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间的脚印》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时间的脚印》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0 20:44:1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内容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过事物说明文,已经掌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等知识。在八年级下册进一步学习事理说明文,需要继续学习读懂阐述的事理、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推理等能力。在第二单元学习结束后,能够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进行说明文的写作。
【教学目标】
1.了解岩石记录时间(历史)的相关知识,掌握本文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重点)
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难点)
3.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重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时间伯伯》
时间怎么会有脚步?时间的脚印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中去寻找答案。
二、字词积累
1.读准以下生字词字音
踪迹(zōnɡ)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沙砾(lì) 龟裂(jūn)
帷幕(wéi) 刨刮(páo) 沟壑(hè)
海枯石烂(kū) 楔形(xiē) 钟鼎文(dǐnɡ)
2.辨清字形
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全文,找出文中的独句段分别是哪些?结合其它语段的内容,思考这些独句段中哪些语段起到了承上或启下的作用?
明确:独句段:1、5、7、11、13、18、22、24、27
承上作用:“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18)
“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24)
启下作用:“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5)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7)
承上启下作用:“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22)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7)
第11段“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与第13段“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
2.你能由此理清文章的内容层次吗?
文章的层次: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说明岩石“是记录时间的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
第二部分(第5至第29自然段)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第30、31自然段)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小结: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理清逻辑
1.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说说说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运动规律:岩石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形成过程: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2.请以沉积岩为例,说说为什么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我们能知晓过去的年月。(展示沉积岩照片)
明确: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小结: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的、生物的痕迹,那岩石保存了哪些痕迹?默读第22至29段,找出答案。
明确: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气候的变化、古代生物的状况、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自然界某些转瞬即逝的活动。
小结:这一部分详细地展现“时间的脚印”,作者先介绍非生物的情况,其中先讲侵蚀作用对岩石的破坏,再讲新岩石的生成,最后讲地壳活动在岩石上留下印记;然后讲生物化石的例子,灵巧的结构,精心的安排,使本文虽然内容丰富却无纷繁杂乱之感。
五、赏析语言,品味写法
科学小品文,逻辑周密,语言严谨的同时,不乏形象具体的描绘。
(一)找出文中说明方法的使用
①举例子。在讲到人对岩石的破坏时,举了建筑兰州铁路时,一个山头几分钟就被炸掉的例子;在讲到泥沙沉淀的后果时,举了我国洞庭湖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两个例子。这些例子都很简洁,有力地说明了问题。
②打比方。如课文中在说明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刮风沙比作“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在说明海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冰河缓慢地移动比作“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生动形象。
③分类别。课文在说明岩石遭受各方面的“攻击”时,说明岩石保存了更多的历史痕迹时,都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二)赏析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词语在表达作者的意图方面的作用。
(1)时间是没有脚的。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3)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
(生分小组探讨,批注,然后交流回答)
明确:
(1)“时间是没有脚的”将时间的抽象性和人们对它的无可奈何生动地写出来。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反用“海枯石烂”的成语,说明石头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坚硬。
(3)“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这里用的是中性语言,并没有说“作用”是破坏性的还是建设性的。这种含蓄的表述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从对自然的影响上看,这种“作用”当然是一种“破坏”;但从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来看,这种“作用”又是不得已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宽宥的。
师小结:大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既给人以知识,又给人以亲切感。说明文语言既可以是通俗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形象的,这要根据说明内容和读者对象来定。
六、总结归纳
让我们把眼光聚集到标题:《时间的脚印》仅仅五个字也会有无限趣味。请根据你对全文内容的把握,拟写一个副标题,作为你对课文标题的理解。
时间的脚印
——就是_____的印记
预设:
时间的脚印就是岩石里的印记;
时间的脚印就是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留下的印记
时间的脚印就是地壳变化留在岩石里的印记
时间的脚印就是地球将发展的过程留在岩石里的印记
时间的脚印就是时间流逝所留下的印记
……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