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比例重难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实验小学新建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选用比例尺( )画出的平面图最大。
A.1∶1000 B.1∶1500 C.1∶500
2.一个钟表零件是5mm,把它画在比例尺是20∶1的地图上,应画( )cm。
A.0.1 B.1 C.10 D.100
3.根据4×9=3×12写成的比例,不正确的是( )。
A.4∶3=12∶9 B.3∶4=9∶12
C.4∶9=3∶12 D.12∶9=4∶3
4.把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A.1∶50 B.1∶50000 C.1∶500000 D.1∶5000000
5.一张地图比例尺为1∶30000000,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6.5cm,实际距离为( )千米。
A.1950 B.1850 C.1950000 D.1850000
6.淘气调制了一杯糖水,糖和水的质量比是2∶25。其中糖用了12g,共调制糖水( )g。
A.25 B.150 C.162 D.250
二、填空题
7.一种精密仪器长25毫米,把它画在4∶1的图纸上,应画( )厘米.
8.工程师在图纸上绘制一种精密零件。零件长4毫米,在图纸上长3.2厘米,这个零件宽2.8毫米,在图纸上宽为( )厘米。
9.在比例尺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4.2厘米,那么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字比例尺是( )。
10.在比例尺是1:6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2.5厘米,一架飞机上午8点从甲地飞往乙地,上午9点30分到达,这架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 )千米。
11.如果将一个3cm,宽2cm的长方形放大按2:1的比例尺做图.图上长方形的长是( )cm,宽是( )cm,面积是( ) .
12.一个比是1.8∶1.2,请你再写出一个比( ),使这两个比组成一个比例:( )。
13.甲数的等于乙数的 (甲数、乙数均不为0),甲数∶乙数=( )∶( ).
14.如果a∶5=6∶b,那么ab=( ),如果7x=8y,那么( )。
三、判断题
15.2、4、5、9这四个数不能组成比例。 ( )
16.根据12×2=4×6写成比例是12∶2=4∶6。( )
17.如果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倒数。( )
18.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若其中一个外项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则另一个外项是。( )
19.若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0m,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0。( )
四、计算题
20.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和 (2)和
21.解方程。
五、解答题
22.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量得重庆到河北的距离为3.5厘米,一架飞机上午8时从重庆开往河北,上午9时30分到达,这架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23.组装餐桌时,4条桌腿配1张桌面,56条桌腿配x张桌面。(写出比例,并求出未知数)
24.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速度是甲车的,经过3小时两车还相距全程的10%(未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两地的距离画在比例尺1∶2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多长?
25.在比例尺是1∶5000的地图上,量得一所学校的平面图长6厘米,宽4厘米。这所学校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6.学校运来240棵树苗,老师栽种了10%,余下的按5∶4∶3分配给甲、乙、丙三个班级,丙班分到多少棵?
27.在比例尺是的平面图上,量得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长是24cm,宽是18cm,笑笑绕着这个长方形操场跑两圈,跑了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C
【解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根据比例尺可以求出这个长方形的游泳池的平面图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出面积即可。
【详解】50米=5000厘米,30米=3000厘米,选用1∶1000比例尺,在平面图中画出的长是5000÷1000=5厘米,宽是3000÷1000=3厘米,面积是5×3=15平方厘米;选用1∶1500比例尺,在平面图中画出的长是5000÷1500≈3.3厘米,宽是3000÷1500=2厘米,面积是3.3×2=6.6平方厘米;选用1∶500比例尺,在平面图中画出的长是5000÷500=10厘米,宽是3000÷500=6厘米,面积是10×6=6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的实际应用能力。
2.C
【解析】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带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5×20=100(mm)=10(cm)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应用,解题时注意单位要统一。
3.C
【解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代入数据一一对比即可。
【详解】A:4∶3=12∶9
4×9=3×12
B:3∶4=9∶12
3×12=4×9
C:4∶9=3∶12
9×3≠4×12
D:12∶9=4∶3
12×3=9×4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可根据比例的意义看等号两边的比值是否相等来判断。
4.D
【解析】比例尺有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由题意可知图上1cm代表实际的50km。
【详解】50km=5000000cm
所以数值比例尺是:1∶5000000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定义,注意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注意单位统一。
5.A
【解析】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即可求出实际距离,注意换算单位,1千米=100000厘米。
【详解】6.5÷=195000000(cm)=1950(千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灵活掌握比例尺公式是解题关键。
6.C
【解析】糖与水的比是2∶25,也就是水是糖的倍,用乘法求出水用了多少,再加上糖的量即可求出糖水的量。
【详解】12×+12
=150+12
=162(g)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按比例分配,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糖与水的比,求出水的克数。
7.10
【详解】略
8.2.24
【分析】结合零件的实际长度、图上长度,求得这幅图纸的比例尺;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来求得在图纸上宽应画为几厘米。
【详解】3.2厘米=32毫米
32∶4=8∶1
2.8×8=22.4(毫米)=2.24(厘米)
【点睛】本题的计算围绕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以及比例尺展开,不仅要熟悉其中转换的规律,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9. 336 1∶8000000
【分析】观察线段比例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80千米,AB两地的图上厘米数×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AB两地的实际距离;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字比例尺即可。
【详解】4.2×80=336(千米)
1厘米∶80千米=1厘米∶8000000厘米=1∶8000000
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336千米。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字比例尺是1∶8000000。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方法。
10.1000
【详解】略
11. 6 4 24
【详解】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假设长方形零件的图上距离为x,可列出方程x:3=2:1,解得长方形的长为6cm.同样的方法可计算出宽是4cm .则再根据面积公式计算出面积是24平方厘米.
