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 墨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 墨梅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0 09:3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墨梅
教学目标
1、认识“冕、砚、乾、坤”等4个生字,会写“砚、乾、坤”等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领悟本课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3、初步体会不同心境下“梅”的不同寓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赏一赏:感性认知,激取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看看这几幅图,你们认识这是什么花吗?(梅花)
你对梅花有哪些了解?(很香、冬天开放、不怕寒冷……)
是的。梅花不仅颜色好看,清香扑鼻,它那不畏严寒傲然开放的特性,更赢得了人们的称赞,成为了古代的文人墨客讴歌的对象。看,它这是元代“画梅圣手”王冕的水墨画作品《墨梅图》,并且他还为这幅画配上了一首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题画诗——《墨梅》。(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一读,悟一悟:初读古诗,感知“梅”象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01页,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2、一男生读(评:字字清楚),一女生挑战(评:字正腔圆),
你认为我们班谁的朗读最能吸引大家,就推荐谁来读(评:推荐人果然有眼光)
3、刚才几位同学都得都很不错,刘老师也想来挑战一下这首诗的朗读
4、齐读(注意读出古诗的韵味)
同学们都读得很好了,那你们理解诗句的意思了吗?请结合注释,试着自己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三、说一说,品一品:结合素材,品析“梅”品
(一)交流一二句。
我们先看看前两句,请所有女生齐读。谁读懂了一二句?来说一说你的理解。王冕家的梅花种在哪里?(学生将诗句时,适时点拨生字“砚”)
请问“洗砚池”是什么?砚(文房四宝之一),形声字(“石”表意,“见”表声,课件出示“石砚”图片,磨墨的器物,与石头有关,理解形旁),跟老师一起来书空“砚”字。
梅花有很多种颜色对不对,但王冕的墨梅图里的梅花是什么颜色?淡墨色。梅花的颜色那么丰富,但王冕为什么要用淡墨色画梅花呢?猜猜看。其实这个“淡”字隐含了诗人的一种人生态度。不信,请看这段资料:
课件出示:
元朝末年,官场腐败,贪官污吏榨取民脂民膏,诗人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隐居起来。
史书记载,朋友李孝光想推荐王冕去做府吏,被他拒绝了。
史书记载,老友泰不华多次举荐王冕为官,被他拒绝了。
史书记载,他的老师王艮劝王冕做官,被他拒绝了。
史书记载,元朝的达官贵人不惜重金向王冕求画,被他拒绝了。
史书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想重用王冕,他以出家为由也拒绝了。
不同的五句话五件事五个对象,相同的是主人公王冕,一致的是王冕的态度,是怎样的?——拒绝。 要是不拒绝,王冕可以得到什么?(升官发财,荣华富贵,光宗耀祖)
是的,诗人王冕面对一次次升官发财的机会,却是拒绝拒绝再拒绝,不要不要还不要,同学们,你现在知道这个“淡”字,其实是告诉我们什么了吗?(淡泊名利)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为什么不愿做官去争取世人想要得到的名和利呢?(不想同流合污)
是的,这淡淡的墨色正是寄寓诗人淡泊名利的一种人生态度,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这两句——
(二)交流三四句。
师:读懂了这个“淡”字,你一定会对后两句有更深的了解。请所有男生齐读三四句。
乾坤是什么意思?(天地间)你是怎么知道的?(注释里有)你真会学习,你知道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句。
乾是什么意思?乾是个形声字,“倝”字表音,“乙”表意,课件出示“乾”字的字源变化图,乾本义是植物从地底向上长出指向天空,所以乾为天)

谁读懂了三四句?来说一说你的理解。(不要别人夸它颜色美,只要让自己的清香之气弥漫天地间就足够了。)
师:说得很好。是啊,虽然诗人笔下的梅花颜色很淡,可是它却还保持着弥漫天地间的香气。那诗人呢?诗人虽然没有官位、没有名利,他还保持着什么?(纯洁、正直的心)
师:是的,诗人不需要被人夸赞官位有多高、名利有多大,他只是想保持着一颗纯洁正直的心,在天地间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做人。这正是——(齐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师:因此,这里的“清气”一方面是指梅花的香气,另一方面指的是什么?
师:请你把自己当成是王冕,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的志气——
师: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了,王冕不只是在写墨梅,还是在写王冕自己。墨梅就是王冕,王冕就是这墨梅。诗人通过写墨梅的淡雅和清气,来表达他自己内心的纯洁正直,像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做——“托物言志”。
同学们,梅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自古以来,梅花的品格就被无数文人墨客所推崇,我们之前学过哪些写梅花的诗歌?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
当自己的改革被推翻时,王安石辞去官职,隐居山林,借梅花表达自己虽身居简陋,却依旧坚持自己主张的志向。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现代·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新中国刚成立时,面临着国内国外各种压力,毛主席借梅花表达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决心。
四、比一比,辨一辨:自学《杂诗》,体会“梅”境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诗人也写到了梅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收集一下。刘老师给大家还准备了一首写梅花的诗,请大家看到我发的资料,按照刚才学习《墨梅》的方法,自学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
课件出示:
自学方法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句子
3、结合背景,理解诗中梅花寄托的情感。
4、小组讨论交流
资料:
杂诗三首·其二
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1)君:对对方的尊称,您。
(2)来日: 来的时候。
(3)绮(qǐ)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4)著花未: 开花没有 著(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背景介绍:
交流汇报:你感受到了,王维借助梅花表达的是什么情感?(板书:思念故乡)
由此可见,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情,他们笔下的梅花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可谓是“梅开朵朵各表一枝”(板书)
五、背一背,诵一诵:自由朗读,尝试背诵。
最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首诗,并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墨梅
王冕
纯洁正直——梅——思念故乡
(王冕) (王维)
梅开朵朵各表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