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1课时
21 杨氏之子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罗斯福在海军任要职期间,某天,他的一个朋友询问了他一个涉及国家机密的问题。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 ”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懂了这个故事吗 能说说你们的理解吗?
看来,你们都听懂了这个故事。罗斯福虽然拒绝了朋友,但是他并没有正面拒绝,而是采用了一种幽默委婉的方法。这体现了语言的艺术。
2.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中外流传的很多。我国古代就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他的故事被记录在《世说新语》里,大家想认识这个聪慧的孩子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杨氏之子》。
助学资料
主要作品:主持编写了《世说新语》和志怪小说《幽明录》。
刘义庆(403年--444年)
生平介绍: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他开创了中国笔记小说的先河。
是一部文言志人小说,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贵族阶层言谈、轶事。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篇幅短小,生动有趣。有很多成语都源自《世说新语》,如道旁苦李、望梅止渴、管中窥豹、七步成诗等。
《世说新语》
字词学习
1.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如:学习“诣”时,可以用猜谜法;学习“禽”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梁”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
学习生字的方法
猜谜字歌示例:
左边一发言,右边明主旨。学业和技术,程度谁人知 (谜底:诣)
形近字对比示例:
禽(家禽)-离(离开)-篱(篱笆)
同音字对比示例:梁(桥梁)-粱(高粱)
书写指导:
“梁”下面“木”的横画稍长,托起上半部。
“诣”左低右高。
“禽”上面“人”盖住下部,撇捺舒展。
易错提示:
“梁”下面是“木”,不是“米”。“诣”右上部是“匕”,不是“七”“禽”下面是“ム”,不是“人”
归类识字
旨:诣(造诣)-指(手指)-脂(胭脂)
离:禽(家禽)-篱(篱笆)-擒(擒拿)
wèi:为什么 为民请命为
(wéi:为难 助人为乐应 yìng:回应 应运而生
yīng:应该应有尽有
dá:答案 答非所问
dā:答应 答言
多音字
重点词语释义
甚:很。
惠:同“慧”,智慧。诣:拜访。乃:就,于是。设:摆放,摆设。示:给……看。未闻:没有听说。
夫子:古时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通读课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讲述了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的九岁男孩,面对客人来访时能言巧答的故事。
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孩子的父亲,恰巧孩子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摆放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应声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朗读指导。
朗读点拨
朗读本文时,先借助注释理解句意,把握文章内容,然后读好句中的停顿,把课文读流畅。朗读时注意读好“此是君家果”的调侃语气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平和语气。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疏通了课文的字词,从整体上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将更加具体地研读课文的一些细节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
课后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思考讨论杨氏之子聪明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