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庄子》二则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庄子》二则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08 15:5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6《庄子》二则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其人及其作品。
2、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体会课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
一、课前预习:
1、庄子及《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 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 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 篇和杂篇11 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21cnjy.com
2、解释下列词语:
时: 德: 已: 方: 恃:
犹: 应: 响: 影: 疾视:
无变: 德: 异: 应: 反走:
3、翻译句子:
(1)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2)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二、背记知识随堂笔记
1、《浑沌之死》选自《 》。古人把 的状态也称作浑沌。文中用“倏”“忽”作为神的名字,意在讽刺 。
2、《呆若木鸡》选自《 》,现已成为成语,意思是 。
三、阅读课文,自行疏通课文,积累重点字词,整体感悟。
《浑沌之死》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 句):
第二层(第2、3 句):
第三层(第4 句):
《呆若木鸡》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 句):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第2~5 句):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部分(第6 句):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2、“倏”和“忽”为报“浑沌之德”而给他凿七窍,结果好心坏事,浑沌也因此丢了性命。这个哲理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21教育网
3、学生谈谈自己读后总结的关于这则寓言的寓意。(回答不拘,有理即可。)
4、纪渻子养的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主要得益于什么?
5、学生齐读后,谈谈读了这则寓言后自己总结的寓意。
6、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交流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
7、写作特点分析
(1)善用寓言阐明一定道理。
(2)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
(3)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
四、谈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