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能对照板块分布示意图,举例说明世界著名山系、海洋、火山和地震带和板块运动的关系 3、提高探索地球科学奥秘的信心和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1、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2、两大火山地震带的识记 教学难点:板块运动与山系、海洋等地理事物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播放一段视频)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知道答案啦! 【新课讲解】 (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海陆变迁的第二部分:板块构造学说。 一、主要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基础上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多个板块拼合而成的。 二、板块分布 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以及若干小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印度洋板块不止包含部分印度洋、还有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在有的教材中,把北美板块和南北板块也合称美洲板块。 三、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这些板块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缘,即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过渡)那么,板块究竟是怎样运动的呢?板块运动有碰撞挤压运动、张裂运动两种。 1.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和抬升,多形成高大的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2.板块张裂运动,地壳拉伸断裂,多形成裂谷和海洋。如红海、东非大裂谷等。 四、火山地震带 (过渡)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因此这些地带火山灾害、地震频繁发生,我们把这样的地带称为火山地震带。 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而日本就刚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巩固练习】 (过渡)好了,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我们就学到这里。接下来让我们运用刚刚学习的知识解释这些地理现象的成因吧! 1、红海面积会扩大? 红海位于非洲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处在在不断张裂运动之中,所以红海面积会越来越大。 2、地中海面积会缩小? 我们看板块分布示意图,可以发现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因此地中海面积逐渐缩小。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我们还能破解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在长高的奥秘。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并且还在不断抬升中。 (过渡)最后,回到开头的问题: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解答。 【内容梳理】 最后,我们一起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吧。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形成的。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缘地壳活跃。 2、板块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板块张裂运动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碰撞挤压运动形成山脉。 3、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结语)海陆的变迁神奇又有趣,地球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一起去探索!好啦,本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