12. 18∶12 1.8∶1.2=18∶12
【分析】按照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去组成一个比例。
【详解】把1.8和1.2同时扩大10倍,即为18∶12,比值不变。可以将这四个数组成比例
1.8∶1.2=18∶12(答案不唯一)
【点睛】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
13. 10 9
【详解】略
14. 30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积等于两外项积,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a∶5=6∶b,那么ab=5×6=30;
如果7x=8y,那么 。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要学会灵活运用。
15.√
【详解】略
16.×
【分析】首先要求学生知道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由12∶2=4∶6可知,12×6≠2×4。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实际应用。
17.√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来判断即可。
【详解】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乘积是1,那么两个外项的乘积也是1互为倒数。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定值1。
18.×
【分析】首先明确:1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7,再结合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倒数的意义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两个内项互为倒数,所以两个内项的积是1,两个外项的积是1。
1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7,因为7的倒数是,所以另一个外项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比例性质的应用: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
19.√
【分析】先统一单位,把100m改写成10000cm,再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解答。
【详解】100m=10000c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的意义,根据定义即可求出图中的比例尺。
20.(1)和能组成比例;;
【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所以∶和∶能组成比例;
因为6.4×2.5=16,,,所以和不能组成比例;
和组成的比例是∶=∶
【点睛】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1.;;
【分析】(1)把比例先变为方程,等式两边再同时乘2;
(2)把比例先变为方程,等式两边再同时除以2%;
(3)得,等式两边再同时乘10。
【详解】(1)
解:0.5x=6.5×9
0.5x=58.5
x=117
(2)
解:2%x=4×0.5
2%x=2
x=100
(3)
解:=
x=6
22.700千米
【分析】首先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出重庆到河北的实际距离,一架飞机上午8时从重庆开往河北,上午9时30分到达,用时1.5小时,然后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据此解答。
【详解】9时30分-8时=1.5小时,
3.5
=3.5×30000000
=105000000(厘米)
=1050(千米),
1050÷1.5=700(千米/时);
答:这架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700千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意义及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注意单位的换算。
23.4∶1=56∶x
x=14
【分析】4条桌腿配1张桌面,说明比值一定,那么成正比例,由此列比例解答即可。
【详解】4∶1=56∶x
4x=56×1
4x÷4=56÷4
x=14
答:56条桌腿配14张桌面。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判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何比例,即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再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24.500千米;25厘米
【分析】把两地之间的全程看作单位“1”,首先求得乙车速度,再根据速度和×时间=共同行驶的路程,求出甲、乙两车3小时共行了多少千米,又知经过3小时两车还相距全程的10%(未相遇),即经过3小时后两车共行了全程的(1﹣10%),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可求得全程,再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解答即可。
【详解】(80×+80)×3÷(1﹣10%)
=150×3÷0.9
=450÷0.9
=500(千米)
500千米=50000000厘米
50000000×=25(厘米)
答:两地相距500千米,两地的距离画在比例尺1∶2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25厘米长。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以及百分数意义的应用,关键是找清单位“1”。
25.60000平方米
【分析】根据比例尺和图上的长、宽,先计算出实际的长和宽,然后计算面积。
【详解】长:6÷=30000(厘米)=300(米)
宽:4÷=20000(厘米)=200(米)
面积:300×200=60000(平方米)
答:实际占地60000平方米。
【点睛】比例尺是1∶5000,相当于实际长度是图上长度的5000倍,那么实际面积是图上面积的50002倍,也可以根据这一点求解。
26.丙班分到54棵
【分析】要求余下的按5∶4∶3分配给甲、乙、丙三个班级,求丙班分到多少棵。先要求出余下多少棵树苗,老师栽种了10%,则余下这批树苗总数的(1-10%),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可求出,然后运用按比例分配知识解答即可。
【详解】240×(1-10%)
=240×0.9
=216(棵)
=216×
=54(棵)
答:丙班分到54棵。
【点睛】在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时,要善于找准分配的总量和分配的比,然后把分配的比转化成分数或份数来解答。
27.1.68千米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分别求出操场的实际长、宽,进而求出长方形的周长,据此解答。
【详解】长:24÷=24000(厘米)
宽:18÷=18000(厘米)
24000厘米=0.24千米,18000厘米=0.18千米
(0.24+0.18)×2
=0.42×2
=0.84(千米)
0.84×2=1.68(千米)
答:跑了1.68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实际应用,掌握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注意单位换算时小数点的位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