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二轮复习课件:专题07 综合计算题(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二轮复习课件:专题07 综合计算题(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30 11:5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专题(七) 综合计算题
专题重点突破
近年中考化学题中,有关计算的内容正趋向于实际化、生活化、综合化。很多中考计算题中,题目涉及面广,包括了多种计算甚至实验,此类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题型:
  (1)与化学式有关的计算;(2)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综合计算。
突破方法:解决综合计算题时,应注意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要尽力做到:认真阅读全题,仔细分析题意,反复推敲关键性的语句,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探寻解题的突破口,挖掘隐含条件,并充分利用,以确定解题的思路、方案和途径。同时,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要特别细致,步骤要完整,解题过程要规范,千万不要出现因粗心而导致丢分的现象。
例1 [2021·湘潭]取一定质量的Fe(OH)3固体加热至550 ℃完全分解为Fe2O3和H2O,温度提高到1 400 ℃时,Fe2O3继续分解为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和O2;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5.4 g,再通过灼热的铜网,铜网质量增加0.8 g(产生的气体均被完全吸收)。则所得复杂的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
A.FeO B.Fe3O4 C.Fe4O5 D.Fe5O7
类型一 
与化学式有关的计算题
C
角度1 文字叙述型
类型二 
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综合计算
B
角度2 坐标图像型
(1)m的值为    。
(2)刚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
(写出化学方程式及计算过程)
图T7-1
6.6
例5 [2021·邵阳]将木炭与氧化铜的粉末均匀混合,放入试管中高温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冷却后粉末质量为16.8 g。把该粉末全部倒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搅拌,得到蓝色溶液和红色不溶物,经过滤、洗涤、干燥,所得红色不溶物的质量为12.8 g。固体物质与所加稀硫酸
之间的关系如图T7-2所示,则:
(1)反应生成铜的质量是    g。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3)加热前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克 (写出计算
过程)
图T7-2
12.8
9.8%
例6 欲测定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混合溶液100 g于锥形瓶中,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如图T7-3甲),并不断测定锥形瓶中溶液的pH。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的pH与锥形瓶中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当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增加至147.8 g时,共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50 g(忽略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1)m点的数值是    。
(2)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    反应。
(3)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4)请计算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图T7-3
7
盐酸
10.6%
角度3 表格数据型
例7 [2021·遂宁]某工厂生产的NaCl产品中含有杂质MgCl2,化学兴趣小组取100 g样品完全溶解于313.6 g水中,向该溶液中分5次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每次30 g,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完成下列各题。
(1)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MgCl2的质量是    g。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30 30 30 30 30
累计生成沉淀质量/g 2.9 5.8 8.7 11.6 11.6
4
19
例7 [2021·遂宁]某工厂生产的NaCl产品中含有杂质MgCl2,化学兴趣小组取100 g样品完全溶解于313.6 g水中,向该溶液中分5次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每次30 g,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30 30 30 30 30
累计生成沉淀质量/g 2.9 5.8 8.7 11.6 11.6
角度4 图解实验型
例8 [2021·达州]某补钙片的主要成分为CaCO3,每片钙片重0.5 g(假设钙片中其他成分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钙片中钙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如图T7-4实验:
根据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图T7-4
2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