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印度巩固卷(含解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印度巩固卷(含解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9 11:4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印度
一、选择题
读图(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完成下面1-4小题。
1.关于德干高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位于南纬10°-20°之间
B.地处中纬度地区
C.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D.地处热带地区
2.此时,德干高原的季节是 ( )
A.热季 B.雨季 C.凉季 D.冬季
3.下列气温降水图能反映德干高原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4.关于图示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②从海陆位置来看,属于半岛国家
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④属于世界发达国家之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读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5-7小题。
5.以下关于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分布在东北部 B.小麦分布在东北部
C.棉花分布在东北部 D.黄麻分布在西北部
6.根据印度农作物的分布,以下关于印度降水的推测,正确的是( )
A.东北部降水多 B.西北部降水多
C.内陆降水多 D.沿海降水少
7.根据印度农作物的分布,以下关于农作物习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麦喜湿 B.棉花耐旱 C.水稻耐旱 D.甘蔗耐旱
下图为印度略图,读图,完成下面8-11小题。
8.印度经济产业部门中,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是( )
A.石油工业 B.钢铁工业 C.服务外包产业 D.电子工业
9.②城市是印度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下列与其发展成棉纺织工业中心无关的是( )
A.沿海 B.德干高原西部是重要的棉花产区
C.人口稠密 D.北面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10.根据图中的资源分布情况分析,适宜发展钢铁工业的城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印度的旱涝灾害与西南季风的变化有关,旱灾的发生,往往是因为( )
A.风力强盛,来的早,退的晚 B.风力强盛,来的晚,退的早
C.风力弱,来的晚,退的早 D.风力弱,来的早,退的晚
中国、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读“中、印两国人口数量对比图(下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图示期间( )
A.印度人口总数小于中国 B.印度人口的压力比中国小
C.两国人口数量差异逐渐扩大 D.印度人口增速比中国慢
13.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有(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消费群体广大③资源、环境压力小④就业机会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解答题
14.读南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① 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B ② 是该国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A.孟买B.新德里C.班加罗尔D.加尔各答
(2)图中河流C是 ③ 河。
(3)图中山脉D是 ④ 山脉。
(4)该国以 ⑤ 气候为主,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该国的旱季,盛行 ⑥ (方向)季风。每年6~9月是雨季,盛行 ⑦ (方向)季风。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其农业生产受水旱灾害影响很大。下图示意印度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箭头所示)。
(1)1月,印度盛行_________季风(填方向),降水_________(多或少),是为_________季(旱或雨)。
(2)7月,印度盛行_________季风(填方向),降水_________(多或少),是为_________季(旱或雨)。
(3)印度位于亚洲大陆的_________部,印度洋的_________岸。(填方向)
(4)印度人口数量居世界第_______位,首都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6.读“南亚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和“南亚地形区”,回答相关问题。
(1)新德里是南亚第一大国——________的首都;伊斯兰堡所在国家的大部分居民信仰________教。
(2)南亚北部的地形区是________山脉,下面四幅图中,能够大致表示图中由P至Q地表形态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3)图中孟买发展纺织业的优势是靠近________(填“棉花”或“黄麻”)产地。
(4)南亚早涝灾害频繁,请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读图可知,德干高原位于北纬10°-20°之间,地处低纬度地区,西临阿拉伯海,西东临孟加拉湾,地处热带地区。故正确的是D。
2.读图可知,此时该地区盛行西南风,是南亚的雨季,雨季时间是6-9月。故选B。
3.德干高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读气温和降水图可知,B符合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故选B。
4.德干高原位于印度,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从海陆位置来看,属于海陆兼备的半岛国家,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属于发展中国家。故正确的是D。
5.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地区,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地区,故选A。
6.由印度的气候和地形因素共同决定。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明显。同时受中部高原的影响,东部迎风坡降水多,西部降水较少,东北部喜马拉雅上坡降水最多,故选A。
7.读图可知,喜湿热的水稻、茶和黄麻分布在东北部,可以推测东北部降水多。黄麻、水稻、甘蔗分布区降水丰富,说明它们喜湿,而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那里降水较少,说明棉花耐旱。故选B。
8.目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其中,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故印度经济产业部门中,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是服务外包产业,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读图可知,②是孟买。孟买是印度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其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德干高原西部是重要的棉花产区,接近棉花产地人口稠密,接近消费市场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等,故ABC有关,不符合题意。北面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与其发展成棉纺织工业中心无关。故D无关,D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无关的选项,故选D。
10.钢铁工业需要大量的煤、铁、石油等,为工业提供原料和燃料,还要有便利的运输条件,读图可知,在四个城市中,①附近的煤、铁等矿产资源最丰富,交通便利,所以最适合发展钢铁工业,故A正确,②③④地离煤、铁等矿产资源较远,故BC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11.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是降水的主要来源。西南季风来的早,退的晚,风力强,降水多,容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来得晚,退的早,风力弱,降水少,容易造成旱灾。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其中,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读图可知,印度人口总数始终小于中国,故A正确;两国人口数量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说明印度的人口增长速度比中国快,两国的人口压力从图中不能直接获得,故BCD错误。故选A。
13.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该国的人口居世界第二位,因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消费群体庞大,消费市场广阔,但就业压力大,环境压力大,人均自然资源少,经济发展较缓慢,故①②对,③④错。故选A。
14. (1)图中A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297万平方公里,人口超13亿。B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是印度的 IT 产业城市,是该国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2)图中河流C是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她不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佛教兴起的地方,至今还有大量佛教圣地遗存。。
(3)图中山脉D是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世界上最高达的山脉。
(4)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一年分为雨旱两季,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该国的旱季,盛行东北季风。每年6~9月是雨季,盛行西南季风。由于季风气候降水量不稳定,导致印度旱涝灾害贫乏,水利工程量大。
15. (1)读印度一月份风向可知,印度一月盛行东北风,来自陆地,降水少,形成旱季。
(2)读印度7月风向可知,印度7月盛行西南季风,从海洋吹响陆地,降水多,形成雨季。
(3)读图可知,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印度洋的北岸。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4)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中国,首都是新德里。印度耕地面积广大,是农业大国,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受季风气候影响,水旱灾害频繁。
16.
(1)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首都是新德里,伊斯兰堡,也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首都,全国政治中心,巴基斯坦全国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伊斯兰国家。
(2)从南亚地形区分布图看出,南亚北部的山地是喜马拉雅山地;中部的平原有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的高原是德干高原。P至Q的连线,由北至南依次是喜马拉雅山地、恒河平原、德干高原,C最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3)读图可知,孟买是印度的纺织工业中心,靠近棉花产地,孟买位于沿海地区,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交通便利,素有“棉花港”之称,是全印纺织业的中心,棉纺业发达闻名于世,纱绽和纺织机数量占全国的1/3,每年生产大量的棉纱、棉布,行销印度各地、东南亚和欧美各国。
(4)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来源于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势力强,登陆早,撤退晚,控制时间长,南亚地区雨季长,降水量大,可能形成洪水灾害。西南季风势力弱,登陆晚,撤退早,控制时间短,南亚地区雨季短,降水量少,可能形成干旱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