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分班测评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太原市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分班测评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9 22:38:02

文档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创新。秘密 启用前
从内容上看,革命文化内容丰富,既是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理想、人格、心理、
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太原市师苑中学校
精神、行为方式的综合,又是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革命实践和文化心理的重大文化成果。
2022级高一年级分班测评 可以说,革命文化不仅凝结着高尚的道德资源,还是一种价值体系和真理文化。它从形式
语文试卷 到内容,从表面到深层都蕴含着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等政治目标,社会自由、民主、平等、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正义等共产主义价值诉求,敬业奉献、艰苦朴素等精神品格,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意事项: 三个层面的内容都有着相通和契合之处。这意味着弘扬革命文化其实就是在传递社会主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和精髓,促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理解。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属精神文化系统,虽然在不同时空出场,但若将它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们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便会发现,二者在目标导向上有着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共同的交汇点。这个交汇点就是致力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革命文化在革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命实践中形成,在革命时期其存在的价值就是坚定革命信念,凝聚革命力量,齐心协力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提供支撑。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时期,重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5小题,17分) 温和发扬革命精神,是为了激励民众克服改革阻力和困难,进行伟大斗争,实现国家富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和人民幸福。
材料一: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其宗旨就是引领与整合多元价值,树立共同的价值标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孕育出来的独特文化形态。革命文化 杆,抵制各种错误价值观,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准,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汇聚精神动力,
与今天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契合之处,这使得继承革命文化成为培 从而助推民族复兴目标实现。由此可见,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着共同
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的文化根基,还有着共同的长远价值目标,在“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这两个重要方面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文化源流。优秀传统文 持了高度统一。这样的内在统一性有助于彼此产生深度共鸣,从而助推革命文化涵养社
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价值追求。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天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为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诚信互助、上善若水、天人合一”等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 (摘编自田旭明《革命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美德追求。这些优秀道德基因和价值元素在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都得 材料二:
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怎样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一项极其
就革命文化而言,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都体现了爱国、为公、自强、勤 复杂艰难的系统工程。认真做好这一工作,要在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中下苦功夫。
廉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时期的继承与弘扬。就社 第一,在认识上增强对红色革命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特别是增强对红色革命文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论,其基本理念和内容如爱国、诚信、友善、和谐等,也都充分体现了 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
