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07 17:5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陵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4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夙(sù)愿 歆(xīn)享 敕(shè)造 敛声屏(bǐng)气
B.讪讪(shàn) 忖(cǔn)度 内疚(jiù) 人烟阜(fù)盛
C.炮(pào)烙 新正(zhēng) 崔嵬(wéi) 锲(qì)而不舍
D.吞噬(shì) 按捺(nài) 掌舵(duò) 笑靥(yè)如花
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暇想 贬谪 度长挈大 奄奄一息
B. 锻练 杜撰 揣揣不安 磨牙吮血
C. 撕打 璀璨 广袤无垠 慢不经心
D. 瞋视 嬉闹 雕梁画栋 神秘莫测
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张慰群说,她已故的父亲名叫张抡元,1 ( http: / / www.21cnjy.com )929年至1939年在弋阳县当县长。在她儿时记忆中,曾听父亲谈起弋阳军民营救苏联飞行员一事,但因少不更事印象十分模糊。21教育网
B.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卢盛江教授认为,“博思语文经典课堂”把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青少年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量,一定会青出于蓝。
C.洛阳水席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之所以用水席命名有两个原因: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二是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川流不息,不断地更新。
D.他从泰山归来,就立下“凌绝顶”的壮志,二十年弹指一挥间,虽然现在还是司马青衫,却潇洒如旧,决不拿满腹的诗书去换一顶官帽。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了祖国,现就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
B.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瑞典制定推出了一系列覆盖全体公民及其人生全过程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是福利面前人人平等。21·cn·jy·com
C.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2·1·c·n·j·y
D.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的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www-2-1-cnjy-com
5. (2分)下面是《红楼梦》中几段人物描写,后面附有脂砚斋的几段评语,评语与描写对应的一项是 ( )  21*cnjy*com
人物描写:
①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妹妹来了。
②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③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如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出处:21教育名师】
脂砚斋评语:
a、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好看煞!
b、为阿凤写照。试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追象至此者?
c、声势如现纸上。
d、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非仙助即神助,从何而得此机括耶?
A、①a ②b   ③c   ④d
B、①b   ②c   ③d   ④a
C、①a   ②c   ③b   ④d
D、①c   ②d   ③b   ④a
( http: / / www.21cnjy.com )7.(2分)下列各项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曹雪芹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B.鲁迅,现代文学史上伟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祝福》选自《呐喊》。
C.海明威,美国小说家,他参加过两次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大战,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电报式”的文风极具特色,擅长用极精炼的语言塑造人物。他的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其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
D.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称古诗、古风,格律较为自由,对仗、平仄、押韵也较宽松。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分为律诗和绝句,格律要求比较严格。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共9分)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8.(3分)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所有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21*cnjy*com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古诗文阅读(共38分,共7小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扺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 滑稽列传》)
11.(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辩驳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啖:给……吃
C.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谏:规劝
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属:嘱咐
12.(3分)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于是使以马属太官。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C.而以大夫礼葬之 门虽设而常关
D.因歌曰 不如因善遇之
13.(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孙叔敖十分看中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14.(10分)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3分)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译文:
(2)(4分)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
(3)(3分)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
1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礼 生 于 有 而 废 于 无。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 子 富 好 行 其 德 小 人 富 以 适 其 力 渊 深 而 鱼 生 之 山 深 而 兽 往 之 人 富 而 仁 义 附 焉。富 者 得 执 益 彰,失 执 则客 无 所 之,以 而 不 乐。 2-1-c-n-j-y
(《史记 货殖列传序》)
16.诗词鉴赏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4分)
(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现代文阅读 (共18分)
母 亲
莫 言
①我五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21cnjy.com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www.21-cn-jy.com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4分)下列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通过回忆母亲在苦难日子里顽强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勇气与信念及对我的启悟与激励,表现了母亲的坚韧、勤劳、朴实与伟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由衷感激和尊敬。
B.文章第二段“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体现了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地面对困难的坚毅品质,让我敬佩。21·世纪*教育网
C.本文教育人们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行为那是可以理解和可行的。
D.作者认为许多像母亲一样的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E.文章写了爷爷、父亲都“严厉地批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我”,目的是为了反衬母亲对自己教育的缺失,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母亲只顾用自己的勤劳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无暇顾及我。
19.(4分)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分析文章从哪些方面作了描写?
20.(4分)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行文上有何作用?
21.(6分)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来源:21cnj*y.co*m】
五.语言表达(共11分)
22.(4分)仿照下面句子,另写两句富有意蕴的句子。
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
青春时代是 , , 。
青春时代是 , , 。
23.(4分)校刊“文学形象我来评”栏目向同学们征稿,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位进行点评,向该栏目投稿。【版权所有:21教育】
凤姐(《林黛玉进贾府》) 祥林嫂(《祝福》) 桑地亚哥(《老人与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