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0 11:3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职业(zhí) 屏息(bǐng) 磨蹭(zéng) 折本(shé)
B.疙瘩(gē) 侮辱(wǔ) 可恶(wù) 耳聋(lún)
C.起伏(fú) 啼叫(dì) 凄凉(qī) 看门(kān)
D.嚣张(xiāo) 犬吠(fèi) 奢侈(chǐ) 窥伺(sì)
2.下列有关本单元所学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猫》中的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什么都怕却又非常勇敢,因此作者说它有些“古怪"。
B.《白鹅》一文开篇点明了白鹅的来历,并简要介绍了白鹅给人的初步印象一高傲, 然后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写鹅的“高傲”。
C.《母鸡》全文运用了口语化的语言,自然流畅,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D.《猫》的作者是老舍,《母鸡》和《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这三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下列各项中括号内的词语不能代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一项是 ( )
A.这白鹅是高傲的动物。(傲然)
B.母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欺负)
C.猫也很勇猛,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勇敢)
D.等白鹅走开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就会敏捷地跑上来抢食吃。(灵敏)
4.篱笆外有人走路,鹅也要 ,不亚于狗的狂吠。( )
A.厉声叫嚣 B.厉声呵斥 C.严肃郑重 D.引吭大叫
5.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暂时抑止呼吸;有意地闭住气。(屏息)
B.令人厌恶;使人恼恨。(可恶)
C.泛指为防备出各类问题而采取保障措施。(注意)
D.堤岸旁边的田地。 (田坝)
6.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先是让作者感到讨厌的原因是 、 、 。后来又喜欢母鸡的原因是 。作者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对母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①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②无病呻吟 ③拼命炫耀 ④欺软怕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
二、填空题
7.按要求完成任务,拿到游玩动物园的门票。
[正确拼写]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拼音写词语。
小猫可真táo qì( )。在你写作的时候,它会跳上桌来,在gǎo zhǐ( )上踩印几个méi huā( ),给你jiě mèn( )。mǎn yuè( )的小猫还会把院子当作运动场,一玩起来,任凭谁怎么hū huàn( ),都不肯停歇。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父亲是默默工作的____________,忍辱负重,从不叫苦。
(2)会上和会下他简直判若两人,是个典型的____________。
(3)他可真是________,一毛不拔。
(4)它_______________,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5)鸭的步调急速,有___________之相,鹅的步调从容,_________的。
9.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变化,在《母鸡》课文中找出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三、语言表达
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猫的确贪玩,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冒号的用法,从下面短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写。
例: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淘气的小杰 热心肠的妈妈 绚丽多彩的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品析句子,写一写。
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11.句中冒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起下文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总结上文 D.表示提示下文
12.冒号后面的句子是对“________”的具体说明。
13.仿照例句,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我家的小狗真是热情可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枣树
春天来了,杨树、柳树都发芽了,长叶了,唯独枣树在懒懒地睡大觉。它一不出叶,二不开花,树干上爬满了密密的皱纹,像老人的脸;长了小黑疙瘩的枝枝杈杈,静静地伸向天空。它默默无闻,长得一点儿也不起眼。
直到了四月,那许多小黑疙瘩里才钻出了小尖芽芽,浅黄色,很娇嫩。这小芽芽长得可快了,不几天就抽出了几片叶,那浅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真是新鲜可爱。
接着枣树开花了,六个尖尖的花瓣,像是金黄的六角小星星。它们混在树叶中,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招来了许多蜜蜂。听大人说,枣花蜜还是上等蜜呢。
枣花一落,长出枣来了,绿色的,像一粒粒糖豆豆,不太好吃。这小青枣长得慢极了,总也变不红。
到了秋天,枣长大了,像麻雀蛋,圆滚滚的,也变红了,像小玛瑙球,红亮亮的。远远望去,绿叶丛中缀满了一只只小“红灯笼”,真美呀!那脆生生的红枣一吃到嘴里,立刻就有一股甜味往嗓子眼里钻,把嗓子都刺痒了。
啊!枣树,春天到来了,你不像杨树、柳树那样早早地换了绿绸袍,争着比漂亮。但到了秋天,你却献给人类脆甜的果实。这种高尚的品质,真值得赞颂啊!