对忧国忧民、讲信修睦、与人为善、崇尚和合等中华传统美德的辩证汲取和发展,凸显了中 容、重点任务、方法途径的认识,打好认识上的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
语文·第1页(共12页) 语文·第2页(共12页)
记提出做好文化工作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在具体实践中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一项是( )
“四个自信”,使得我们对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增添新的认识。 (3分)
第二,在实践上做扎扎实实的工作。从本质上说,红色革命文化是一种精神存在。只 A.某地开发和利用本地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提升红色革命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
有通过人们的实践,才能将其转化为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力量。也只有当红色革命文化 B.某市召开“健全红色革命文化传承和弘扬的体制机制”的专题研讨会。
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的时候,才能成为综合国力中的 C.某中学生暑假在外旅游时,顺道参观了当地的红色革命文化烈士纪念馆。
文化软实力,成为让更多的人主动接受、让更多的国家民族愿意分享的文化。所以传承和 D.某企业组织人员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的论述。
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在实践中的复杂工作过程。建设这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
一过程起码要经过发掘→制作(研究、创作等)→传播(平面媒体、立体媒体等)→接受→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成效→影响这样几个主要环节。而在这一中心链条周围,还要有若干辅助链条,如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织管理、资金支持、技术设备等。 5.请结合材料,谈谈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如何传承与弘扬红色革命文化。(4分)
总之,凡是有利于发展繁荣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事,都应当而且积极主动地开展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传承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之事也和干其他任何事情一样,重在实践,重在行动,重在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做起,重在从当下做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编自荣开明《红色革命文化:内涵、特征与弘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A.革命文化是在革命实践中孕育出来的文化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相通之处。 飞翔的故事
B.要促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理解,弘扬革命文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李 浩
C.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 事实上,自从被囚禁的那一天起,安乐县公刘禅没有一时一刻不在暗暗“遥望”他曾经
D.当革命文化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时,就能成为综合国力中的文化软实力。 的蜀国。只是,他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把自己的心思坦露出来,包括他的王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他不思蜀。他不听蜀乐,不读和蜀有关的书籍,同时也尽可能地不近自己旧日的蜀
A.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与思想源头,这使得彼此能更好 臣,就是他们在求见自己的时候,安乐县公也总是寻找理由推脱;就是见了,他也是一副憨
地产生对话与相互作用。 直、木讷的样子,只和你谈文学、绘画、吃到的食物,而且时不时冒一两句极为愚蠢的傻话。
B.革命文化的价值观念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如今,时代变化了,革命文化也失去其 “唉,我们的皇帝已经不再想他的蜀国啦。”他旧日的大臣们泪流满面,大幅度地摇着自己
主要的价值和意义。 的头。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革命文化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和长远目标,因此,弘扬社会主 如此过了一年,又一年。他装得很像,甚至连他自己在后来的时间里都相信了,他本
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弘扬革命文化。 是不思蜀的,他已经安于现在的境遇真正地安乐了起来,他的脑袋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木
D.让红色革命文化成为更多的国家民族愿意分享的文化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达成这 头:是的,他的脑袋里塞满了木头,在晚年,身躯肥胖、走起路来总爱气喘吁吁的刘禅迷上
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了根雕,他带着自己的仆人、侍卫和乐师一起漫山遍野地寻找,寻找各式可以雕刻的树根,
语文·第3页(共12页) 语文·第4页(共12页)
然后将它们拉回自己的安乐县公府。“你们看,你们看!”刘禅一副天真而欢乐的样子,“它 禅告诉王妃,在他死后先不要声张更不要下葬,就让他在床上这样躺着,他的身体会慢慢
