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溶液的浓度
【练1】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 g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 g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蔗糖的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C
【详解】
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 g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 g蔗糖,不确定蔗糖是否溶解,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是否改变,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温度没有改变,所以溶解度一定不改变。
故选C。
【练2】“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实验示意图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取用NaCl B.称取NaCI
C.量取H2O D.溶解NaCl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取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此选项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左物右码,此选项错误;
C.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所需要的水的质量为:,水的密度为1 g/cm3,故需要95 mL的水,该量筒的量程太小,此选项错误;
D.溶解需要用玻璃棒,可以加速溶解,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练3】对于30%的K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B.每100 g水中溶解30 gKNO3
C.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悬浊液
D.若再加30 g硝酸钾,则变为60%KNO3溶液
【答案】C
【详解】
A.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0%:(1-30%)=3:7,故选项错误;
B.每100 g溶液中溶解了30 gKNO3,故选项错误;
C.通过降温或蒸发析出晶体,就是悬浊液,故选项正确;
D.不确定溶液质量具体是多少,故再溶解30 g硝酸钾也不能判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练4】用200 g 98%的浓H2SO4 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
A.580 g B.780 g C.784 g D.900 g
【答案】B
【详解】
解: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200 g×98%=(200g+x)×20%,x=780 g。
故选B。
【练5】要使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 g 变成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A.加入5 g氯化钠 B.蒸发20 g水
C.加入50 g的30%氯化钠溶液 D.将溶液取出25 g
【答案】C
【详解】
A.加入5 g氯化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0%≈18.2% ,故选项错误;
B.蒸发20 g水,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0%≈16.7% ,故选项错误;
C.加入50 g的30%氯化钠溶液,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0%=20%,故选项正确;
D.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将溶液取出25 g,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仍为10% ,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练6】在20℃时,将40 g硝酸钾固体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 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请填写下列空白:
(1)所得溶液是20℃时硝酸钾的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
(3)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答案】饱和 31.6 g 24%
【详解】
(1)在20℃时,将49 g硝酸钾固体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 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则所得溶液是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2)因为在20℃时,将40 g硝酸钾固体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 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说明100 g水中溶解了(40 g﹣8.4 g)=31.6 g硝酸钾形成了饱和溶液,故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
(3)所得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练7】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和人类的生产、科研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室温下,某同学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g。
(2)称量:①用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
②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 g/cm3),量简的规格是_______(从下列中选用:10 mL、50 mL、100 mL)。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3)溶解: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
(4)反思:经检测,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 (填序号)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试剂、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且使用游码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用于溶解的烧杯中有少量的蒸馏水
⑤转移溶液时有部分体溅出
【答案】(1)5
(2)CBDEA 50 mL B
(3)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4)②③④
【解析】
【分析】
(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 g×10%=5 g;
(2)①配制50 g10%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是CBDEA;
②需要水的质量为50 g-5 g=45 g,量取水时需要选用500 mL的量筒;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将砝码放在右盘,向左盘中加氯化钠,所以在称量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加入的氯化钠质量多了,应该减少氯化钠,故选:B;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4)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说明实际称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或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②药品、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④用于溶解的烧杯中有少量的蒸馏水,会造成实际所用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⑤转移溶液时有部分液体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选:②③④。
【练8】某品牌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化学兴趣小组准备测定该补钙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0片钙片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图如下,请回答:
(1)B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 。
(2)求加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有计算过程)。
(3)求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有计算过程)
【答案】(1)HCl、CaCl2
(2)7.3%
(3)10.5%
解:设氯化氢的质量为x,碳酸钙的质量为y,氯化钙的质量为z
由提供的信息可知,10片钙片的质量是10 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 g,
,,
x=3.65 g
y=5 g
z=5.55 g
加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加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5%。
【解析】
【分析】
(1)碳酸钙和盐酸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B点表示盐酸过量,溶质为氯化钙和氯化氢,故填:HCl、CaCl2。
(2)见答案
(3)见答案
【练9】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要配置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100 g来选种,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如果对100 g 4%的NaCl溶液进行如下处理,求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假设每次增加的溶质皆完全溶解。以下各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①蒸发10 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
②增加5 g氯化钠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
③增加5 g氯化钠和5 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
【答案】
(1)4 g 96 g
(2)蒸发10 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4% 增加5 g氯化钠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8.6% 增加5 g氯化钠和5 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8.2%
