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燥(zào) 灼热(zuó) 合适(shì) 优雅(yǎ)
B.口吻(wěn) 搏斗(bó) 比较(jiào) 逆风(nì)
C.超过(chāo) 鱼缸(gāng) 缝隙(xì) 末端(wèi)
D.后背(bèi) 追逐(zhuó) 大概(gài) 钳子(qián)
2.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那二十只左右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B.垂柳的枝条随风飘动,好像少女披散的秀发。
C.小明的脸蛋红扑扑的,好像秋天的苹果。
D.进了长江三峡,就好像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山水画卷。
3.下列关联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也都黄了。
B.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屈服。
C.不仅我上课认真学习,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
B.在假期里,我读了小说、文学作品和诗歌。
C.许多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5.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清香 伟大 无误 确实 B.半岛 智惠 历吏 朝鲜 C.似乎 欧州 陌生 将近
6.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有一次,他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还要小的甲虫。
①法布尔放鸭子的时候,经常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②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空蜗牛壳里。③爸爸看见了,怒气冲冲地吼着:“叫你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快把这些玩意儿扔了!”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之后
二、填空题
7.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记号( ) 沉闷( ) 解释( )
号叫( ) 闷热( ) 押解( )
8.比一比,组词语。
末( ) 搏( ) 稍( ) 腹( )
未( ) 博( ) 梢( ) 复( )
9.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缸 一( )落叶
一( )虾 一( )钳子
1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测( ) 激动( ) 大概( )
11.照样子,写词语。
确确实实(AABB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荡来荡去(×来×去)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鲜花朵朵(ABCC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一翘一翘(含数字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2.根据课文填空。
(1)《花钟》一文中,作者通过观察发现花开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密切的关系,文章也告诉我们应该具有的__________的好习惯。
(2)《蜜蜂》一文中,作者通过实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蜜蜂靠的不是_____ ,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_____ 。
(3)“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这句话中“大概”一词表示_____ 的意思,这个词说明这只是作者的一种_____ ,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严谨性。
(4)《小虾》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小虾的_____、_____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_____的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_____之情。
三、语言表达
13.按要求完成练习。
(1)我把蜜蜂放在纸袋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缸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论飞到哪里,蜜蜂总是可以回到原处。(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开了。(改写句子,把蔷薇当作人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你知道大致是几点钟。(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下面一段话,在横线上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
风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又像个顽童;一会儿,像个慈祥的母亲,轻拂着你的脸颊;一会儿,又像凶神恶煞的魔王,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常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15.“我”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请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具体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蜂窝,清点数目
16.“我”做实验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想一想,连一连。
①捉自家草料棚的蜜蜂 A.掌握蜜蜂飞回的时间
②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 B.与其他蜜蜂区分
③走了四公里路 C.便于观察
④给蜜蜂做记号 D.路途远更能说明问题
17.文段中加点的“大概”能去掉吗?为什么?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去掉。去掉之后,句子的意思更加准确。
B.不能去掉。“大概”说明这是作者的推测,体现了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8.从法布尔的实验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梧桐树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9.找出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0.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填空。
①短文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②“快乐地绽开在枝头上”的“绽开”意思是________;③“透过密匝匝的绿叶”的“密匝匝”的意思是________。
21.找出比喻句,用“________”划出来,句子中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2.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
五、书面表达
