶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防止异物的进入
C.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果糖从反应柱下端流出
D.固定化酶技术复杂,成本较高
30.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面是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
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的毛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B.加入盐和卤汤的顺序可以颠倒
C.如果密封不严,则在腌制过程中会感染杂菌而导致腐败变质 D.在高温环境中腐乳制作的时间可大大
缩短
31.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
A.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变化 B.能量不变,有机物种类变化
C.能量增加,有机物种类不变 D.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不变
32.关于胡萝卜素提取过程中相关操作及原因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胡萝卜块粉碎——使胡萝卜素能够充分溶解 B.胡萝卜块干燥——除去胡萝卜中的水分
C.对萃取液蒸馏——提高萃取液中胡萝卜素浓度 D.萃取时加冷凝装置——防止胡萝卜素挥发
33.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不能反复使用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目的是限制酶与反应物接触,控制反应速度
34.某一实验小组欲通过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溶液的发酵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下叙述不正
确的是
( )
A.图中标号 a、b 的名称分别为固定化酵母细胞、反应柱
B.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装置中长导管的作用是释放 CO2,防止空气(杂菌)进入反应柱
D.为了效果明显,应从上端漏斗中加入高浓度的反应液
35.已知天然胡萝卜素是防癌抗癌食品、保健品和药品。胡萝卜素化学性质较稳定,
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疾病。有关胡萝卜素及提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双键的数目可以将胡萝卜素划分为 a、β、γ三类 B.一分子β-胡萝卜素将被水解成两分子的维生素
A
C.石油醚是萃取胡萝卜素的良好溶剂,水浴加热可以提高萃取效率
D.实验结果将需要对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与标准样品纸层析比较
36.关于豆腐乳的制作,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毛霉是参与腐乳制作的主要微生物 B.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一般在夏天进行
C.现代食品企业是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毛霉生产豆腐乳 D.盐的浓度过低,可能导致豆腐乳腐败变质
37.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
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 D.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
38.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多次反复冲洗,这样才可以洗得彻底
B.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气口的作用是在酒精发酵
时排出二氧化碳
C.豆腐上长了毛霉以后,需要加盐腌制 8 天左右,这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又能使豆
腐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D.制作泡菜时要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子,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
气,抑制细菌繁殖
39.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具有分泌能力的细胞产生的 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 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 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 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
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 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A.①②⑤ B.②③⑦ C.③④⑥ D.③④⑤
40.图 A 为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的部分操作,图 B 为固定化前后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A.图 A 中 X 溶液是生理盐水,有利于凝胶珠的形成
B.图 A 中注射器距离 X 溶液液面的远近对凝胶珠的形状无影响
C.固定化酶热稳定性有所提高,有利于其在较高温度下具有更高活性
D.固定化酶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且不会改变其最佳催化效率
二、非选择题题(共 60 分)
41.(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9 分)制作葡萄酒时,在部分发酵液中加入果胶酶处理一段时间后,得到如
下表所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指标 Ⅰ组,加果胶酶的葡萄酒 Ⅱ组,不加果胶酶的葡萄酒
透过率(%) 87.3 82.2
pH 4.3 3.9
还原糖含量(g L-1) 4.3 3.3
果胶含量(%) 7.3 11.6
(1)果胶酶包括_______、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瓦解________________。
(2)据表中数据可知,加入果胶酶能使葡萄酒的澄清度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3)果酒制作过程中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如果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
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2 分)。
(4)葡萄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固定化酵母多采用______法进行固定化,以提高生产效益。
42.(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8 分)回答与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应用有关的问题:
(1)制作蓝莓果酒过程中,在不灭菌的情况下,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的原因是_______(2 分)。 随着酒精度
数的提高,蓝莓果酒的颜色越来越深的原因是_______。
(2)泡菜制作的原理:______________(2 分)。
(3)腐乳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
(4)制作泡菜时,对盐水进行的煮沸冷却后在使用的原因______________(2 分)。
43.(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8 分)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有关问题: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事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研究而荣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青蒿素获取
途径主要是从黄花蒿中直接提取得到,研究发现,青蒿素在治疗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疾病方面
有显著的作用。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60℃以上易分解。
(1)提取青蒿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和苯的沸
点分别为 90~120℃、77℃、35℃和 80℃,应该选用何种萃取剂并
解释理由:_______________(2 分)。
(2)根据青蒿素的特点,从黄花蒿充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大致为:黄
花粉碎→干燥→_______________→过滤(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浓缩→青蒿素。
(3)料液比对青蒿素提取量的影响由图可知,选择______左右为适
合的液料比条件。萃取剂用量过少,则不利于青蒿素的溶出。萃取
剂用量过多则会增加提取成本并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44.(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6 分)细胞的结构、代谢、遗传等都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而
对蛋白质的研究和应用,首先需要获得高纯度的蛋白质。从红细胞中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流程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流程图中步骤 A、B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步骤 B 所用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2 分)。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此过程中若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导致________。在 A 步骤中
应加入____________(2 分),在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的步骤中,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的目的:
____________
(3)在利用凝胶色谱法纯化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色谱柱不能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2 分)。
(4)在洗脱过程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 20mmol/L 的磷酸缓冲液(pH 为 7.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 分)。
(5)在上述实验中利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6)下图 1、2 是某同学利用电泳法和凝胶色谱法分离同一种样品得到的结果,则在图 2 中与图中蛋白质
M 对应的是____________(2 分)。
45.(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如下:
①活化酵母细胞:称取定量干酵母与定量蒸馏水混合并搅拌,使酵母细胞活化。
②配制 CaCl2溶液:将无水 CaCl2溶解在定量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 CaCl2溶液。
③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用定量的海藻酸钠直接溶解在定量的蒸馏水,并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海藻酸钠溶
化为止。
④海藻酸钠溶液和酵母细胞混合:将活化的酵母细胞迅速加入到刚配制成的海藻酸钠液中,充分搅拌混合
均匀。
⑤固定化酵母细胞:用注射器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将海藻酸钠和酵母细胞混合液滴加到配制好的 CaCl2溶液
中,观察凝胶珠形成。
(1)请你改正其中两处错误的操作: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
(2)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应该采用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3)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则说明海藻酸钠浓度__________(填“过低”或“过高”)。
(4)为研究固定化细胞的 pH 稳定性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图:
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细胞组,根据实验结果,该实验的结论是固定化细胞比游离细胞的 pH 稳
定性高,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2 分)
46.(9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图一表示微生物分泌的两种纤维素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请回答下
列问题:
(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A 酶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来提高催化反应效率。在 80℃
条件下,B 酶活性为 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探究 pH 对 A 酶和 B 酶
活性的影响,应将温度控制________℃左右,其中的因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将 B 酶加入洗衣粉后欲探究该酶的去污能力,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二。该实验的自
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得出以下五项实验结论:
①B 酶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 ②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 B 酶的去污力;
③B 酶对污布类型 2 和 3 的去污力不同; ④B 酶对污布类型 2 的去污力最强;
⑤加大酶用量可以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
另一同学认为其中只有两项是正确的,这两项是_________(2 分)。
高 2024 届(高二下)3 月质量检测考试
(总分 100 分)
选择题:1-20 每小题 1 分,21-30 每小题 2分,共 40 分。
1-5.CBABA 6-10.CBBDB 11-15.DDCBB 16-20.ACBCD
21-25.ABBBD 26-30.CADCC 31-35.ADDDB 36-40.BDCCC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