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
一、单选题:
1.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兔的白毛与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B.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基因型不相同的生物,表现型可能相同 D. 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杂交后代也会出现纯合子
2. 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
A.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 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D. 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 水稻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玉米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人工异花传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水稻进行杂交时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 对玉米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C. 无论是水稻还是玉米,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 无论是水稻还是玉米,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去雄
4.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 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1白花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①和③ D. ②和③
5. 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
A. 若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B. 若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C. 若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D. 若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
6.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3:1,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
A. 4:4:1 B. 1:2:1 C. 3:5:1 D. 13:2:1
7. 为了模拟性状分离比,某同学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有关叙述错误是( )
A. 抓取的次数要足够多 B. 每个桶内D、d两种小球的数目要相同
C. 甲、乙两个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D. 每次抓取后,取出的小球不能再放回原桶
8. 某雌雄同株植物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携带绿茎基因的花粉只有1/2可以存活。现用纯合紫茎植株与纯合绿茎植株杂交,F1全为紫茎,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A. 3:1 B. 7:1 C. 5:1 D. 8:1
9.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B.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产生的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 羊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D. 纯合子可以稳定遗传,杂合子一般不能稳定遗传
10.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F1产生Yr卵细胞和Yr精子的数量之比约为1:1
B. F2中,纯合子占1/4,基因型不同于F1类型占3/4
C. 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 受精时,F1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9种,F2基因型有9种、表型有4种
11.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②在卵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 ④⑤⑥ B. ①②⑤ C. ①⑤ D. ⑥⑦
12. 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
B. 含同源染色体2对、核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C. 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 分裂后形成的2个细胞,其中一个是极体
13.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A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aXb,Y,Y B. Xb,aY,Y
C. AXb,aY,Y D. AAaXb,Y,Y
14.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姐妹染色单体
B.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多样性加上受精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
D.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15.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实验以探究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C. 摩尔根通过实验验证了果蝇的白眼基因和X染色体的关系
D. 摩尔根等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6. 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丈夫的母亲患白化病,妻子的父亲患红绿色盲,母亲患白化病。这对夫妇生育一患遗传病孩子的概率是( )
A. 1/16 B. 1/4 C. 7/16 D. 9/16
17. 下列有关基因的位置及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的是( )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 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随之分离
C. 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X和Y染色体大小不同,其上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18. 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经DNA酶处理过的S型细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菌
C. 发生转化的S型菌与原S型菌遗传信息完全相同
D. 该实验只能证明S型菌体内存在有转化因子
19. 下列有关核DNA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B. 每一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
C. DNA分子彻底水解后最多可以得到6种物质
D. DNA分子中C和G所占比例越大,结构越稳定
20. 已知基因M含有N个碱基,n个腺嘌呤,具有类似下图的平面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M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B. 基因M中a链中的比值与b链中的比值相等
C. 基因M含有鸟嘌呤的个数是
D. 基因M的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碱基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二、非选择题:
21.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二倍体植物,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判断这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某同学分别从某种群中机选取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
(1)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做的两个实验,实验一: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实验二:上述绿色果皮植株做父本、黄色果皮植株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
实验一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显性。
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
若实验二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绿色为显性:
若实验二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黄色为显性。
22. 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用A和a、B和b表示)控制,现有两纯合的红色个体和粉色个体杂交,F1全是红色。让F1个体自交,得到的F2中有三种表现型,即红色、粉色和白色,它们的数量比为12:3:1.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红色和粉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
(2)F2中粉色与白色个体交配,后代出现白色个体的概率是_____。
(3)F2中红色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种。
(4)若要确定某一粉色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请设计最简便的杂交实验加以证明。
①设计杂交实验:_____。
②结果预测:_____。
23. 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 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回答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染色体______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染色体______性遗传。
(2)Ⅱ-2基因型为____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如果Ⅲ-3与Ⅲ-4婚配,再生一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3)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
24. 果蝇的星眼和圆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长翅和残翅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一只星眼长翅雌果蝇和一只圆眼残翅雄果蝇杂交,所得中无论雌雄均表现为星眼:圆眼=1:1,长翅:残翅=1:1。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杂交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果蝇的这两对相对性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如果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上两对相对性状能判断显隐性的是______,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3)研究发现,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确实只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中雌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方案予以验证,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及预期结果。
①杂交组合:______。
②预期结果:______。
25.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具有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清液中,也具有少量的放射性,而下层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______。该方法叫______。
(2)在理论上,上清液中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一些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若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如果过长,会使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原因: _____,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4)上述实验中,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在_______中含有N元素。
浦北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 答案
一、单选题: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21题答案】
【答案】 ①. 假说—演绎法 ②. 绿色 ③. 全部为绿色 ④. 全部为黄色 或 黄色: 绿色=1:1
【22题答案】
【答案】(1)AAbb、aaBB(或aaBB、AAbb)
(2)1/3 (3)6
(4) ①. 让粉色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个体杂交, ②. 后代中只有粉色个体,则为纯合子;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则为杂合子。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常 ②. 隐 ③. X ④. 隐
(2) ①. AaXBXb ②. AAXBXb或AaXBXb ③. 1/24
(3)1/8
【24题答案】
【答案】(1)不能 (2) ①. 眼形 ②. 星眼 ③. 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只有当星眼为显性性状时,子代雌雄个体才都有星眼和圆眼的性状分离
(3) ①. 星眼雄果蝇×圆眼雌果蝇(星眼雄果蝇×星眼雌果蝇) ②. 后代雌果蝇全为星眼,雄果蝇全为圆眼(后代雌果蝇全为星眼,雄果蝇中星眼:圆眼=1:1,与上空对应)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DNA ②. 同位素标记法
(2)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有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3) ①.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裂解释放出来 ②. 是 ③. 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之后分布在上清液
(4) ①. 不能 ②. 蛋白质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