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长江、黄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围绕建党100周年为主题,以长江黄河为载体,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渗透红色教育思想。课的设计抓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以长江黄河为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以游戏为教学载体,将简单的教学内容趣味化,形式变换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的各个环节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通过表扬与激励,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拼搏,为快乐跑单元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水平一二年级跑单元主要以快速跑、变向跑、牵手跑为重点内容,是学生在较为复杂的练习形式中保持跑的正确动作、身体平衡和提高跑的速度、发展多种形式跑的能力的基础教材。在一年级跑单元有一定的跑的基础。长江黄河主要时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为接下来的快速跑、变向跑、障碍跑等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与同伴以及老师交流,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通过一年半的体育学习,有了较好的技能基础和体能储备,运动能力也大幅提高,可以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他们对趣味性的跑类游戏非常感兴趣,愿意接受挑战。本课时内容设计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通过这些游戏与比赛,不仅能促进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提高,同时发展学生的体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设计思路
准备部分:有趣的小情境。本节课是借班上课,通过设计游戏小情境,课前准备部分在上课的开始阶段不仅达到热身效果,还要起到一定的破冰效应。因此,通过设计《小小侦查员》和《趣味韵律操》不仅达到热身效果,更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教学当中。
基本部分:有效的小活动。活动一、角色确认同时让学生知道祖国的两条母亲河;活动二、角色强化,结合不同口令训练学生快速反应;活动三、示范讲解学技能,通过蹬转--蹬转摆臂--蹬转跑分解与完整学练相结合;活动四、形式多样促提升,通过改变距离、不同准备姿势、不同口令提高练习兴趣;活动五、学生展示树自信,给与优秀学生展示,树立自信;活动五、有趣情境同参赛,创设有趣的比赛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结束部分:有情的放松操。师生同唱《我和我的祖国》,舒缓的音乐配合拉伸动作,放松身心。学生自评、互评及老师点评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信与成功。
六、教学效果与运动负荷预计:
1、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游戏玩法并积极参与活动。通过练习,大部分学生逐渐提高反应、快速起动,并能迅速判断、机智果断。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150次/分,平均心率140次/分,练习密度50%。
小学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学习阶段 水平一 年级 二年级 人数 20人 单元课次 6—1 执教
学习 目标 1.学生知道“长江黄河”游戏的方法,懂得游戏规则与要求。 2.90%的学生能做到听到口令快迅速做出判断,快速蹬地转体,快速起动,10%的学生可以做出蹬摆协调,跑得自然。 3.学生在练习中养成坚持不懈,挑战自我的良好表现。
教学内容 1.游戏:长江黄河 2.游戏: 横渡长江
教学重点 反应迅速、快速起动 教学 难点 蹬摆协调,跑得自然
教学过程 学练 内容 教与学的活动 教学组织与要求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心率次/分
准备部分 7’ 课堂导入 趣味慢跑 三、活动操 1.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学生愉快地接受上课内容和要求 组织学生一路纵队进行S形围绕垫盘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小小侦查员》的游戏 3.带领学生通过音乐做韵律操,充分活动开头部、肩部、手腕和腰部等 1.组织: × × × ×× × × × ×× △ 要求:快、静、齐 组织:一路纵队慢跑 要求:听指令快速变换动作 组织:图1 要求:模仿动作,充分热身 3’ 2’ 1 1 85 125-130 130- 135
[设计意图]在准备活动中,通过《小小侦查员》创设爱国教育情境,通过跨、蹲、听到哨声迅速向后转跑的动作练习,达到热身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通过热身操,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达到准备状态,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基本部分 28’ 基本部分 28’ 四、长江黄河 五、游戏: 横渡长江 引导学生介绍长江黄河,导入本课 讲解角色,区分自己的身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入 “长江”和“黄河”角色,既了解历史文化又增强课的趣味性; 3.组织学生听口令,迅速做出反应(小花猫、小老虎、站立式起跑姿势) 4.反方向练习,讲解示范蹬转迅速和快速起动 [设计意图]不断强化角色,层层递进,深入学习蹬-蹬转-蹬转跑的动作,从分解到完整,逐步突破重难点。 结合口令,进行蹬转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讲解,学生逐步建立概念,通过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练习,让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 6.统一口令进行快速向前移动三步练习 7.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8.优秀学生示范动作,教师与学生点评 [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体现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师生共同评价、讨论、交流,积极鼓励,建立自信。 9..组织学生进行长江黄河游戏 10.点评并小结学生表现 1. 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和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竞赛,持续升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内驱力,让课堂更加有趣、有效、有深度。 1.2组织: × × × ×× × × × ×× △ 要求:认真听讲,记住自己角色 3.组织:× × × ×× △ × × × ×× 要求:听到口令快速反应 4.组织:如图3 要求:听到口令快速反应,蹬转有力 5.组织:×× × ×× ↓ ↓ ↓ ↓ ↓ △ ↑ ↑ ↑ ↑ ↑ × × × ×× 6.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迅速做出反应 7.组织:如图6 要求:听口令,积极练习 8.组织:如图6 要求:仔细观看,勤于思考;认真听讲,勇于表达 9.组织:× × × ×× △ ↑ ↑ ↑ ↑ ↑ × × × ×× 要求:游戏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推挤碰撞发生意外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 积极参与 1’ 1’ 1’ 1’ 1’ 2’ 3’ 2 2-3 4-5 2 -3 2-3 4-5- 4-5 3-4 2-3 120-130 130 130-135 135 135 140-145 140-145 135-140
结束部分5’ 放松小结 组织学生放松 教师小结本课 3、下课 1.组织:两列横队 放松,师生互评。 1’ 3’ 100-90
[设计意图]通过放松舞蹈,放松学生的肌体,聆听《我和我的祖国》,师生同唱,歌颂祖国,愉悦学生的身心。师生互动交流激励性评价。
场地器材 标志垫20个、小标志筒20个、音响1个
运动负荷预计 平均练习密度 50%
平均心率 140±5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