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课外古诗 课件(共27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如何鉴赏课外古诗 课件(共27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0 20:0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如何鉴赏课外古诗
2023.03.22
一、明确考点
长安听百舌
韦鼎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体悟情感
炼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徐州)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福,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态度,揭示什么样的哲理?
(2)简要赏析“怀旧空吟闻笛福,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
情感、哲理
炼句
一、明确考点
宿翠微寺
唐 马戴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1)“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一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2)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炼句
抒情方式,体悟情感
咏牡丹
卞元亨
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
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唯恋故人还。
(1)本诗题为“咏牡丹”,却从松菊写起,有何妙处?
(2)联系诗人经历,概括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达的情感。
表现手法
体悟情感
一、明确考点
体悟情感
品析语言
分析手法
第一步:
读懂诗歌
二、鉴赏诗歌
【1.读懂什么】
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1.理解内容
2.知晓情理
3.联想、想象
【2.怎样读懂】
提炼方法
题大庾岭北驿① 【唐】宋之问
阳月②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③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④头梅。
【注释】:① 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此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驿:驿站。
②阳月:农历十月。 ③殊:还。
④陇头梅:南北朝诗人陆凯有这样一句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作者暗用这一典故,希望寄一枝梅花,安慰家乡的亲人。
进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芙蓉楼送辛渐》 《寻隐者不遇》
《 咏柳》 《旅夜抒怀》
《春夜喜雨》 《征人怨》
标题常有以下作用:
①点明写作的缘由或目的;
②交代时间、地点,写作的对象、内容等;
③表明诗歌的题材;
④体现诗歌的表达技巧;
⑤揭示诗歌的写作意图或显示情感主旨。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返回
雁(鸿雁) 寄寓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月 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杨花(柳絮) 一般象征离别,抒发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西风/秋风 多营造一种苍凉凄苦、衰败落寞、惆怅的氛围。
菊花、梅花品行高洁
子规(杜鹃)寄托诗人的离愁别苦。
羌笛 /琵琶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之感。
斜阳/夕阳 多作游子思归,表荒凉孤独,伤春惜时。
燕 春光美好,抒发欣喜;世事变迁、昔盛今衰。
霜 营造悲壮、沉重的气氛,渲染萧瑟荒凉的氛围。
酒 愉悦、豪迈、思乡、离愁别绪、怀才不遇。
返回
“燕然”泛指战争前线或边塞,古诗文中叙述建立边塞功绩。
“闻笛赋”为悼念故人之词。
“烂柯人”抒发对时局多变,世事全非的感慨
“八百里”指牛。 “的卢”形容快马。
“后庭花 ” 《玉树后庭花》为“亡国之音”
“黄金台”指“招揽贤良的地方”,也指“贤良荟萃的地方”。
“垂钓碧溪 乘舟梦日 ”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
“长风破浪 ” 比喻远大的志向得以施展。
“孙郎” 作者以孙权自比,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冯唐 ” 诗人以西汉名将魏尚自比,是希望朝廷重用他。
返回
读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返回
读注释,抓暗示信息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返回
读尾句 ,卒章显志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天净沙 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返回
第二步:
明确题干
二、鉴赏古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5分)
1.请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分析诗句内容+表达情感
2.诗歌的前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做简要赏析。(3分)
(手法)+描述内容(句意)+ 表达效果
【意境、情感】
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直抒胸臆、联想、想象、用典、象征、烘托、对比、反衬、比兴、铺垫、正面侧面描写、先抑后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小见大等。
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借代、夸张、对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一语双关、衬托、互文等。
第三步:
规范答题
二、鉴赏古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1.请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作者想象明日度岭南行,回望故乡时,看到的将不再是家乡的风物,而是大庾岭高处的梅花了。(暗用典故)(1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眷恋之情(1分)
2.诗歌的前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做简要赏析。(3分)
运用对比手法。(1分)大雁南飞,飞到此处就不再飞了;诗人行到此处却要继续南行,人与雁进行对比,(1分)写出了诗人远度荒蛮之地的悲苦凄凉心情。
如何鉴赏课外古诗
读懂古诗
明确题干
规范答题
三、鉴赏练习
(二) 村行
【宋】王禹偁①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②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③似吾乡。
【注释】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②野兴:指陶醉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③原树:原野上的树。
1.发挥想象,试描绘山野中美丽的景象。(2分)
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分)
1.发挥想象,试描绘山野中美丽的景象。(2分)
美丽安静的秋日,我骑马在山间行走,菊花微微泛黄,任凭马儿悠然自在的驰骋,无数山峰在斜阳中矗立,棠梨叶已落,颜色像胭脂一样美丽,雪白的乔麦花开了,有一种淡淡的幽香。
找描写内容、加修饰语、展开联想和想象
菊花初黄,无数山峰,棠梨叶落,乔麦花开
(不符合要求)
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分)
表示情感的词:野兴长,惆怅。(1分)
本来看到美丽的景色,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像极家乡的景物,触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①
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鼙②,金陵③驿路楚④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注释】 ①行营:主将出征驻扎之地。
②事鼓鼙(pí):从事军务。鼓鼙,军用乐器。
③金陵:一般指今江苏省南京市,但唐代时把润州也称为金陵,这里即指润州。④楚:古代楚地。
1.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3分)
1.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3分)
1.①对李判官依依不舍之情;②对李判官去遥远地方从事军务的担忧之情;③对李判官万里辞家从事军务的勇气的赞美之情;④对李判官的祝福之情。(答出2点即可)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江畔绿草青青,春色迷人,李判官骑马离去的情景,(1分)表达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1分)
书山有路勤为径,
诗海无涯学作舟。
多读、多赏、多积累,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我们鉴赏课外古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