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跑》教学设计
教学价值和意义:
二年级(第二学期)跑的教材以发展奔跑能力和速度为基础,牵手跑能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富有竞争力的牵手跑游戏与比赛,向社会化、生活化方向延伸和拓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内在需求,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和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不断提高学生间的交往、合作的能力。
教材分析:
牵手跑是二年级第二学期跑的重点内容。牵手跑过程中,同伴之间要尽量保持相同的速度,使得跑的节奏适宜、跑的过程流畅,使学生在多种较为复杂的练习形式中保持跑的正确动作,维持身体的平衡和提高跑的速度,进而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提高。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但活泼好动,喜欢与他人交流,通过一年半的体育学习,有了较好的技能基础和体能储备,运动能力也大幅提高。他们对跑感兴趣,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不强,所有的练习多凭兴致而来。因此,牵手跑教学需要通过多种难易程度不一的游戏与比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其中,降低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对跑的技能的学习运用效果,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目标预设: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85%左右的学生能够知道牵手跑及“贪吃蛇”、“大风车”游戏的方法、作用及锻炼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80%左右的学生能够在牵手跑中,尽量与同伴保持相同的速度,并能快速按规定路线奔跑,协同完成动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学练,大胆展示自我,与同伴相互鼓励,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重点:同伴间协调配合,控制好速度
难点:绕标志物跑时同伴间协调配合
设计思路与理念:
1.开始部分:通过“蚂蚁找西瓜”,学生两人合作上坡、过山洞等练习,为后面的牵手跑做铺垫。简单的“蚂蚁关节操”,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为跑的学、练做好充分的热身。
2.基本部分:运用情景式教学,将游戏和比赛运用到学、练中。“蚂蚁闯关”让学生知道两人牵手跑时同伴间尽量保持相同的速度,牵手跑过标志物时,里侧学生的速度,相对外侧的同学要慢一些。“蚂蚁搬西瓜”利用器械提高同伴间的配合度,更好的控制速度,让牵手跑跑的更顺畅、更安全。“蚂蚁乐园”将牵手跑的奔跑方式和路线都提高到一定难度度,让跑充满趣味,课堂充满快乐。各个牵手跑环节,人数由少到多,难度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3.结束部分:在轻快的音乐声中通过拍、打、揉、捏等方式放松身体,愉悦身心。通过提问、谈话方式师生交流、评价、小结,如: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合作跑叫什么跑啊?今天你与哪位小伙伴合作的最默契?你还想和谁配合一次?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能说出自己的课堂体验。
《牵手跑》课时设计
年级:二年级 课题:跑-牵手跑(6-3) 人数:20人 教师:刘雪芹(宿迁市泗洪县青阳中心小学)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85%左右的学生能够知道牵手跑及“大风车”游戏的方法、作用及锻炼价值。2.通过练习,80%左右的学生能够在牵手跑中,用不同牵手方式,尽量与同伴保持相同的速度,并能快速按规定路线完成奔跑动作。3.能积极学练,大胆展示自我,与同伴间协调配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 跑:牵手跑(6-3)游戏:蚂蚁乐园
重、难点 重点:同伴间协调配合,控制好速度难点:绕标志物跑时同伴间的协调配合
安全措施 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时注意安全,游戏时预防摔倒、碰撞
课序 学练内容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与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负荷
准备部分7′ 一、课堂常规1.集合,教师整队2.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3.检查服装二、激趣热身1.情景导入2.热身游戏:“蚂蚁找西瓜”3.蚂蚁关节操“请你跟我这样做”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2.教师提出课堂要求1.教师提问,情景导入2.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3.师生进行热身操 组织:☆ ☆ ☆☆ ☆ ☆☆ ☆ ☆☆ ☆ ☆☆ ☆ ☆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充分热身团结协作 安全学练 1111 1′1′2′3′ 小中中
基本部分28′ 学习牵手跑1.游戏:“蚂蚁学本领”2.蚂蚁闯关3.蚂蚁搬西瓜(1)小西瓜(2)大西瓜蚂蚁乐园1.蚂蚁“贪吃蛇”2.蚂蚁“大风车”素质练习蚂蚁爬、爬、爬 1.教师引导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双人牵手小游戏2.师生配合牵手跑示范,得出技能共识,学生巩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利用标志杆提高同伴间的协调配合度,更好的控制速度(1)直线牵手跑时,强调同伴间速度一致(2)绕标志物跑时,提醒内、外侧学生速度的协调配合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并师生配合示范,组织学生进行“贪吃蛇”、“大风车”游戏。2.强调注意安全,及时评价学生表现。1.教师讲解、示范素质练习方法及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素质练习,适时鼓励、表扬 组织:☆☆ ☆☆☆☆ ☆☆☆☆ ☆☆☆☆ ☆☆☆☆ ☆☆要求:团结协作 控制速度享受乐趣 注意安全组织:☆☆☆☆☆☆☆☆☆☆☆☆☆☆☆☆☆☆☆☆要求:相互配合 注意安全组织:☆☆☆☆☆☆☆☆☆☆ ☆☆☆☆☆☆☆☆☆☆要求: 内、外侧同伴间协调配合,注意安全 14-524243 3′8′3′5′3′4′2′ 中中中中大大中
结束部分5′ 1.放松2.小结本课3.宣布下课4.收拾器材 1.师生进行放松2.师生小结、生生互评3.师生再见4.收拾器材 ☆ ☆ ☆☆ ☆ ☆☆ ☆ ☆☆ ☆ ☆☆ ☆ ☆ 1 5′ 小
场 地器 材 标志桶8个标志杆4根标志贴12张扩音器一台 运动负荷预计 生理负荷预计 技能达成
平均心率:120-130次/分钟预计练习密度:60%左右 优秀
良好
一般
还需努力
教学反思
- 1 -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