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30张PPT)-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1.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30张PPT)-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9 15:4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实践充分证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习近平
你知道“五四青年节”的来历吗?
新课导入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
觉醒年代
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2.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中国共产党诞生
点亮一盏明灯
课程内容
COURSE VONTENT
五四运动
唤醒一群民众
国共合作
掀起一场革命
唤醒一群民众
【学习聚焦】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五四运动——唤醒一群民众
沉睡的民众
1898年,戊戌六君子被斩于菜市口,北京老百姓拿着烂鸡蛋,烂菜叶朝谭嗣同等扔去,几千年,老百姓已经习惯了,押赴刑场的人一定是大逆不道之徒。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舰过虎门,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居民,平静地观看战事,英军登岸时居民自愿领路,还相送瓜果牲口。
五四运动——唤醒一群民众
沉睡的民众
鲁迅在《药》中描述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购买沾满革命党人鲜血的血馒头治病,引来人群中一阵阵欢呼声。
民权不伸
国家观念淡薄
◎英军侵华统帅见此问:“何以至此?”买办说:“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
新式教育,新文化运动,让这一切悄悄发生了变化,
民众情绪的大爆发,只欠缺一点点星火!
五四运动——唤醒一群民众
一点点星火
五四运动——唤醒一群民众
“外争国权
内除国贼”
北京民众在天安门集会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要求罢免卖国贼
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五四运动——唤醒一群民众
学生罢课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大好河山,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以草击钟,以卵投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 ——吴佩孚
◎自罢市以来,路上乞丐,几不见其踪迹。闻乞丐之首领,六日曾有通告,不准在路行丐,以免妨碍国人救国之行动。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唤醒一群民众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阶 段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口号
结果
1919.5.4
- 6月初
北京
学生
罢课、游行
1919年6月3日-6月底
上海
工人
罢课、罢工、罢市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收回山东权利”
“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 ……
取得初步胜利:
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五四运动——唤醒一群民众
【学思之窗】阅读教材及史料,五四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而且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
——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三面”,把我们解放出来。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抗拒冲决,使他们不得不任我们自己解放自己。不是仰赖那权威的恩典,给我们把头上的铁锁解开。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们打破,从那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
——守常(李大钊)《真正的解放》,《每周评论》第30期,1919年7月13日
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先锋
参与者
先进青年
知识分子
广大
人民群众
彻底反帝反封建
创造条件
新的
革命力量
新的
革命文化
新的
革命斗争
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拯救
民族危亡
凝聚
民族力量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历程中的里程碑
目的
捍卫
民族尊严
旧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唤醒一群民众
【问题探究】阅读教材P121第二段及P125「问题探究」:
五四运动前后,为什么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并信仰马克思主义?
1919.1.5.《新纪元》
1919.4.6.《共产党的宣言》按语
1919.5.4.五四运动爆发
1919年5月《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
1919.6.11.陈独秀被捕
1919.8.31.《每周评论》被北洋政府封禁
1919.9.16.陈独秀被释放
1920年3月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
1920年5月 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
1920年8月 《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诞生
李大钊
陈独秀
陈望道
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的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2
中国需要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的方案,它就是马克思主义。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年2月
1920年8月,翻译出版了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国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
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
做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传播
促进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新思想
新文化
新知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点亮一盏明灯
【学习聚焦】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点亮一盏明灯
1920年初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20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来华商议建党事宜
1921.7.23.中共一大召开 上海→嘉兴
1922.7.16.中共二大召开
1920年8月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新青年》成为该机关刊物
1920年10月北京建立共产党小组
各地相继建立早期组织
1920年5月《新青年》“劳动者纪念号”
中国共产党——点亮一盏明灯
【学思之窗】从一大代表们年龄、求学或从教经历看,他们具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汇在一起?他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他们如何思考中国革命的方向?
热血青年
知识分子
热血青年知识分子
文化素养好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强
马克思主义信仰
“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中国共产党的
无产阶级政党属性
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定为奋斗目标,并强调要以革命手段实现
中国共产党——点亮一盏明灯
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制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规定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建立了党组织——陈独秀任书记
中共一大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中共二大
符合中国实际吗?
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革命对象、革命性质
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点亮一盏明灯
【思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辛亥革命的困境
○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没有明确的科学的革命纲领
○没有充分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资本主义方案行不通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 ——《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2
中国革命坚强的领导力量
中国革命的正确前进方向
中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量
中国命运的光明发展前景
☆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主义、民主革命纲领
☆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面貌焕然一新
复习导入
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掀起一场革命
【学习聚焦】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出现了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蒋介石发动政变,国民革命失败。
国共合作——掀起一场革命
一道又一道沟坎
1922.1香港海员大罢工;1923.2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罢工斗争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以上
遭遇联合镇压 革命转入低潮
1913.9 二次革命惨败;1915.12 袁世凯称帝
1916.7 护国运动失败;1918.5 护法运动失败
维护共和失败 孙中山面临抉择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反对满洲贵族,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反帝反封建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相同革命挫折
共同革命任务
国共合作——掀起一场革命
一个又一个胜利
1923年6月 中共三大召开
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北伐
1925年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东征
通过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确立新三民主义,实际上通过了“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国民革命的开始。
消灭陈炯明,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大革命高潮;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国共合作——掀起一场革命
1925年3月 孙中山逝世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北伐
1927.4.12.蒋介石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1926年12月 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国民党右派篡权活动猖獗
1927.4.18.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7.15.汪精卫在武汉“分共”
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
国共合作——掀起一场革命
【拓展探究】你认同材料观点吗?为什么?对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有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在这场大革命中吸取什么教训?
锻炼年幼的党,培养了干部
积累了革命经验
宣传了革命纲领,奠定了群众基础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以退让求团结
放弃革命领导权
丧失革命武装
复习导入
1927
1919
1921
1924
1926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国共合作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新三民主义 党内合作
北伐战争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国民革命失败
“四一二“、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唤醒一群民众
点亮一盏明灯
掀起一场革命
本节内容小结
巩固练习
1.(2021年7月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9)1919年5月,北京大学等高校学生代表集中在北大会堂,听取著名爱国记者邵飘萍关于巴黎和会山东问题交涉失败的情况分析。这直接推动了(  )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北伐战争兴起
解析 根据所学,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排除。
巩固练习
2.(2022·安徽定远高一期中)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个文化生力军,就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这说明五四运动(  )
A.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背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旨
C.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解析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但道路的开辟题干未体现,排除A;新文化运动的主旨就是解放思想,题干不能体现,排除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五四运动无关,排除C;依据题干“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和所学可知,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时期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给近代中国提供了救亡图存的新的途径,故D符合题意。
巩固练习
3.(2022·山东泰安高一期末)陈独秀认为,中共“一大”时,没有纲领,也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指的是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决定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D.确定了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
解析 据材料“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可知,中共二大确立的最低革命纲领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选A项;“一大”就已经参加共产国际,排除B项;“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排除C项;中共“一大”确定了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排除D项。
巩固练习
4.(2021年7月山东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11)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这次会议上(  )
A.通过了中共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B.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的主张
C.广州国民政府宣告成立
D.决定北伐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孙中山对三民主义做出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的主张,B项正确;通过了中共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的会议是1923年的中共三大,排除A项;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宣告成立,排除C项;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D项。
本节内容结束
THANK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