14.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是按枣树的生长顺序写的,先写枣树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
1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7.习作。
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小动物吧,今天就请你介绍一位动物朋友,试着运用第四单元学过的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选择恰当的事例,表达对小动物深深的爱。
要求:题目自拟,书写工整,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1.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磨蹭(zéng)——ceng意思是慢慢地向前行进,比喻做事动作迟缓。纠缠。做事拖拉,故意消磨时间。
B耳聋(lún)——lóng
C啼叫(dì)——tí
2.D
【详解】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对课文内容做到熟练掌握。
D选项有误,《猫》和《母鸡》的作者是老舍。《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三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A
【详解】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欺侮:欺负。
勇猛:勇敢而气势强大。
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A: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和高傲意思不一样,不能进行替换。可以替换为傲娇。
4.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出自丰子恺的《白鹅》,原文选段:
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也要它引亢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
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A屏息:抑止,停息。因此选项正确。
B可恶:指令人厌恶、恼恨及憎恶。因此选项正确。
C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因此选项不正确。
D田坝:堤岸旁边的田地。因此选项正确。
6.C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可以结合所学课文及语境分析作答。根据题中“先是让作者感到讨厌”及“后来又喜欢母鸡”分析可知,①应该放在最后一位。结合《母鸡》一文中“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 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分析可知,前三个横线上应依次填写: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
7. 淘气 稿纸 梅花 解闷 满月 呼唤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淘、稿、闷”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老黄牛 变色龙 铁公鸡 屏息凝视 局促不安 大模大样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
(1)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可用来形容忍辱负重,从不叫苦工作的父亲。
(2)变色龙:指那些善随机应变、见风使舵、毫无原则、不讲诚信,爱阿谀奉承的人。可用来形容会上和会下判若两人的人。
(3)铁公鸡:形容极度吝啬的人。可用来形容一毛不拔的人。
(4)出自课文《猫》,课文语段为: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5)出自课文《白鹅》,课文语段为: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9.①我一向讨厌母鸡。
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③作者一开始讨厌母鸡,是因为觉得它无病呻吟、欺软怕硬、爱炫耀。后来作者看到了母鸡身上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为它表现出的品质而震撼,因此作者对母鸡的态度由讨厌变为不敢再讨厌。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不敢再讨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前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位浅薄、庸俗的母亲;后半部分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所以是母爱使作者态度转变的。
10. 猫的确贪玩,要不不会一天一夜不回家。 我非把这道题做出来不可! 绚丽多彩的公园可美了:鲜艳的花儿一簇一簇地竞相开放,看得人眼花缭乱。
【详解】(1)本题考查句式的转换。
“猫的确贪玩,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是一个反问句。本题要求把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首先不得改变句子的原来意思,然后去掉反问词“怎么会”改为“不会”,去掉语气词“呢”,最后在句子结尾把问号去掉改为句号。
(2)本题考查造句能力。
首先找出例句中的加点字“非……不可……”,然后对给出的关联词语我们加以理解和分析,“非……不可……”是表示双重否定的关联词,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用来强化语气。分析给出的例句“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这句话“鹅吃饭时”前半句,后半句对前半句话加上“非……不可……”来加以强调和肯定。如:答应别人的事,非做到不可;我们班这次考试,非拿第一不可等。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中冒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的分说,“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具体说明了猫“温柔可亲”的特点。
如:妈妈十分热心:无论谁有困难,不管是认识的还是陌生人,妈妈都会主动地去帮助他们。
11.B 12.立刻警戒起来 13.每次我回家,它都会用两只前爪抱住我的脚,摇着尾巴,汪汪地叫着,好像在欢迎我回来
【解析】11.本题考查冒号的作用。
读句子,可知冒号前是写母鸡警戒起来,冒号后是母鸡警戒的具体表现,因此冒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
选择B。
1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读句子可知,冒号后面的内容是说母鸡是如何警戒的,因此是对它立刻警戒起来的解释说明。
1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观察例句,可知冒号后面为前面的具体说明,观察所给句子,我家的小狗热情可爱,写出小狗热情可爱的具体表现,如:它每天都围着我转圈圈,爱活蹦乱跳,喜欢咬着足球打滚,等我回家了,他会咬着我的衣角,把我扯来扯去,还爱在我怀里撒娇。
14.接着枣树开花了,六个尖尖的花瓣,像是金黄的六角小星星。 15. 生芽 长叶 开花 结果 16.我感受到了枣树很伟大,我们也要学习它默默无闻的精神。
【解析】略
17.范文:
可爱的小鸭子
奶奶家养了一群小鸭子,它们真惹人喜爱。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回乡下看望奶奶,在那里住了一个月。每天我都会和奶奶一起照顾小鸭子,我发现它们不仅可爱,还很有趣。
小鸭子长得很可爱。看!它们全身上下都长着浅黄色的细毛,细长的脖子上顶着圆圆的小脑袋。小眼睛黑亮黑亮的,好像对周边的环境充满了好奇,总在张望。它们的吃相也甚是可爱。橘黄色的嘴巴扁扁的,像一把小铲子,吃东西的时候,用力一铲,一仰脖就吞下去了,嘴里还不时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小鸭子的尾巴向上微微翘起,就像小木船的船尾。
小鸭子走路、游泳时也很有趣。它们走路时,总是挺着胸,拍着翅膀,一摇一摆地走着,还不停地“嘎嘎”地叫着。游泳的时候,它们一刻不停地拨动着双脚,不时把头钻入水中,用嘴捕捉小鱼和小虾,并迅速把小鱼和小虾吞进肚里,饱餐一顿。小鸭子时常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起戏水、觅食,相处得十分融洽。公鸡总是相互打斗,但小鸭子它们从不争吵,常常结伴而行。
回家的那天,我舍不得离开这群可爱的小鸭子,特意再出发前喂了一次鸭子。望着这群可爱的小鸭子,我真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再与它们相处。
【分析】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详解】题目要求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同学们选择自己熟悉的动物朋友,写一篇文章介绍这位动物朋友。同学们要记得为作文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同学们可以写家里养的宠物,可以写与自己有过一次深刻经历的小动物,也可以写日常遇到的别人家的宠物。
写作要点:1、抓特点,写外形。要抓住最具特点的地方来写。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2、抓习性,显性格。动物的生活习性主要指它的吃食、居住、睡眠、活动、性情等方面。描写行为可以结合动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动作描写要写出连贯的动作,准确运用动词描写动物的习性。3、抓趣事,表情感。动物虽然不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但是,它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在观察描写时,就应该从它们的动作、叫声中去体会和想象它们的“情绪、思想”变化。
写作方法:开头:交代事情发生的情境,引出要描写的动物朋友。中间:详细介绍动物朋友的特点,包括外形、生活习性等,例如小狗爱吃肉、聪明、爱玩游戏,小猫爱吃鱼、爱玩捉迷藏、爱挠沙发……建议与典型事例相结合进行叙述。结尾:结合开头,再次点题,表达出对动物朋友的喜爱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