23.快乐习作。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请你仔细观察自己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抓住它的样子、动作、习性等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认读。题目的要求是选择“完全正确的一项”,注意审题。认真读准每一个词语的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才能加深印象。下面写出选项中读音错误的词语,以及修正后的答案:
A项,灼热(zuó)——灼热(zhuó);
B项正确;
C项,末端(wèi)——末端(mò);
D项,追逐(zhuó)——追逐(zhú)。
2.A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比喻句的掌握情况。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学生容易混淆比喻句和“像”字句,所以做本题的时候,应明确:比喻句不仅要有比喻词,还要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且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
选项A,这个句子虽然有比喻词“好像”,但句中只出现了一个事物“蜜蜂”,句中的“好像”表示的是猜测的意思,所以本句不是比喻句。
选项B,这个句子把“垂柳的枝条”比作了“少女披散的秀发”,是比喻句。
选项C,这个句子把“脸蛋”比作了“秋天的苹果”,是比喻句。
选项D,这个句子把“长江三峡”比作了“山水画卷”,是比喻句。
所以,本题答案为A。
3.B
【详解】考查学生对于关联词语的辨析。这类题要从句子整体入手分析其中的关系然后辨析是否正确。
A.从“秋天来了”和“叶子也都黄了”来看属于因果关系,所以应改为:
因为秋天来了,所以树上的叶子都黄了。
C.从“我上课认真学习”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属于条件关系,所以应改为:
只有我上课认真学习,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4.C
【详解】本题考查了辨析病句的能力。
选项A,本句有语病。句中“布置”与“干干净净”搭配不当,我们可以说“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不能说“布置得干干净净”。所以,本选项的病因为:搭配不当。
选项B,本句有语病。句中“文学作品”包含“小说、诗歌”,应改为:在假期里,我读了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可见本句病因为:分类不当。
选项C,本句无语病。
5.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汉字书写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知道要写的是什么,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字形。
B.智惠应改为:智慧;历吏 应改为:历史。
C.欧州应改为:欧洲。
6.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学生需要仔细阅读这句话,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作答。
从①法布尔放鸭子的时候,经常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可知法布尔喜欢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从②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空蜗牛壳里。可知,接下来讲述的是法布尔观察小甲虫的事情。所以把“有一次,他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还要小的甲虫。”放在①②之间最合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7. hào mèn jiě háo mēn jiè
【解析】略
8. 末尾 搏击 稍微 腹部 未来 博学 树梢 复习
【解析】略
9. 口 片 只 副
【解析】略
10. 推断 兴奋 大约
【解析】略
11. 甜甜蜜蜜 口口声声 漂漂亮亮 跑来跑去 走来走去 游来游去 议论纷纷 得意洋洋 人才济济 百发百中 三心二意 七嘴八舌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词语的积累与应用,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题目。
确确实实为AABB式词语,类似的词语如: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等。
“荡来荡去”属于“ABAC”式词语,类似的词语如:“飘来飘去”“走来走去”。
鲜花朵朵为ABCC式词语。类似的词语如:生机勃勃、文质彬彬、书声琅琅、含情脉脉、苦海茫茫、逃之夭夭、虎视眈眈。
一翘一翘为含有数字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三心二意、四面八方。
12. 温度 湿度 光照 昆虫活动的时间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 超常的记忆力 本能 不确定 猜测 样子 打架 有趣 喜爱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辨析和理解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课文《花钟》,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列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2)本题考查的是课文《蜜蜂》,是法布尔所作的文章,出自其作品《昆虫记》,文章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3)本题考查的是课文《蜜蜂》,“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这句话中“大概”一词表示不确定的意思,这个词说明这只是作者的一种猜测 ,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严谨性。
(4)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小虾》,课文通过“我”观察小虾打架等细节描写,抓住小虾的外形、活动及生活特点,突出了小虾的有趣。
13. 蜜蜂被我放在纸袋里。 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 无论天气多么糟糕,他总是按时到校。 清晨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早早起来,绽开了笑脸。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详解】(1)考查学生“把”字句改“被”字句能力。
“把”字句改“被 ”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再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
本小题“把”字前后主语对换,“把”改为“被”即可。即:蜜蜂被我放在纸袋里。
(2)考查学生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能力。
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恰当位置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呢”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本小题“正好”改为“不正好”,句尾加上“吗”,将句号改为问号即可。即: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
(3)考查学生用加点词造句能力。
加点词“无论……都……”是属于条件关系,据此造一个句子即可。
示例:无论什么人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惩处。