们多棒!我今天一定能吃掉三个馒头!” 地变成一枚鸟蛋一样的东西。再过上六七天,他就会在蛋壳中重生,变成一只鸟。“我要,
就在他沉迷根雕的那段时间里,强大的曹魏王朝急速崩塌,此时的皇帝已是司马炎, 飞回我的蜀……蜀地去。”
不过,这一巨大的变化对他刘禅的影响却是微小的,不过是侍卫、仆人和乐师更换了几个 “您是不是在发烧?我给您倒点水来。”
人而已。新来的侍卫与仆人继续跟着他上山挖树根,继续把那些废弃的雕塑送进灶膛。 “不,我不是在说胡话。你要相信我,这是真的,这也是我唯一的希望啦。”“可是,您怎
已经这么多年,没有人真正地注意到刘禅的生活,包括他的那些自顾不暇的旧臣们。 么会这样想……我无法理解也无法相信。”
说无人注意似乎也有点儿不妥,这一日,一位名重京城的道士受武帝司马炎之托前来 “你还记得前几年来过的道士吗?他送给我一本书。我是按照书里说的……”刘禅说
探望刘禅,刘禅自然不敢怠慢。他端出了好茶,点燃了府里面最昂贵的香,并兴致勃勃地
得没错儿,在他死后,他的身体慢慢地萎缩,变白,变硬,变成了一枚看上去有些硕大的鸟
领着道士参观了他的收藏室。气喘吁吁的刘禅走得很快,他总是急于知道这位道士的看
蛋。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王妃也真的没有向外发丧,她只是说,安乐县公病得不轻,而且
法:“先生,你看你看,这个是不是好?我告诉你,我还有好的!把它弄到这样,我可费劲
怕受风寒不能见人,包括侍卫和仆人都不能见。她要求厨师每日做好饭就给她送到门口,
啦!先生你看看,你再仔细地看看……”
她会极为小心和精心地喂给这个病人。厨师想了想,也就答应了她。
周围并无耳目。道士还是坐下来,用手里的拂尘轻轻地把椅子上的尘土擦拭了一下,
一天。一天。
然后盯着刘禅的眼睛:“安乐县公啊,你还是百密一疏,你知道自己疏在了哪儿吗?”道士用
到了第七日。可是蛋壳里始终没有动静。一直守在一侧一眼不眨的王妃当然心急如
拂尘在空中扫了一下“,你所雕出的,都是鸟。各种的鸟。它们当然透露了你的心思。”
焚,她不知道自己迎接的将是什么,她不知道刘禅会不会真的“破壳而出”并变成一只鸟。
“什么心思我不明白,请先生明示。”
早晨,正午,黄昏。一直到半夜,这枚石头一样的“蛋壳”终于有了动静,它从一处裂开一道
道士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喝下了刘禅亲手奉上的茶。“味道并没你说得那么好。
缝来,露出了一段极像鸟的喙,带着淡淡的黄色。“啊,真的是啊!”王妃自然是兴奋不已,她
唉!”临走的时候,道士悄悄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没事的时候,安乐县公可以浏览一下。
用更大的专注盯着,盯着这只鸟继续破壳。
或许有些用处。”
夜半,蛋壳终于裂开,一只很小的雏鸟从壳里面钻出来。“我的王……”王妃抚摸着雏
“我不看,”刘禅气喘吁吁地摇头,“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我,我从小就不是读书的
鸟身上湿漉漉的绒毛,心里泛起一丝丝的失望。它竟然这样小,这样弱。它竟然,一身的
料儿,我就是不爱看书……”
绒毛,它们根本不是为飞翔准备的。看来,她还需要相对漫长的一段时间将这只鸟慢慢养
书还是被留了下来。刘禅在道士走后不久便坐在角落里一个人专心地看起来。刘禅
的晚年,在完成他的根雕和对这本没有记载的书的阅读中度过。后来,他更老了,即使不 大才行。
去爬山单单坐在床上就忍不住气喘吁吁,根雕的嗜好也就停了下来。但他还是习惯躲进 (有删改)
自己的收藏室,一遍遍抚摸自己雕成的鸟。它们的翅膀都是张开的,尽管刘禅的雕工实在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难以恭维,但每个看到这些根雕的人都能看得清楚,他雕的是正在飞翔的鸟。 A“. 泪流满面,大幅度地摇着自己的头”,旧臣们的这种痛心与无奈,其实是其主动配合刘
尽管安乐县公府后面的波涛汹涌始终未曾对刘禅的生活有太多波及,但他的最后时 禅“装”的表演。
刻还是一天天临近。躺在床上不能移动的刘禅患上了一种怪病,他的皮肤似乎在慢慢地 B“. 习惯躲进自己的收藏室,一遍遍抚摸自己雕成的鸟”,表现出刘禅表面虽沉迷根雕,实
硬化并且一点点变白,他的王妃用手敲击,变硬的皮肤竟然会有敲击蛋壳那样的声响。刘 际却时刻不忘回到蜀地。
语文·第5页(共12页) 语文·第6页(共12页)
C.厨师“想了想”才答应王妃的要求,暗示出安乐县公府内人际关系复杂,透露出刘禅在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
··
家中也不敢表露心思的原因。 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
D“. 早晨,正午,黄昏”一词一停顿,在对时间平静的叙述中,隐含王妃度日如年的焦灼,富 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
有内涵与张力。 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
7.关于文中道士探望刘禅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A.刘禅端茶、焚香、领着道士参观收藏室,意在表明自己安于现状不思蜀。 楚庄王立为君,三年不听朝,乃令于国曰:“寡人恶为人臣而遽谏其君者,今寡人有国
B.刘禅让道士明示心思,巧妙应答道士,反映出其内心时刻不放松警惕。 家,立社稷,有谏则死无赦。”苏从曰:“处君之高爵,食君之厚禄,爱其死而不谏其君,则非··
C.道士对刘禅茶叶味道的否定,表现了他对刘禅自我满足生活状态的失望。 忠臣也。”乃入谏。王曰:“吾鼓钟之不暇,何谏之听!”苏从曰:“臣闻之,好道者多资,好乐者
D. 多迷,好道者多粮,好乐者多亡。荆国亡无日矣,死臣敢以告王。”王曰:“善。”左执苏从手,道士探望刘禅故事虽小却一波三折,为整个小说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8. 右抽阴刃,刎钟鼓之悬,明日,授苏从为相。刘禅变蛋化鸟这一情节虽然荒诞,但却有其合理性,请从小说情节发展逻辑的角度简要
6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请数之以其罪,分析。(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乃杀之。”景公曰:“可。”于是乃召烛邹数之景公前,曰:“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数烛邹罪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请杀之。”景公曰“:止,勿杀而谢之。”
