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黄继光 课件 (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黄继光 课件 (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0 09: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23 黄继光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联合15个国家成立所谓的“联合国军”,出兵侵略朝鲜。10月,美军越过北纬38°线,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同时,美国的战斗机多次入侵新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蔓延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刚成立一年的新中国人民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元帅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
如果把抗美援朝看做新中国面临的国家安全事务的一次大考的话,那中国人民志愿军向祖国和全世界交出了一份相当优秀的答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的战役。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在当时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炸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4万多名志愿军也发射了炮弹40万发。我军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草木荡然无存,岩石构成的山头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成了一片焦土。志愿军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迫使“联合国军”停止进攻。
在这样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火海弹雨中,志愿军能够打退拥有世界上最强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内有无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特级英雄”——黄继光。
战役 屡 次 启明星
摧 毁 冰雹 胸膛



cuī
báo
táng
yūn
晕船
头晕、晕头转向 
yūn 
yùn
晕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 时,在 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 ,壮烈牺牲的故事。
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
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并尝试给每个部分拟个小标题。
营队受命,夺下高地
主动请战,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消灭全部敌人
事情发展的顺序
谈一谈完成上级命令的难易程度怎么样?你从哪看出来的?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
时间紧迫
战斗激烈
边读边想:找出课文中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他怎样的英雄气概? 相关语句 英雄气概
动作
语言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对敌人的仇恨
完成任务的决心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语言描写
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
敌人火力猛烈
黄继光是怎样艰难地接近敌人的火力点的?
前进艰难
动作描写
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前进艰难
英勇顽强
动作描写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顶天立地、不怕牺牲
动作描写
黄继光晕倒了。
势不可当、不怕牺牲
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视死如归、勇于献身
动作描写
匍匐

站起
举起
晕倒
又站起
扑上去
堵住
黄继光是一位怎样的战士?
英勇顽强
视死如归
勇于献身
故事分享
此时此刻,面对英雄的塑像,你想说点儿什么?
黄继光用生命铺就了一条胜利之路,战友们冲上阵地后发现,黄继光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枪口上,他的手仍然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腿已被打断,身后是一道很长的血印。卫生员清理黄继光遗体时,用热毛巾捂他的手臂,捂到第三天,那高高举起的手臂才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