【分析】
本题是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 ,。
(1)将100 g4%的NaCl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100 g×4%=4g;含有水的质量为:
100 g﹣4 g=96 g。
(2)①蒸发10 g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少10 g,详解见答案。
②增加5 g氯化钠后溶质和溶液的质量都增加了5 g,详解见答案。
③增加5 g氯化钠和5 g水后,溶质质量增加了5 g,溶液质量增加了10 g,详解见答案。
【练10】“黄铜”即铜锌合金,古代称为“俞石”。由于外观酷似黄金,常被不法商販冒充黄金出售。某实验小组为了辨别真伪,用该合金与稀盐酸反应,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质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g 25 25 50
所用稀盐酸的质量/g 120 160 100
充分反应后,剩余物总质量/g 144.6 184.6 149.6
(1)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合金中的锌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取合金与稀盐酸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计算铜锌合金中的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计算第3次实验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1:4(或25:100)
(2)解:设25 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x=13 g
25 g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为25 g-13 g=12 g,铜锌合金中的铜的质量分数为
(3)解:设第三次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锌质量为y
y=27.2 g
反应后溶液质量为参加反应锌13 g与稀盐酸100 g减去生成氢气0.4 g,故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3 g+100 g-0.4 g=112.6 g,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解析】
【分析】
(1)25 g合金和120 g稀盐酸产生0.4 g氢气,25 g合金和160 g稀盐酸产生0.4 g氢气,说明25合金完全反应可以产生0.4 g氢气,50 g合金和100 g稀盐酸也能产生0.4 g氢气,说明100 g稀盐酸完全反应可以产生0.4 g氢气,故25 g合金中的锌和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所取合金与稀盐酸的质量比为25:100=1:4;
(2)解析见答案;
(3)解析见答案。
【练11】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 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146 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62.2 g。试回答:
(1)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精确到0.1%)。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
(1)8.8
(2)80.0%
(3)由题可知,反应中消耗盐酸146 g,设盐酸中溶质质量为y,则
y=14.6 g
故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14.6 g,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
答: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
【解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差为(25+146-162.2)g=8.8 g,则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8.8 g。故填8.8;
(2)
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盐酸中溶质质量为y。
解得x=20 g,y=14.6 g
故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0%。
(3)由小问2可知,反应中消耗盐酸146 g,其中溶质质量为14.6 g,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
1课题3 溶液的浓度
【练1】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 g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 g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蔗糖的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分数
【练2】“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实验示意图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取用NaCl B.称取NaCI
C.量取H2O D.溶解NaCl
【练3】对于30%的K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B.每100 g水中溶解30 gKNO3
C.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悬浊液
D.若再加30 g硝酸钾,则变为60%KNO3溶液
【练4】用200 g 98%的浓H2SO4 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
A.580 g B.780 g C.784 g D.900 g
【练5】要使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 g 变成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A.加入5 g氯化钠 B.蒸发20 g水
C.加入50 g的30%氯化钠溶液 D.将溶液取出25 g
】在20℃时,将40 g硝酸钾固体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 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请填写下列空白:
(1)所得溶液是20℃时硝酸钾的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
(3)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练7】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和人类的生产、科研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室温下,某同学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g。
(2)称量:①用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
②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 g/cm3),量简的规格是_______(从下列中选用:10 mL、50 mL、100 mL)。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3)溶解: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
(4)反思:经检测,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 (填序号)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试剂、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且使用游码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用于溶解的烧杯中有少量的蒸馏水
⑤转移溶液时有部分体溅出
【练8】某品牌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化学兴趣小组准备测定该补钙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0片钙片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图如下,请回答:
(1)B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 。
(2)求加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有计算过程)。
(3)求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有计算过程)
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要配置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100 g来选种,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如果对100 g 4%的NaCl溶液进行如下处理,求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假设每次增加的溶质皆完全溶解。以下各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①蒸发10 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
②增加5 g氯化钠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
③增加5 g氯化钠和5 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
黄铜”即铜锌合金,古代称为“俞石”。由于外观酷似黄金,常被不法商販冒充黄金出售。某实验小组为了辨别真伪,用该合金与稀盐酸反应,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质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g 25 25 50
所用稀盐酸的质量/g 120 160 100
充分反应后,剩余物总质量/g 144.6 184.6 149.6
(1)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合金中的锌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取合金与稀盐酸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计算铜锌合金中的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计算第3次实验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 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146 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62.2 g。试回答:
(1)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精确到0.1%)。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