9. (节选自《说苑·正谏》)小说结尾写刘禅化为一只鸟,并特别突出了其弱小,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A.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见君之过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见君之过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C.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见君之过/失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D.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见君之过失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
· 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
君之过矫君之失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楚庄王欲伐阳夏,师久而不罢,群臣欲谏而莫敢。庄王猎于云梦,椒举进谏曰:“王所 A“. 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与“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两句中的“故”字含义相同。
以多得兽者,马也;而王国亡,王之马岂可得哉?”庄王曰:“善。不毂知诎强之可以长诸侯 B.舍人,战国时期指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也,知得地之可以为富也,而忘吾民之不用也。”明日,饮诸大夫酒,以椒举为上客,罢阳 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时君主每年都要祭祀社稷,后来“社稷”就被用来
夏之师。 借指国家。
语文·第7页(共12页) 语文·第8页(共12页)
D“. 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与“商人重利轻离别”(《琵琶行》)两句中的“轻”字含 【注】①此诗是诗人赴任杭州刺史途中所作,时年51岁。
义不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日高犹掩水窗眠”照应题目“晚起”,“水窗”照应题目“舟中”,用“枕簟清凉”点
A.椒举借打猎劝谏楚庄王,先是称赞楚庄王打了许多猎物,接着指出原因是楚庄王的马 出八月天气的特点。
好,使楚庄王领悟到自己兴兵对老百姓是没用的。 B.颔联写到诗人有时将船停靠在酒肆旁,晚上又时常与渔人钓船相伴,表现出诗人闲
B,舍人借寓言劝谏吴王,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 散的生活状态。
看不到隐伏的祸患。 C.颈联“退身江海”一语双关,有回归江海、享受自然乐趣的意思,也有远离京城、赴远
C.苏从直言劝谏楚王,不能耽于享乐,否则容易招致败亡,这种冒死进谏的忠诚打动了
为官之意。
楚王,当即被任命为相。 D.尾联实写诗人闲居美丽的钱塘湖饮酒、作诗的生活场景,诗人流连于此,希望在这里
D.景公因鸟欲杀烛邹,晏子进行劝阻,反映出齐景公重物轻人的思想意识,体现了晏子
度过两三年。
的能言善辩与机智、正直。 16.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处君之高爵,食君之厚禄,爱其死而不谏其君,则非忠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荀子《劝学》中就“学习要借助外在条件”一点,在丰富的举例后,作结论说
1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晏子劝谏景公的高明之处。(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3)庖丁解牛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由此可知,庖丁解牛遵循事物的规律。
舟中晚起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白居易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3小题,11分)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泊处或依沽酒店,宿时多伴钓鱼船。 他并不是一位农民伯伯,而是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共和国少将张连印。退休后,他
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 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左云县张家场村。
且向钱塘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 望着一片光秃秃的荒山,张连印下定决心:“作为一个退休的老兵,我想把植树造林作
语文·第9页(共12页) 语文·第10页(共12页)
为自己退休后的最后一个战场。”但改变生态环境,不像房前屋后栽几棵树那么容易,它需 即便血管“软化”无法实现,仍有一些被认为可以“软化”血管的方法深入人心,这些方
要科学指导,整体规划。张连印带兵是内行,干这活儿却是外行。但是他 ① , 法其实你我都知道,虽然它们统统没有用。
放下曾经的特殊身份,拜专家为师,学习植树防沙的知识。此外,他还通过去部队老战友 ② ,但经口摄入的食醋无法直接进入血液,并不能改变血液的酸碱度,
那里走访、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政策、与金融部门进行接洽等多种形式为解决资金不足的 而且人体血液的酸碱度是相对恒定的,不会轻易改变;还有些人认为,通过吃木耳、洋葱、
大蒜等食物可以使血管“软化”,这些食物虽有降血脂的功效,对新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延缓
问题到处奔波。
② 作用,但对已经硬化的血管病变毫无用处。还有一些商家宣称诸如卵磷脂、深海鱼油等保在荒山上,张连印 ,总是抢在劳动第一线,带头与村民们吃住在一起。
健品可以“软化”血管,但这些保健品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病变,使硬化的血管“软化”。
由于经验不足,第一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还不到 50%。在成片枯死的树苗前,张连印一坐
因此, ③ 是不可信的。
