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0 09:0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伶官传序
欧阳修
欧阳修:字 ,号 ,谥号文忠。著名 、 , 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 、
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永叔
醉翁、六一居士
文学家
史学家
北宋
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叫做伶官 。
《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解题
我国历史上最特别的时段:
五代
五代【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
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
这期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帝王:
后唐---庄宗
后唐庄宗李存勖
庄宗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能自己谱曲,直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往往能听到人们唱他谱写的歌,所谓“庄宗亲自谱写”的曲子到处都能见到。他小名叫亚子,当时也有人叫他亚次。他还常常用戏子名字自称,叫自己为李天下。从他继承父业,到统一天下,常常和戏子在庭院排练演戏,伶人因此掌握朝政大权,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当年他在胡柳一带作战,他宠爱的伶人周匝被梁人俘获。后来他灭掉梁进入梁的都城汴京,周匝来到他的马前拜见他,庄宗见到他很是高兴,赐给他金银钱物,慰劳他的艰辛与忍辱负重。
特别史料
周匝对庄宗说:“我被梁人擒获,能够活到现在,多亏了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帮忙。请陛下赐给我两个州报答这两人。”庄宗答应封这两个人为刺史。郭崇韬劝他说:“和陛下您一起打天下的,都是些忠诚勇猛的英雄。现在天下刚刚创立,还没有封赏一个功臣,就先把伶人封为刺史,恐怕失掉天下人心。不能这么做!”于是没有执行命令。一年后,伶人多次向庄宗进言,庄宗对崇韬说:“我已经答应周匝,你还不执行的话,会使我见到这三人很惭愧。你的话虽然正确,但是为了我,就委屈执行吧。”最终,任命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州刺史。
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公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皇帝的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乘机率部士兵作乱,结果庄宗被乱箭射死,后唐灭亡。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借古讽今,讽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鉴。
写作意图
课 文朗 读
大声朗读课文,熟悉文本
读一读
契丹 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誓天断发 欤
 yú 
  fà

chéng

理: 道理 人事:人力
原:推究 所以:……的原因
分析第一段
1、作者对天下兴衰持怎样的看法(论点)?
用原文回答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作者得出此论点的依据(论据)是什么?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请结合下面的重点字词独立快速翻译第一自然段。
然后以组为单位讨论完成下面两道题,并选好代表,准备展示。
重点字词:
1、燕王,吾所立:统治者的确立或即位
2、此三者,吾遗恨也:留下的遗憾
3、与尔三矢:给
下面1—4题是什么特殊句式,怎么翻译:
1、燕王,吾所立。
2、梁,吾仇也。
3、此三者,吾遗恨也。
4、盛( )以锦囊。
下面有什么词类活用现象: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分析第二段
判断句
以锦囊盛(之)省略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名词作动词 订立盟约
重点字词:
1、泣下沾襟:眼泪
2、抑本其成败之迹:探求,考察;原因
下面1、2题是什么特殊句式,怎么翻译:
1、系燕父子以组
2、告( )以成功
下面1、2题有什么词类活用现象:
1、函梁君臣之首
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分析第三段
以组系燕父子 介词结构后置句
用木匣子装 名词作动词
在夜晚 在四面 向东 名词作状语
使动用法
以成功告(之) 省略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1、文章第二、三段讲的是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具体经过,请用第三段中的一句话概括出得、失天下的原因。
2、第二、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具体说明。
(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回答下面的问题: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答:正反对比。二段正面叙说得天下(盛),三段反面叙说失天下(衰)。
重点字词:
(1)、故方其盛也:正当
(2)、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下面1、2题是什么特殊句式:
1、为天下笑
2、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下面1、2题有什么词类活用现象: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2、智勇多困于所溺
被动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被动句
有智有勇的人 形容词作名词
形作名,微小的事
分析第四段
内容总结
《伶官传序》
总起
提出论点:
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
分说
正面
后唐庄宗得天下
忧劳可以兴国
分说
反面
后唐庄宗失天下
逸豫可以亡身
启示
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
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
总结
得出结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文章主旨: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先背过!!!
联系个人实际: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许有很多像“伶人”那样的角色。
如网络是我的“伶人”,它让我对课堂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整天沉溺于此的我成绩直线下降;现代小说是我的“伶人”,我开始的时候对它不在意,以为这样的东西能对我产生什么影响呢,谁知一发而不可收,它在一天一天腐蚀我原本坚强的意志等等。
拓展延伸
国家盛衰兴亡,尚且与人事有关,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那么集体、个人的命运更该与人事紧密相连。忧劳可以使集体不断壮大,使个人事业蒸蒸日上;逸豫则同样可以亡身。
请同学们在古今历史、现实生活中举例说明。
知识归纳

与尔三矢
无乃尔是过与
尝与人佣耕
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以乱易整,不武
yú,通“欤”,语气助词
为,给,替。介词
和,连词
交好,亲近。动词
容易。形容词
轻易。副词
交换。动词
给。动词
——一词多义
知识归纳

而皆背晋以归梁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而其归书也必速
若水之归下也
返回
归还
归聚,汇聚
归附,依附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告诉
祭告
禀告
——一词多义
知识归纳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请其矢,盛以锦囊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

数十伶人困之
智勇多困于所溺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chénɡ,装
旺盛
强盛
围困
困扰
困乏,疲惫
困难
兴盛
——一词多义

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小的事
悄悄地
为隐身份而改装
(如果)没有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应当,一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知识归纳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而告以成功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名→动,用盒子装
名→状,在夜里
使动用法,使…兴盛
形→名,细微的地方
数→状,从四方
名→状,向东面
使动用法,使…灭亡
形→名,有智有勇的人
形→名,成功的消息
名→动,订立盟约
——词类活用
知识归纳
1、梁,吾仇也。
2、此三者,吾遗恨也。
3、盛以锦囊。
4、系燕王父子以组。
5、而告以成功。
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7、智勇多困于所溺。
8、燕王,吾所立。
介词短语后置句
介词短语后置句
介词短语后置句
、被动句
被动句
判断句
判断句
、省略句
判断句
介词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特殊句式
知识归纳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4、抑本其成败之迹
人为 / 有关员工的录用、培养、奖惩等工作
推究,探究 / 原来
一般的官员 / 做某一方面的工作
抑或,或者,还是 / 压制
——古今异义
   
   A、燕 王,吾 所 立
   B、此 三 者,吾 遗 恨 也
   C、遣 从 事 以 一 少 牢 告 庙
D、盛 以 锦 囊
E、系 燕 王 父 子 以 组
F、身 死 国 灭, 为 天 下 笑
G、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介词短语后置:
被 动 句:
判 断 句:
省 略 句:
D E G
F G
A B
C D
(之)
(于)
文言句式(反馈矫正)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考察
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由于人为吧?
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成,有
勇有谋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文句翻译
要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4、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推究庄宗取得天下,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道理了。
恭敬地取出箭来,用丝织的口袋装着,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就把箭收藏到宗庙。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把报仇成功的消息告诉晋王时。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