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要素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要素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9 18:0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单元语文要素
8
匆匆
学习运用恰当的方式,直接抒发情感
——以《匆匆》为例
《匆匆》学习目标
一、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范例学习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课文开篇用一组排比句描绘了春天的画面,紧接着提出了核心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不复返”和“再来”“再青”“再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提出核心问题之后又连续追问,这种对比和一连串的问题,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的情感。
之后,作者在以生活为叙写内容,生动地描写时光的匆匆流逝时,把“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和浩瀚的大海对比,突出日子的流逝“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无声无影,比喻新奇,给人强烈的形象感。
文中说“太阳他有脚啊”“挪移”,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时光的流逝。写洗手、吃饭、睡觉等生活中寻常之事,运用“……从……过去……从……过去……从……过去……”的句式表现时光流逝的匆匆。
写法点拨
写文章,运用恰当的句式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会使表达更加畅快、形象,具体可感。
那么,怎样用恰当的句式,直接抒发情感呢?
·
方法 指导 举例
1.用连续的问句直接表达情感。 恰当地运用问句,连续问,追问,可以起到牵引情感的线头作用,一层紧扣一层点明主题,深化主题。
《匆匆》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都运用了直接问和连续问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作者用一连串的发问,可以使情感表达更加畅快,直接,能紧紧吸引读者的目光,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2.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通过整齐的句式,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具体地描绘出来,直接表达情感。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运比喻和对比的手法。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运用拟人的手法。
3.运用鲜明的对比。 鲜明的对比,给人强烈的形象感,烘托表达的情感。
把“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和浩瀚的大海对比,突出自己日子的流逝”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给人强烈的形象感。
写法总结
1.恰当地运用问句,连续问、追问
2.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恰当地运用对比的手法
迁移运用
1.根据提供的关键词,试着用恰当的句式,抒发一下情感。
珍惜时间 勤奋 爱心 乐观
练笔指导:(1)恰当地运用问句,连续问、追问;(2)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3)恰当地运用对比的手法
迁移运用
2.读了课文,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的感触写下来。
练笔指导:我们可以像作者那样,抓住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受直接表达出来。然后,按照第3自然段,可以用“……的时候,日子从……”的句式,结合生活实际写。
9
那个星期天
学习在叙述中自然地表达情感
——以《那个星期天》为例
《那个星期天》学习目标
一、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地表达情感。
二、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范例学习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 去。走吧 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这一段细致地描写了“我”的情感发展过程:从越来越着急到不耐烦,到渐渐地伤心、惆怅、失望。情感的表达都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内心独白,在景物描写中融入内心感受,使表达非常真实、自然。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决不许她再耽搁”,通过内心独白体现了“我”迫切的心情;“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一连几个“看着”,写出了“我”渐渐失望的心情;“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忽然有点儿明白了”,写光线的渐暗,实际上是写“我”的心情越来越沮丧,暗示这次盼望的无果而终,“我”的情绪已处在崩溃的边缘。
写法点拨
人物的情感可以直接抒发,也可以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中,间接表达出来。
那么,怎样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地表达出来呢?
·
方法 指导 举例
1.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情感。 在叙事的过程中融入人的心情变化,可以推动事情的发展,表现人物的特点。
《那个星期天》中,“我”的心情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了变化。一开始的兴奋、急切,接着焦急,惆怅,最后是失望、委屈。心情的变化推动情节发展。
2.通过内心独白表达情感。 独白是心理描写的一种表达形式,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直接表露自己的内心活动。这种方法,有利于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比较自然,比较方便,易于过渡变化。
“我一声不吭,盼着……耽搁。”这一句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再不”“一洗完”“马上……”“决不许”等词语,表达了“我”迫切的心情。
3.把心情融入景物中表达情感。 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可以融情于景,在描写景物中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情感。
“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表达了“我”兴奋、期待的心情。
“光线正在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表达了“我”沮丧、失落的心情。
写法总结
1.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情感(多写事情变化,带动人物情感变化)
2.多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内心独白)等,表现人物情感
3.把心情融入景物中表达情感
迁移运用(初试身手)
1.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
走在小巷 奔跑在田野上 弹琴 钓鱼……
练笔指导: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者景物之中,选择自己熟悉的情境,说说情境中的景物。比如,田野中可能会看到花、草、树、天空、云朵,可能会听到鸟叫、虫鸣、风声等。说说心情好时,看到这些景物是怎样的,听到这些声音是怎样的;说说心情不好时,看到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听到这些声音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