就是半天,心情很差。在失败的打击下,他没有灰心,而是 ③ ,及时总结,又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悉心请教当地农技专家,逐步摸索出适合家乡气候的植树方法。 A.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1)四年多的风餐露宿,四年多的含辛茹苦,四年多的甜酸苦辣,张连印终于收获了硕 B.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果。荒山绿化面积达到3000余亩。(2)黄鹂鸟来了,杜鹃来了,黄羊也来了。 C.今天在舞台上,矫若游龙、翩若惊鸿的那个人不就是你吗?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D.你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参加抽奖活动。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 不超过15个字。(6分)
改变原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四、写作(60分)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龟甲木牍,到兽皮贝叶、线装卷轴,再到电子书籍,知识的呈现形式因时而异。进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 入数字时代,书的形式愈发多样,学习的方式也不拘于前。有人喜欢墨香的安然,有人小题,9分)
钟情屏上的便捷;有人坚持埋头于卷帙浩繁,有人则习惯了即时刷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载体在变,方式在变,内容在变,但学习规律不会变。“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积
在中老年患者中,动脉硬化是常见病。当血管出现硬化病变后,很多人认为只要将硬
累始终重要,“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刻苦永远关键。无论是书本、杂志,还是音频、影像,
化的血管变“软”就可以改善病情,并且相信通过食物和保健品可以“软化”血管。 抑或是论道、问学,只要深入人心、启迪思考,就不失为好的学习。
要想搞清楚血管是否可以“软化”, ① 。这是以脂质代谢障碍为基础,动 请结合材料和自身体会,以“学习之道”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的一类病变。医学研究认为,动脉硬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动脉硬化血管硬化的进程只能延缓,不能逆转,也就是说血管是无法“软化”的。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第11页(共12页) 语文·第12页(共12页)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太原市师苑中学校
2022级高一年级分班测评
参考答案
1.D(原文为“只有当红色革命文化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的时候,才能成为综合国力中的文化软实力”,“只有……才”是必要条件,选项表述为“当……时,就能……”,换成充分条件,不成立。)
2.A(B.“如今,时代变化了,革命文化也失去其主要的价值和意义”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的表述,即使现在不处于革命时期,革命文化依然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C.根据材料一,革命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但不能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弘扬革命文化;D.“最终目标”错,材料二中并没有提到弘扬革命文化的最终目标这一概念,选项表述无中生有。)
3.D(“习总书记关于‘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的论述”描述的内容属于提升思想认识的层面,不属于具体的实践。)
4.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展开论述。(1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继承革命文化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1分)接着分三个层次展开分析:①两者有共同文化源流;②两者在内容上高度契合;③两者有共同的长远价值目标。(2分)
5.①加强对红色革命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从思想上认识红色革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②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革命文化精神;③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参观学习,加深对红色革命文化的理解。(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6.A(“主动配合刘禅‘装’的表演”错,文本中并没有旧臣们“主动配合”的情节或暗示。)
7.C(“对刘禅自我满足生活状态的失望”说法错误,不是失望,而是看穿。)
8.①刘禅虽然强烈思念蜀国,但是却不敢表露,只好借助幻想;②刘禅沉迷根雕,雕刻飞鸟,有想飞的内心冲动,所以刘禅变蛋化鸟这一情节合乎刘禅内心的冲动;③道士赠书给刘禅,让刘禅变蛋化鸟的情节有了方法的来源;④耳目满庭的生活环境,让刘禅心理异化,因而使变蛋化鸟这一情节有了产生的基础。(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
9.①从人物塑造看,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刘禅化作的鸟“很小的雏鸟……它竟然这样小,这样弱。它竟然,一身的绒毛”,这是刘禅的缩影,凸显了刘禅小心谨慎、弱小的形象;②从主旨看,深化了主题,小雏鸟的样子“根本不是为飞翔准备的”,暗示刘禅一心想回到蜀国,却没有真正去努力,去行动,令人深思;③从情节发展看,刘禅雕鸟,道士给书,最后刘禅小心化鸟,小鸟的出现符合情节发展内在逻辑,小鸟的弱小符合主人公形象特点;④从阅读效果看,本来期待刘禅化作大鸟,飞回蜀国,达成心愿,结果是这么一只弱鸟,“还需要相对漫长的一段时间将这只鸟慢慢养大才行”,最后能否长大还是问题,打破了读者心理预期,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
10.A
11.D(两个“轻”字含义相同,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轻。)
12.C(“当即被任命为相”错误,对应信息“明日,授苏从为相”,意思是第二天任命苏从为相。)
