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化学 九年级 班级 时间
课题 第4单元 课题2 水的净化 节次 2
教学目标 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和纯净水之间的区别,学会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水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能力。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净水的来之不易,树立珍惜和爱护水资源的思想。
教学重点 沉淀、过滤、吸附等净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过滤的操作方法,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不溶性杂质和细菌,但不太清楚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对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了解,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对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比如活性炭是怎么吸附有颜色的物质不是很清楚。 学生听说过过滤,接触生活中的过滤,但并不太清楚过滤能除去难溶固体以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虽然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教法与学法 教法 互动式教学方式、问题讨论法、教师演示实验法
学法 交流探讨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荒岛求生》激发学生对水资源处理的兴趣,引出本课题。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并形成不能直接饮用,需要处理地意识。
新授 教师提问: 自然界中的水能否直接饮用? 纯净水和自然界中的水有什么区别?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根据分析找出自然界和纯净水的区别。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播放(视频):自来水厂净水 学生观看自来水厂介绍,简单了解处理流程 了解自来水厂净水过程,认识水处理的不易,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师提问: 明矾的作用是什么? 展示:加明矾与不加明矾的区别 (小结)明矾的作用:溶于水形成胶状物质吸附悬浮杂质、沉淀。 学生观察并分析明矾的作用 了解明矾在净水过程中能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沉淀。
自来水厂是利用什么进行过滤的?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过滤现象 思考并联系生活中的过滤现象 联系生活中过滤方法的应用,加深对过滤原理的理解。
阅读教材74页,找出过滤要用的仪器,以及过滤的操作要点。 (教师演示实验)过滤 (小结)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讨论)若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要如何处理? 自主阅读找出关键信息 合作、讨论分析原因,以及找出相应的措施。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培养观察能力,掌握过滤操作要点。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会观察)(视频) 往红墨水中加入活性炭 教师提问: 3、观察到了什么变化? 说明了活性炭的什么性质? 学生观察并分析活性炭的作用 了解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能吸收色素和异味,是由于其疏松多孔的结构。
(介绍)消毒原理 了解消毒的作用 明白消毒杀死微生物的过程,处于化学变化。
(小结)自来水厂净水的每个步骤的作用 (提问)得到的自来水就是纯净物? 归纳与概括,并做好笔记 思考与理解 进一步加深对自来水厂净水流程的了解。 清楚自来水厂并没有将大部分可溶性杂质去除,因此仍然是混合物。
课堂练习 练习 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学生活动)点击生活:假如你也来到荒岛,请用以下材料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 软塑料瓶、沙子、棉花、纱布、活性炭、小卵石。 教师补充提问: 能否将小卵石与沙子互换位置? 小组合作制作 交流与分享 分析作答 培养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将知识学以致用。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思维发散、拓展与延申。
课堂小结 归纳本节课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归纳本节课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课后作业 调查生活中不同品牌净水器的净水方法以及原理?
板书设计 水的净化 方法杂质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微生物沉淀√过滤√吸附部分:色素、异味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