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跑;牵手跑
二、教材分析
。本课题为第二学期本单元的第3课时,重点是在快速跑的基础上和同伴之间开展“牵手合作”,跑得自然、流畅、持久,属于“纵向衔接”的“跑”教材序列中的一个连结处,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分校二年级学生(20人)。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二年级的学生对学习本课有以下情况值得关注。
1.有急于探索新知的天性。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有积极的新知学习期待,很容易进入自主、自觉、自发的学习状态。
2.有勇于展示自己的习惯。根据省编教参的一体化课程编排,多种简单的跑的动作已在以往的比赛实境中进行过应用,但“牵手跑”更讲究“合作”,不是单打独斗的展示,需要启发思考合作策略,避免“拖着跑”。
3.有热心帮助他人的品德。在实际教学中,难免存在体育“学困生”,其牵手跑的学习力会相对落后。但二年级学生具有乐于助人的天性,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对特殊群体的学生给与特别的关注,对热心帮助的小伙伴要及时指导和鼓励。
四、设计思路与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 “以学习为中心”理念,围绕南通市立学课堂“12字12条”要求,结合应用所在杨浩工作室省级规划课题“共生体育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努力践行立学体育课堂模式,凸显体育学习的真正发生,提高学生的实际获得感并影响到课外体育锻炼。
1.层层递进达成目标,讨论合作启迪心智。牵手跑的动作技术不复杂,重要的是讲究合作,用设计两人和多人牵手跑的合作练习思路,来成就层层递进的熟练模式学习过程。南通“立学课堂”提出的“立身之学”,是作为一种学习姿态的描述,要求学生以挺立的身姿,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随着牵手跑难度的不断加大,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做最好的奔跑者”成为学生的自我追求,有效提升了体育学习品质,是“立身之学”的课堂表达。
2.重点关注学习活动,抓住多维评价契机。这是设计本课的一个重要思路,即敏锐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抓住每一个教育的细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共生共长,同时在各环节中留出小部分时间,特别关注学习力相对落后的学生及他们的互助小组,及时给与鼓励和分层指导,在细腻的动态课堂中,施展体育教育的智慧。
3.精心设计课外作业,引领自主体育锻炼。本课课外作业中,注意到应用课内的合作学习经验,将课后练习作为本课的补充和提升,巩固学习成果,为自主体育锻炼带来有益的帮助。此设计基于学生终身体育学习的需要,指向为了人、服务人的发展目的。全课设计思路始终聚焦主题学习,服务学生素养发展,是“立人之学”的体育课堂实践。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类别 教学方法名称 举 例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 讲授 结合示范动作进行“滚雪球”等游戏方法的讲授
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牵手跑过程中的合作策略
以直接感知为主 演示 示范素质练习动作并和讲授法结合运用
以实际训练为主 练习 开展两人牵手跑、多人牵手跑等多种练习形式
以引导探索为主 发现 组织学生讨论并结合讲授探索多人牵手跑取胜策略等
《跑:牵手跑》课时设计
学 习 目 标 1.知道牵手跑及“滚雪球”游戏的方法、规则及锻炼作用
2.能在牵手跑中有效合作,按不同人数及方式,跑得节奏适宜、过程流畅
3.与同伴相互鼓励,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内 容 设 计 技能动作规格:牵手跑 体能练习:能够顺利完成多人组合的牵手跑 重点:体验不同人数、不同方式的牵手跑
难点:同伴间有效协调配合
过程/ 时间 过程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运动负荷
时 间 次 数 强度
准备部分 6' 一、课堂常规 1.课前准备、动员 师生问好 宣布本课的学习任务及安全教育 队列练习 游戏 多种形式的牵手活动 1.集体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学习内容及要求 4.口令指挥队列练习 1.边讲解边带领学生练习,口令指挥 2.适时语言提示动作要求 1.站队静、快、齐 ,认真听讲 2.师生问好 3.明确学习任务 4.动作准确到位,声音清晰洪亮 1.动作协调、强调团队合作,不松手 2.注意力集中,反应灵敏 1' 2' n n 小 中
设计意图:常规队列练习后,组织学生在自编儿歌中手牵手活动全身,协同合作,互动式儿歌及相应动作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身体运动兴趣。全过程以学生手牵手互动活动为中心,强调手牵手“不松手”,为新学习奠基。
基本部分 30' 一、跑:牵手跑 1.“找朋友”牵手跑 2.“小矮人”牵手跑 3.“小天鹅”牵手跑 二、游戏:滚雪球 体能练习:齐心协力 引领两个小朋友牵手跑 组织多个小朋友的牵手跑,适时参与其中 1.引导分组进行胯下牵手走(纵队) 2.组织体验胯下牵手跑,解决出现的问题 1.引导学生有节奏地体前交叉牵手跑(横队) 2.组织展示,交流感受 3.组织更多人一组的练习 1.示范、讲解游戏规则 2.引导分组游戏活动,适时点评 3.组织比赛 4.引发评价,小结 1.讲解练习要求,请学生演示 2.组织学生结伴练习 1.自由结伴,按要求练习“牵手跑” 2.体验和他人合作、互相配合进行牵手跑的乐趣 1.仔细观察,协同练习,相互鼓励 2.分享练习感受 1.分别按照不同人数分组,按要求练习 2.踊跃展示,大胆交流 3.自由结组练习 1.观察思考、了解游戏规则 2.分组尝试练习 3.遵守规则,学以致用,合作争先 4.相互评价,分享快乐 1.观察,感知练习方法 2.自由结伴尝试,和不同的同伴合作练习 1' 2' 2' 1' 2' 2' 1' 2' 2' n 1 n n n n n 1 n 中 中 中 大 大 大 大 大 中
设计意图:由“找朋友”的热身活动自然过渡到自由结伴“牵手跑”,两人、三人、更多人的结伴“牵手跑”练习,激发了学生相互合作的兴趣,接着进行模仿“小矮人”纵向队形的胯下牵手跑、模仿“小天鹅”横向队形的体侧牵手跑,难度相继增加,合作度也不断提升,趣味性则更浓。最后的“滚雪球”游戏使牵手跑的能力在比赛的场景中得到应用和发展。递进式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到不同人数、不同方式的牵手跑,始终注重同伴间有效协调的配合,轻松解决牵手跑的学习重难点,破解途径切合儿童视角。随着牵手跑难度的不断加大,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做最好的奔跑者”成为学生的自我追求,“跑”的简单练习被赋予了高层次的育人意义,是“立身之学”的课堂表达;同样注重协同配合的体能练习把身体机能锻炼的重心转移,让学生进一步享受到身体运动的乐趣。
结束部分 4' 放松、总结、布置作业等 播放音乐,引领学生进行“解手链”游戏 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3.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4.布置收器材 1.全身心放松 2.互动交流,明确课外作业 3.师生再见 4.收还器材 2' n 小
设计意图: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开展小游戏,呼应“找朋友”的协调合作主线,全身心放松,席地而坐回顾全课学习经历,意犹未尽。课外体育作业所预设的延伸实践,激发了课后体育学习的强烈期待。虽是借班上课,但体育的乐趣与课堂生发的情谊让师生恋恋不舍、依依惜别。
安全知识技能教育:不随身带尖锐物品,鞋带系牢 练习密度预计 预计平均心率 所需场地器材:标志桶若干,音乐播放器一台
50% 135-145次/分
课外锻炼作业: 1.和他人一起继续练习牵手跑,可以自定规则 2.创造新的快速跑比赛方法,注意运动安全 课后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