13.(1)这三个家伙都是一定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回头看它们身后有祸患。(关键词“务”“顾”各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
(2)处在君主(给予)的官位,享用君主(给予)的丰厚俸禄,吝啬自己的生命而不劝谏君主,这就不是忠心的臣属。(关键词“爱”“谏”各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
14.晏子从维护齐景公的根本利益出发,委婉地提醒和劝告齐景公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这样,既不得罪齐景公,又给了齐景公面子,从而使他改变了主意,最终达到了救烛邹的目的。(3分)
15.D(尾联是想象,不是实写。)
16.①通过前两联旅途生活的描写,表达出诗人追求闲适生活的些许自得与喜悦之情。(2分)②通过第三联以“无用”自嘲,以“自有贤”调侃,表达了不被朝廷重用的愤懑之情。(2分)③通过尾联想象的闲适生活场景,表达作者聊以自慰的无奈之情。(2分)
17.(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3)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每空1分,共6分)
18.①不耻下问②身先士卒③重振旗鼓(每处1分,共3分)
19.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他到处奔波,走访部队老战友,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政策,又与金融部门进行接洽。(4分)
20.两组排比句,分别展现了张连印带领村民植树造林的经历和感受,以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2分)两组排比句,句式整齐一致,节奏感强,第(1)组极尽铺陈之势,突出了植树造林的艰辛程度,第(2)组则具体可感,形象地表达了植树造林取得成功的喜悦之情。(2分)
21.D(题干和D项中的“你”都是泛指,其他选项中的“你”都是特指。)
22.①先要知道什么是动脉硬化;② 有些人认为喝醋可以“软化”血管;③通过食物和保健品来“软化”血管。(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3.【写作指导】材料由两段话组成。第一段话指出,知识的呈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人们喜欢和习惯的阅读方式也各不相同。第二段话指出,虽然学习的载体、方式和内容在变,但是诸如积累、刻苦等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不会变,所以,只要是深入人心、启迪思考的学习,就是好的学习。可见,材料的主题就是学习之道。如写成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什么是学习之道,学习之道对我们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如何遵循学习之道;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单纯地谈其中一个方面,比如学习方法、规律、本质或衡量标准,观点要鲜明,脉络要清晰。
【参考立意】张弛有度,乃学习之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方可渐入佳境;乱花渐欲迷人眼,学习之道永不变。
【文言文参考译文】
《易》有言:“臣子为君国而忠直谏诤,不是为了自身利益。”做人臣的要忠诚正直地规劝其君主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想要纠正君主的过错,改正君主的失误。看见君主有过失而不进行规劝,这是轻视君主的危急存亡。
楚庄王想要讨伐阳夏,劳师日久而不能胜利,大臣们想劝谏(罢兵)而又都不敢。楚庄王在云梦狩猎,椒举向楚庄王进谏说:“大王可以猎得很多野兽的原因,是马(载着您打猎);如果国家灭亡了,大王还哪里能得到马呢?”楚庄王说:“说得好。我只知道使强敌屈服可以做诸侯之长,只知道得到了土地可以使国家富裕,却忘了这些对我们的老百姓是没用的。”第二天,楚庄王和大臣们一起饮酒,把椒举当作最尊贵的客人,随即停止了对阳夏的战争。
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近臣们说:“谁敢劝我,就处死他!”吴王的一个年轻的门客,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他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在后花园游玩,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连续了三个早上,吴王对他说:“你过来,你的衣服为什么会被露水沾湿呢?”(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但没回头看到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这三个家伙都是一定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回头看它们身后有祸患。”吴王说:“你说得很好!”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
楚庄王成为君主(之后),三年不临朝听政,甚至下令昭告国民:“我十分厌恶作为臣子却惊慌规劝君主的人,现在我拥有国家,江山社稷都因为我而得到稳定,有劝谏的人就一定要处死绝不饶恕。”苏从说道:“处在君主(给予)的官位,享用君主(给予)的丰厚俸禄,吝啬自己的生命而不劝谏君主,这就不是忠心的臣属。”于是进入王宫进谏。楚庄王说道:“我演奏鼓钟都没有时间,还听什么谏言?”苏从说道:“臣听说,乐于追求道德的人会具有极大的智慧,流连于声乐中的人则容易被迷惑,追求大道的人会得到很多助力和好处,而沉迷于声色间的人则容易自取灭亡。(这样看来)楚国用不了多久就会灭亡了,臣冒死向大王进谏。”楚庄王说道:“说得好。”左手拉着苏从的手,右手随即抽出衣内所藏用以护身的短刀,斩断了悬挂鼓钟的纽带,第二天,任命苏从为相。
齐景公喜欢鸟,命令烛邹管理鸟,但鸟逃跑了,齐景公生气想要杀掉他。晏子说:“烛邹有罪状,请让我列数他的罪状,然后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召见烛邹,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你替我们君王养鸟,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王为了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列举烛邹的罪结束,请杀死烛邹。”景公说:“停,不要杀他并向他道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