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基础过关训练(含答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基础过关训练(含答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9 11:0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七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亚洲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为Asia。读图“亚洲经纬网”。完成下面1-4题。
1. 下列哪一条特殊纬线没有穿过亚洲(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2. 亚洲唯一没有濒临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 图中最先看到太阳升起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 2022年5月4日中午,我国“巅峰使命”珠峰科考队在珠峰成功架设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这是我国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请问这座世界最高峰是( )
A.珠穆朗玛峰 B.勃朗峰 C.富士山 D.泰山
读“亚洲气候类型示意图”,完成下面5-6题。
5. 关于亚洲气候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A.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
6. 形成气候类型②的主要影响因素(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7. 造成①气候与④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亚洲地大物博、气候多样,山河秀美,地域文化丰富,下图示意亚洲地形河流分布及亚洲传统民居。据此完成下面8-10题。
8.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这是因为( )
①南北纬度范围广,东西跨经度大②四面均濒临海洋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④大部分地处高纬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 受地域面积、地形、气候、距海远近等因素的影响,亚洲河流具有的特征是( )
①河流多②多长河③呈放射状向四周流④河流不结冰⑤水流平缓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10. ①②两地传统民居建筑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植被
读亚欧大陆局部轮廓图,完成下面11-14题。
11. 图中四地,位于“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位置,属于常年干旱少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 图中,代表①地气候类型的是( )
A. B.C. D.
13. ③处传统民居的特点可能是( )
A.墙薄、窗大,通风散热 B.双层竹楼,通风防潮
C.开挖窑洞,就地取材 D.墙厚、窗小,隔热防寒
14. ①③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二、多题型复合题
15. 地处古今丝绸之路中心的中亚,自然环境独特,文明璀璨。随着时空的变迁,如今的中亚在变与不变中寻求新的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不变的山与水
(1)从纬度位置看,中亚地区处于五带中的从位置看,中亚地区处于亚洲的中部,中亚五国均为内陆国,其中唯一的双重内陆国是(双重内陆国指本国是内陆国,而周围所有邻国也都是内陆国的国家)。
(2)阿姆河和锡尔河是本区主要河流,发源于中亚地区(方位)的山地,流向均为,注入,属于(内流河/外流河)。其主要水源为山地降水和,两河水量较小,汛期主要在(季节)。
发展的物与路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驼铃声声被火车的轰鸣声所取代,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贸易历久弥新,为双方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动力。
(3)2017年中亚对中国出口额最大的产品是,与2016年相比,增长率最高的产品是。
(4)中亚向中国输送油气的运输方式是,天然气主要来自(国家),中国﹣中亚能源合作对我国的影响有(单项选择)。
A.完全替代了我国的天然气资源 B、把中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彻底解决了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 D.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5)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每年有超过800列“中欧班列”经过中亚地区,使其产品远销欧洲和中国。列举“一带一路”建设对中亚地区的积极影响。(答出两点)。
1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面地理事物的名称A洋B半岛
(2)河流C流出中国后称为,该河流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3)D是著名的“火山国”(国家),此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4)亚洲的河流大多数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由此可以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5)下面哪一项不能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
A.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17.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材料二 亚洲山河示意图(图1)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图2)
(1)亚洲的地形以和高原为主。
(2)亚洲长河众多,其中第一长河是。列举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3)结合材料一,分析亚洲文化的特征,答两点。
(4)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相近,但气候差异大。说出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特征。
答 案
1. C 2. A 3. C 4. A 5. D 6. C 7. A 8. B 9. A
10. B 11. C 12. B 13. D 14. B
15.
(1)北温带海陆乌兹别克斯坦
(2)东南部自东南向西北咸海内流河高山冰雪融水夏季
(3)矿物燃料铝及其制品
(4)管道运输土库曼斯坦D
(5)改善了中亚地区的交通,扩大了销售市场,促进了资源开发、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16.
(1)印度阿拉伯(2)湄公河水稻(稻米)(3)印度尼西亚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4)中部高,四周低(5)B
17.
(1)山地
(2) 长江 叶尼塞河(鄂毕河、勒拿河)
(3)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历史悠久亚洲文化丰富多彩,地域差异明显。(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4)甲地:夏季暖热(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乙地:冬冷夏热,全年干燥少雨(全年降水稀少)。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2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