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 墨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 墨梅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0 09:4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墨梅
教学目标
1、 熟读诗句,理解 “砚”“乾坤”“清气”等字词,能背诵诗句;
2、 通过“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感受王冕的人格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熟读诗句,理解 “砚”“乾坤”“清气”等字词,能背诵诗句;
2、 通过“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感受王冕的人格品质。
教学难点
通过“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感受王冕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说到梅花,你们会想到什么呢?
师:你想到了它开花的季节
(如果学生答颜色)这样的梅花一定很漂亮吧!
你想到了它傲雪绽放的坚韧品质
哇!你还想到了与它相关的诗句,真了不起……
咱们今天要来学习一首与梅花有关的古诗,学完之后,大家对梅花会有不一样的了解。
请齐读课题(《墨梅》),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你能用简单的语言介绍王冕吗?
概括是一种能力,很明显你已经具有了。王冕是元代著名的画家、诗人,一生爱好梅花,以画梅著称,尤攻墨梅。
接下来请大家把书打开到101页,自由地、轻声地读读这首古诗以及它旁边的注释,还可以读读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三个生字,开始。
师:都读完了吧,老师要来考考大家。
出示“砚”,谁能说说这个字的读音和意思。
你告诉了大家“洗砚池”的典故,这就是注释中说到的“洗砚池”的旧址,“砚”是用( )做成的,是用来( ),我们古代文房四宝就有:笔墨纸(砚)。
咱们把“砚”字放回到诗句当中读一读:我家洗砚池头树。
这两个字,谁来告诉大家他们的读音和意思?(出示“乾坤”)说得真好!乾就是(),坤就是(),乾坤就是()。
刚才学的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紧凑一些,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书上分别写一个,要注意写字姿势。
师:没写完的孩子咱们下课再写。来,咱们把刚才学的三个生字放进诗句中好好地读一读,谁有信心读好?(个别读),他读得怎样?(评价)、谁有信心比他读得更好?你读出了古诗的韵味和节奏,真是了不起。让我们也像他这样读一读。
(齐读《墨梅》)
二、赏梅
(一)赏画中之梅
师:这郎朗的书声真让人陶醉!如果,要大家依据这首诗画一幅画,你想画些什么呢?
生:(预设)我觉得应该把洗砚池画出来。
师:你发现了梅花的位置,真细心!请你读读: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师:这株梅花不是种在屋前,也不是开在后院,而是在……,我们一起读读: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生:(预设)要画很多很多的梅花,而不是一朵两朵。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朵朵花开
师:你就是一个天生的画家!是呀!前几天还只看到星星点点的花骨朵,可就在一夜之间,满树的梅花全部绽放!多美好的场景啊!请你美美地读一读,你来,你也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师:画的轮廓出来了,咱们再来想想,该准备些什么颜料呢?
生:墨水
师:不准备些艳丽的颜色吗?
生:诗中说的是淡墨痕
师:什么是淡墨痕?
生:淡淡的墨色,只在纸上留下一点点痕迹。
师:哦!那我明白了,看看这朵,是…(淡墨色),看看这朵,是…(淡墨色),看看那朵,还是…(淡墨色),这就叫——朵朵花开淡墨痕。
看看这一枝,是…(淡墨色)看看那一枝,是…(淡墨色),这就叫——朵朵花开淡墨痕。
刚才介绍王冕的时候,我们了解到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他也花了一幅这样的画,就是咱们刚才看到的这幅墨梅图
三、悟“心中梅”
师:王冕放弃梅花原本的“好颜色”,而钟情于淡墨色,他想表达什么呢?(用诗当中的原句来回答)
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师:什么是“清气”,你能结合对梅花的了解说说吗?
生:……。
师:是的,你说得非常好!梅花不与百花争春,而在万物凋零的冬季傲雪绽放,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霜侵袭,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昂首怒放,这就是——清气。一起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正如他所说,梅花在寒夜里悄然开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她开花时不引人注目,更无需有人为她喝彩,她依然倔强地把自己最美的瞬间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这个世界。
这就是——清气,一起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师:所以“清气”就是——不管自然环境多么地恶劣,它都要( )
“清气”就是——不管有没有人欣赏,它都要( )
从你们铿锵有力的回答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梅花的敬佩之前,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一起夸一夸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师:好一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我们常说画由心生,画上的每一笔线条、每一处勾勒都是王冕内心的真实反照。
他发出这样的感叹,难道是没有人赏识他吗?
事实是这样的(出示资料)
师:同学们,从这几段资料有个共同的主人公,他是( ),他的态度都是——( )
师:他的老师想推荐他做官,他( 拒绝了 )。
京城的大官推荐他做官,他还是( 拒绝了 )
就连当朝皇帝想征召他出来做官,他依然坚定地( 拒绝了 )。
此时此刻,你就是王冕,请你坚定地告诉世人,我,王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师:心中有疑问吗?
生:他为什么要拒绝呢?
师:是呀!为什么呢?
师:来,咱们读读这段话,就明白了。王冕所在的朝代君主昏庸,权臣当道,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朝代为官,不但改变不了国家的命运,反而是助纣为虐啊!
师:王冕正是秉承着孔子为人处世的理念,所以即使很多人举荐他做官,他都不为所动
师:这就是——清气
不要人夸……只留……
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通过诗句感受到他这份高贵的品质。这种品质将立于天地间,永不退色!再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师:孩子们,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首诗仅仅是在写梅花吗?
生:不是的,他是在写他自己
师:这种写法就叫做 (托物言志)。所托之物是(梅花)言谁的志?(王冕)
所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既是写梅花在寒冷的冬夜开花,它开花时( ),只悄悄地散发着清香…
也是写王冕拒绝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他要保持他内心深处的那份( )
师:让我们带着对诗句的理解再来读读这首诗。(齐读《墨梅》)
来,让我们伴着悠扬的音乐把这美好的诗句深深地留在我们心里,(背《墨梅》)
其实写梅花的诗句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呢 (生说)
同学们的诗词积累真丰富!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诗句(ppt)出示
师:咱们今天学的《墨梅》是21课古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这三首古诗中,《芙蓉楼送辛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塞下曲》则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加上咱们今天学的托物言志的方法,诗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人物的品质。接下来的《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三篇课文咱们会认识哪些拥有高尚品质的人,作者又会从哪些角度刻画人物呢?让我们一起期待!
板书设计
墨 梅
元 王冕
托物言志
淡墨痕 ———— 淡泊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