(4)考查学生把句子改为拟人句能力。
拟人句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解答时按照要求,把句中开花的“蔷薇”拟人化即可。
示例:五点中左右,艳丽的蔷薇扬起了笑脸。
(5)考查学生用关联词合并句子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句子合并成一句话即可。
本小题分句“你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与“你知道大致是几点钟”之间是条件关系,故要用上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就……”把句子合并即可。即: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14.风是变化无常的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段意。
首先要对文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读懂这段话的内容,抓住要点进行概括。
阅读文段,从文中“一会儿,它像……;一会儿,又像……;一会儿,像……;一会儿,又像……”,我们可以知道风不停地在变化,故我们可以概括为:风是变化无常的。
15. 捉蜜蜂放进纸袋 到四公里外做记号 放蜜蜂 16. 17.B 18.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做事要严谨,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解析】15.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选段“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可知“我”做这个实验第一步是“捉蜜蜂放进纸袋”;“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是第二步“到四公里外做记号”;“然后放了出来”是第三步“放蜜蜂”。
16.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引导学生理清法布尔每步实验的目的,让学生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
选段选自课文《蜜蜂》,主要讲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是否真的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得出了蜜蜂确实能依靠作者不能解释的本能来辨别方向的结论。
结合课文“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实验的步骤可概括为:捉蜜蜂→做记号→放蜜蜂→等蜜蜂。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捉自家的蜜蜂是为了便于观察;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分;走了很远后放飞是因为路远更能说明问题;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据此连线即可。
这一实验过程充分体现了法布尔的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品质。
17.此题考查体会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大概”这里表示不很精确的估计。
“大概减少阻力”是“我”对蜜蜂低飞的原因的猜测,是一个主观的看法,去掉“大概”就表示真的、确定能减少风的阻力了。而实际上这是“我”推测的,体现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不能去掉。
故选B。
18.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
法布尔通过对蜜蜂的一个实验,最后发现蜜蜂有辨别方向的本能。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探求知识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还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不轻信、不盲从,要具有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19.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20.梧桐树 开放 密密麻麻,茂盛 21.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把有细柔绒毛的芽苞比作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的眼睛 22.季节
【解析】19.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时间顺序意思的理解能力。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来分析、解释。
20.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来分析、解释。
2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的表别能力。比喻句的使用可以使描写生动形象。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来并不难。如“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22.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写作顺序的能力。
23.例文:
小黄狗
奶奶家有一只母狗,生了两只可爱的小狗,有一只小狗绒毛是金黄色的,我很喜欢,所以,小狗满月了我就把它带回了家,小狗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渐渐的长大了,小狗见到我回来了就跟我玩耍,但是我做过一次很对不起小狗的事情。
有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都去上班,我发现电炉子上烧着的水开了,就把水端下来,要往暖水瓶里倒,忽然,热水瓶啪的一声,倒在地上摔碎了。我心想如果爸爸回来一定会重众的批评我,这时从院子里传来小狗的声音,我忽然机灵一动就说是小狗率碎的……爸爸回来把脸一沉,大声嚷道是谁打碎了暖水壶,我走出来轻轻的说:“爸爸水壶是小黄狗打碎的,不是我打碎的。”爸爸一边走一边顺手拿了一根棍子,朝小黄狗打去,小黄狗在院子里添着被打伤的腿,一边抬头看我好像在说:“你怎么冤枉我呢?”吃饭的时候连饭都咽不下去,终于,我对爸爸说:“爸爸,打碎水壶的人是我,不是小黄狗。”爸爸说:“只要你肯承认错误就是好孩子。”
小黄狗也许不记得了,但对我说好像是昨天发生的!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注意:
一、审清题意:
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二、选材分析:
本题习作要想写活小动物,先要观察小动物,以便在写作时把握、介绍关于小动物的外形特点;然后深入了解小动物,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在介绍时,也可以结合一定的事例,这样能使作文更具趣味性、画面感、亲近感;最后赋予习作情感,才能起到表情达意的效果,才能让所写之物真正“活”起来。写作时语句要通顺,流畅,运用各种写作手法进行描写,突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构思指导:
①开头:开篇点题,点出你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是什么。
②过程:详细写一写你所喜爱的动物,和它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抓住它的样子、动作、习性等来写,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③结尾:最后写自己的感受,抒发喜爱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