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燕子》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燕子》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0 09:1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2 燕子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伶、俐”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会写“凑、拂、集、聚、形”5个字。
2.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烂漫无比和燕子的外形美。
3.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4. 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
学习重点: 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烂漫无比和燕子的外形美。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
学习难点: 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烂漫无比和燕子的外形美。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文节选自郑振锋的《海燕》。课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想的姿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课文结构清晰,第一自然段简笔勾勒燕子的外形,凸显了它的活泼可爱;第二自然段描写二三月的春天,燕子的到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四自然段描写燕子飞行的姿态,展现了它的活泼机灵;第五自然段描写了燕子休憩时的有趣画面。本文的突出特点是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将活泼可爱的燕子描绘得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全图呈淡绿色基调,有远山、村庄、湖水、稻田,柔柳轻扬,燕子或翩飞或休憩。插图与本文描绘的画面吻合,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出示图片,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导入:燕子是春的使者,从古到今,人们都非常喜欢燕子,很多诗人、作家都把燕子写进他们的作品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燕子》。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春天?什么样的燕子? 第二步:互学要求 交流对春天和燕子的印象。 第三步:展学要求 将生字归类,指名读词语。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以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抓住关键词,逐段简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有层次地建构画面。 主问题1预设答案 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春天。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小燕子。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边读边想象,感受燕子的外形美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精灵? 第二步:互学要求 出示句子,学生对比不同的表达,感受课文生动具体的描写。 第三步:展学要求 出示句子,学生填空,体会作者描写事物的特点。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出示句子,学生对比不同的表达,感受课文生动具体的描写。 主问题2预设答案 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烂漫无比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如果说这是一幅春光图的话,那这幅图中有哪些景物? 第二步:互学要求 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生动具体。用“加一加”的方法,采用同桌互学的形式学习其他的景物。 第三步:展学要求 引导交流。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引导学生品读第一自然段,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有形、有色、动起来的画面,再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眼前浮现的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适时进行仿说练习,进行语用的训练。 主问题3预设答案 风、雨、柳、花、草、叶
第四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4. 书写指导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出示“凑、拂、集、聚、形”5个字,学生观察结构,自由交流。 第二步:互学要求 教师范写“聚”,并讲解书写要点。 第三步:展学要求 学生书写。 主问题4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本课中有几个字比较写,引导学生观示范指导很有必要的。 主问题4预设答案 范写“聚”。
三、教学总结 本文的突出特点是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将活泼可爱的燕子描绘得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画面感。首先,抓住羽毛、翅膀、尾巴的主要特征,用类似速写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其次,选取轻风、细雨、柔柳、鲜花、青草、绿叶等春天典型的景物,用错落有致的语句,描绘了一幅烂漫的春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