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化学肥料
一、选择题(共15题)
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A.二氧化碳能制作碳酸饮料但会造成酸雨
B.化肥能促进农作物生成但会造成水污染
C.氢气可作气体燃料但不纯可能引起爆炸
D.铁生锈会造成钢材损失但也可用于食品防腐
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硝酸钾、磷酸二氢铵()都属于复合肥
B.铵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施用,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C.应根据农作物种类、病虫害和气候特点等,合理使用农药
D.钾肥能促进植物茎秆粗壮,所以施 能防止农作物倒伏
硝酸钾( )属于
A.磷肥 B.钾肥 C.氮肥 D.复合肥
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 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 、 、 ,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种化肥中,尿素的含氮量最高
B. 物质为碳酸氢铵
C.常温下如要鉴别 、 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D.如果实验 中 、 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
A.硝酸钾 B.碳酸钾
C.尿素 D.碳酸氢铵
作钾肥的是
A. B. C. D.
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D.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实施农药
是一种化学肥料,某 溶液的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B. 是一种复合肥料
C. 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久施 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A. B. C. D.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区分化肥 和 分别与熟石灰研磨
B.除去 中含有的 气体通入饱和 溶液
C.除去 溶液中含有 滴加适量 溶液后过滤
D.鉴别 和 溶液加入适量 溶液
化学肥料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能作磷肥的是
A. B. C. D.
下表用甲试剂鉴别乙中的两种化肥,难以实现的是
A. B. C. D.
为了使我省西部地区的农作物增强抗寒、抗旱的能力,专家建议最好增施磷肥。下列化肥适合在我省西部地区使用的是
A. B. C. D.
下列化肥不宜与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是
A.碳铵 B.尿素 C.硝酸钾 D.磷酸钙
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A. B. C. D.
二、综合题(共5题)
养花应注意土壤和肥料等因素。
(1) 下列花卉适宜在微碱性土壤中生长的是 (填序号)。
(2) 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的生长。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填序号)。
A.
B.
C.
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某工厂用含 杂质的 为原料制备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难溶于水,且不与常见的酸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 操作 的名称为 。 性质稳定,但常温下易与氢氟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 的化学式为 。
(2) 流程中加入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写出副产品的用途 。(写一条即可)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工业流程简化如下图:
查阅资料:
①饱和食盐水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是因为饱和后析出,变成沉淀)。
②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制碱法之—“索尔维制碱法”,就是在操作中加入熟石灰以回收氨,使之循环利用,所涉及的反应如下:,但同时产生了大量用处不大的 ,容易污染环境。
(1) “侯氏制碱法”所得的主产品“碱”,其俗名是 (写其中一个即可)。
(2) 气体 具有刺激性气味,它是 (填化学式);气体 能使石蕊试液变 (填“红”或“蓝”),操作 的名称是 。
(3)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 副产品 是一种 肥(选择“氮”、“磷”、“钾”或“复合”)。
(5) 针对“索尔维制碱法”的缺点,侯德榜先生在操作中加入的却是氯化钠,使 单独结晶。相比较而言,“侯氏制碱法”的优点在于 。
复合肥料的特征是含有 营养元素的肥料,如 等。
阅读教科书,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硝酸钾 .碳酸氢铵 .氯化铵
.氨水 .硝酸 .氢氧化钙
.硫酸铵 .硝酸铵 .尿素
.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其中,属于氮肥的是 (填字母代号,下同),属于铵态氮肥的是 ,属于磷肥的是 ,属于钾肥的是 ,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共15题)
1. 【答案】A
2. 【答案】B
3. 【答案】D
4. 【答案】D
【解析】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故A正确。
向三种化肥中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尿素,则 为尿素;向 、 中分别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的为碳酸氢铵,无气泡冒出的为氯化铵,则 为碳酸氢铵, 为氯化铵,故B正确。
碳酸氢铵、氯化铵都是铵态氮肥,但是碳酸氢铵常温下能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氯化铵常温下不分解,所以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鉴别,C正确。
操作 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是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发生反应,操作 中加入稀盐酸,是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反应,所以操作 中没有另取样品不会影响结果,故D错误。
5. 【答案】A
6. 【答案】B
7. 【答案】C
【解析】A.农药对提高农产品产量有重要作用,故A正确;
B.农药施用后会在农作物中有残留,所以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转移,故B正确;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施用农药,故C错误;
D.农药有毒,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实施农药,故D正确。
8. 【答案】B
【解析】某 溶液的 ,显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A正确;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误;硝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C正确; 溶液的 ,显酸性,久施 的土壤可能被酸化,故D正确。
9. 【答案】D
【解析】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说明土壤中缺乏钾元素和氮元素。
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B、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
C、磷酸二氢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
D、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
故选D。
10. 【答案】C
【解析】A、 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正确;
B、 气体能与饱和 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正确;
C、 溶液与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错误;
D、 溶液与适量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正确。
故选:C。
11. 【答案】D
【解析】 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磷元素,属于磷肥。
12. 【答案】D
13. 【答案】D
14. 【答案】A
15. 【答案】B
【解析】A、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B、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
C、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D、 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故选B。
二、综合题(共5题)
16. 【答案】
(1)
(2) A
17. 【答案】
(1) 过滤;
(2)
(3) 氮肥
【解析】
(1) 固液分离操作是过滤,,反应前 、 、 、 反应后 、 、 ,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含有 、 为 ,故填:过滤;。
(2) 流程中加入盐酸时,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3) 氯化钡和碳酸铵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铵,副产品是氯化铵可作氮肥,故填:氮肥。
18. 【答案】
(1) 纯碱(或苏打)
(2) ;红;过滤
(3) ;分解
(4) 氮
(5) 减少无用的 生成, 利用更充分,生成的 可用作氨肥
【解析】
(1) “侯氏制碱法”所得产品为 ,俗称为纯碱或苏打。
(2) 由查阅资料①可知,要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的两种气体为 和 , 具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为 ,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经过操作后得到了混合溶液与固体,故操作为过滤。
(3) ①为 的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
(4) 中含有氮元素且不含磷元素、钾元素,故为氮肥。
(5) 由查阅资料②可知,“索尔维制碱法”会产生大量用处不大的 ,容易污染环境,而“侯氏制碱法”无 生成,多余的 还可以循环利用,生成的 还可以用作氮肥。
19. 【答案】两种或两种以上;
20. 【答案】 ;;;;;;;;;;;; 、 、 、 、 、 ; 、 、 、 ;;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