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溶液的形成
一、选择题(共15题)
下列与溶液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均一稳定,且无色透明
B.一种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未必相同
D.如果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食盐水在密闭条件下久置也不会分离析出食盐晶体
生活中接触到的下列液体属于乳浊液的是
A.石灰乳 B.矿泉水 C.牛奶 D.蒸馏水
有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与酸反应的含氧化合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均一、稳定、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反应物只有一种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变化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冰水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C.溶质一定是固体 D.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叫做溶液
悬浊液、乳浊液与溶液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下列属于三者相同点的是
A.均一 B.透明 C.混合物 D.稳定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汽水 B.白酒 C.冰水 D.矿泉水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蔗糖 C.汽油 D.泥土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化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增加 B.溶剂的质量减少
C.溶液的质量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种物质组成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化合物
C.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D.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氧化物都含氧元素
B.清除油污的原理都是利用乳化作用
C.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质的性质决定
D.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A.将粉笔粉放入水中后振荡
B.将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
D.将少量的五水合硫酸铜放入水中后振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区分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滴加少量肥皂水观察现象。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故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鉴别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可以分别在空气中灼烧,观察现象。
D.图书、档案着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但不可使用水基型灭火器。
如图 可表示" 与 的并列关系”,图 可表示" 属于 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 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
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共5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一、实验二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一:红磷燃烧后,待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集气瓶内水面上上升到 处,该现象说明氮气所具有的性质是 。
(2) 实验二中有 组对比实验,其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 。
指出下列各种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A. 的酒精溶液;
B.稀盐酸;
C.澄清石灰水;
D.碘酒;
E.硫酸铜溶液;
F.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形成的溶液。
写出下列分散系中对应的分散质名称和分散系的类型(指“悬浊液”、“乳浊液”或“溶液”)。
家庭自制汽水时,需加入白糖,食用色素,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
(1) 汽水是溶液,加入的白糖是 (填“溶质”或“溶剂”)。
(2) 饮用汽水时,将瓶盖打开,会有大量气泡冒出,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请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共15题)
1. 【答案】D
2. 【答案】C
3. 【答案】D
4. 【答案】B
【解析】A、溶液不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不符合题意;
B、冰水混合物是由水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C、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不符合题意;
D、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但是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B。
5. 【答案】C
6. 【答案】B
【解析】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7. 【答案】C
8. 【答案】B
9. 【答案】B
10. 【答案】D
11. 【答案】B
12. 【答案】D
13. 【答案】B
【解析】A、区分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滴加少量肥皂水观察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但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符合题意;
C、鉴别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可以分别在空气中灼烧,观察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图书、档案着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但不可使用水基型灭火器,故不符合题意。
14. 【答案】B
【解析】由图 可知, 包含 、 , 、 为并列关系。
A选项:溶液分为溶质和溶剂,所以溶液包含着溶质和溶剂,溶质和溶剂是并列关系,故A错误;
B选项:悬浊液、乳浊液属于并列关系,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选项:压力、支持力、浮力属于并列关系,故C错误;
D选项: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属于并列关系,包含于感应性中,故D错误;
故选B。
15. 【答案】D
二、综合题(共5题)
16. 【答案】
(1) 刻度处;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难溶于水
(2) ①和③;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解析】
(1)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 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难溶于水。故填: 刻度处;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难溶于水。
(2) 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形成紫红色溶液,但是碘不能溶于水,能溶于汽油中,可见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故填:①和③;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17. 【答案】
【解析】稀盐酸的溶质易错答为“盐”,溶剂错答为“酸”,也有将溶质错答为“盐酸”的,其实盐酸是 的水溶液。碘酒的溶剂易错答为“酒”;碘酒的溶剂是酒精,而“酒精”不能简称为“酒”。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易错答为“铜”,溶剂错答为“硫酸”,而没有考虑到硫酸铜本身是一种物质。对于化学反应形成的溶液,必须根据反应的生成物来判断其溶质。
18. 【答案】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19. 【答案】
(1) 溶质
(2)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1) 溶质:溶液中被溶剂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汽水中溶剂是水,白糖是溶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溶质;
(2)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打开瓶盖后,压强会减小,所以气体溶解度减小,从而气体从液体中逸出。
打开瓶盖,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气体从液体中逸出。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其化学方程式为:。
20. 【答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