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
【基础过关】
1.下列做法利用了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食醋腌木瓜放入食盐进行调味
B.用稀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C.焙制蛋糕时加入碳酸氢钠使蛋糕膨松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D
【解析】A.用食醋腌木瓜放入食盐进行调味,没有发生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是利用了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C.焙制蛋糕时加入碳酸氢钠使蛋糕膨松,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受热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D.Al(OH)3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正确。故选D。
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SO2+2NaOH=Na2SO3+H2O D.Zn+CuSO4=ZnSO4+Cu
【答案】B
【解析】
A.碳酸钠是盐不是碱,盐酸是酸,虽然会反应,但不是酸和碱的反应,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是碱,硫酸是酸,两者反应生成了盐硫酸钠和水,符合定义,故B正确;
C.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不是酸,氢氧化钠是碱,虽然生成了盐和水,但不符合定义,故C错误;
D.锌属于金属单质,硫酸铜属于盐,反应物不符合中和反应的定义,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二者发生反应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石灰水和稀盐酸 C.铁锈和稀硫酸 D.镁和稀硫酸
【答案】
【解析】A.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应能否进行;
B.石灰水和稀盐酸混合时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应能否进行;
C.铁锈和稀硫酸反应的现象是溶液变成黄色,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应能否进行;
D.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应能否进行。
故选B。
4.人被蚊子、蜂等昆虫叮咬后,皮肤红肿疼痛。这是因为被注入了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此时可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水 B.肥皂水 C.桔子汁 D.米醋?
【答案】B
【解答】蚁酸(甲酸)的物质,最好涂抹显碱性的物质,这样可以中和蚁酸。肥皂水显碱性。故选B。
5.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c点表示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C
【解析】A.由图示可知,a到b过程中,氢氧化钠逐渐减少,碱性减弱,故pH值逐渐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逐渐升高,在b点前后温度是两种情况,b点温度最高,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b到c的过程中,是盐酸完全中和完氢氧化钠后继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过量,故c点溶液中的溶质含有NaCl和HCl,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上升,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6. 和 生成 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 与碱电离的 生成水。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反应.大多数酸是可溶的,它跟可溶性碱或不溶性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答案】酸;碱;盐;H+;OH﹣
【解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氢离子和碱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水的过程,即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7.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写出下列应用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1)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硫酸) ;
(2)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3)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工业产品中的残余的盐酸 。
【答案】(1)Ca(OH)2+H2SO4═CaSO4+2H2O;(2)Al(OH)3+3HCl═AlCl3+3H2O; (3)HCl+NaOH=NaCl+H2O。
【解答】解:(1)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H2SO4═CaSO4+2H2O。
(2)胃酸中的盐酸与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3)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8.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若改用 7.4 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答案】Ca(OH)2+2HCl=CaCl2+2H2O;HCl和CaCl2;<。
【解析】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a(OH)2+2HCl=CaCl2+2H2O。当加入熟石灰m g时,溶液的pH<7,即盐酸剩余,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HCl和CaCl2。由图像可知,7.4 g氢氧化钙与盐酸恰好反应,所得溶液的pH=7。
Ca(OH)2+ 2HCl=CaCl2+2H2O , NaOH + HCl = NaCl + H2O
74 73 40 36.5
若改用7.4 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则盐酸有剩余,故所得溶液的pH<7。
【能力提高】
1.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氢氧化钙溶液处理废水中的残余硫酸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此项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属于碱,硫酸铜属于盐,和中和反应无关,此项符合题意;
C.胃酸中含有盐酸,碱性药物常用氢氧化镁为一种碱,与中和反应有关,此项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为碱,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发生的是中和反应,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溶液pH值越来越大,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图中b点所示溶液pH=7,酸碱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是NaCl;图中c点所示溶液pH>7,显碱性,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B。
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A.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KOH,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钾溶液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是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硫酸,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HCl和NaOH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滴入溶液”指的是盐酸
B.m点所示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C.m点和n点所示溶液蒸发结晶可得同样成分固体
D.P点所示溶液pH小于n点
【答案】C
【解析】A.图中pH的变化是由小于7逐渐增大到等于7,大于7可知,该图表示的是碱溶液加入酸中,故图中“滴入溶液”指的是氢氧化钠,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m点pH<7,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色,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m点时已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故m点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及过量的盐酸,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是氯化钠。n点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此时n点中的溶质为氯化钠,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是氯化钠,故m点和n点所示溶液蒸发结晶可得同样成分固体,C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n点的pH=7,p点的pH>7,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变化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______滴入到______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 mL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2)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
【答案】(1)①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②H2SO4、Na2SO4; (2)氢氧化钙。
【解答】解:(1)①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 mL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硫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Na2SO4。 (2)氢氧化钙具有碱性,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
1课题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
【基础过关】
1.下列做法利用了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食醋腌木瓜放入食盐进行调味
B.用稀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C.焙制蛋糕时加入碳酸氢钠使蛋糕膨松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SO2+2NaOH=Na2SO3+H2O D.Zn+CuSO4=ZnSO4+Cu
3.下列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二者发生反应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石灰水和稀盐酸 C.铁锈和稀硫酸 D.镁和稀硫酸
4.人被蚊子、蜂等昆虫叮咬后,皮肤红肿疼痛。这是因为被注入了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此时可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水 B.肥皂水 C.桔子汁 D.米醋?
5.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c点表示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6. 和 生成 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 与碱电离的 生成水。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反应.大多数酸是可溶的,它跟可溶性碱或不溶性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7.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写出下列应用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1)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硫酸) ;
(2)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3)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工业产品中的残余的盐酸 。
8.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若改用 7.4 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能力提高】
1.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氢氧化钙溶液处理废水中的残余硫酸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4.HCl和NaOH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滴入溶液”指的是盐酸
B.m点所示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C.m点和n点所示溶液蒸发结晶可得同样成分固体
D.P点所示溶液pH小于n点
5.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变化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______滴入到______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 mL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2)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