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光明的心曲
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到我写字桌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暗下来,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无息地闪烁着……
无意中见到的新鲜的景象,总是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的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晖,我发愣了,总觉得它们像什么。闪着火苗的、深沉的、在幽暗中透出亮色的它们,像什么呢?
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一双小姑娘的眼睛,一双黯淡的眼睛,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的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位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她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啊,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歌声像阳光,酒在浓浓的绿荫深处。看见唱歌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在晚风中飘拂,一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的头顶上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竟仿佛没有看见,依然优美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
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长又黑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翳——啊,竟是一个盲姑娘!
我站住了,心头一阵震颤,这样美妙,这样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是从一个盲姑娘的口中唱出的?
“……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
歌声依然在飘荡。盲姑娘陶醉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抱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在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标着阳光的地方,那开满五彩缤纷的花儿的远方……从她的清脆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的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远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绝不是虚幻的,它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
唱吧,盲姑娘,你有一颗热恋光明、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路,是不会黯淡无光的。
拉手风琴的是位年轻的母亲,她凝视着自己的女儿,手指轻轻地在琴键上移动。也许,女儿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模样,还不知道阳光是怎么一回事。然而,从这位母亲紧抿的嘴唇上,从那闪着泪光的眼睛里,我知道了她的心思,她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她满怀深情地拉着琴……
我慢慢地走了,盲姑娘的歌声却久久地跟随着我,环绕着我:“在那遥远的地方……”周围那一片悄然飘落的夜色,仿佛被她的歌声照亮了。我的眼里,只有叮咚作响的清泉,只有新鲜灿烂的阳光,还有一对向光明的天空奋力扑腾的柔嫩的翅膀,还有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从记叙的顺序看,本文运用了( )。
A. 顺叙 B. 插叙 C. 倒叙 D. 补叙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海上日出》从不同方面描写了日出时海上的景色。
B.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爬山虎的脚》也是他的作品。
C. 《颐和园》是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D. 《七月的天山》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天山的美景。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漏》这篇课文中的“漏”指的是老虎。
B.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其设计者是隋朝的石匠李春。
C. 从《火烧云》这一课中,我们知道了火烧云具有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
D.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4、将下列诗句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A. ③②①④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①④ D. ②③④①
二、多选题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村槐(节选)
①我思乡的心,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②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找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 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儿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
③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④槐树周身是药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
⑤几年之后重返故乡。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干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英果。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遒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的土地。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⑥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
(多选)文章运用的表达方式有( )
A. 叙述 B. 描写 C. 抒情
三、判断题
6、判断正误。
《蜜蜂》这篇文章是德国的法布尔所写,选自《昆虫记》。( )
A. 正确 B. 错误
7、“迟日江山丽”中的“迟日”是迟到的日子的意思。( )
A. 正确 B. 错误
四、客观填空题
8、3、根据课文内容和平时的积累填空。
(1)感受田园诗情,想象优美画面。古人用诗词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富有情趣的乡村生活画面。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想象出篱笆小路、枝叶嫩绿的画面;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想象出梅黄杏肥、麦花白、菜花稀的画面;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想象出老夫妇悠闲自在、惬意聊天的画面。
(2)胤________,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将“少年不知______,老来方知______”作为我的座右铭,以此警示自己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
(4)丽丽就要参加钢琴比赛了,她担心自己不能取得好的名次,妈妈鼓励她说:“‘胜人者有力,________’,无论最后能不能得到第一名,只要能战胜自己,你就是强者。”
(5)同桌刚转学过来,有点跟不上搭建的进度,她因此非常灰心。我安慰她说:“‘学习不怕根底浅,______________’,只要现在开时怒力,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
(6)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中,“风雨送春归,__________。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表现了梅花不畏风雪严寒的强大生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借梅花表现了共产党人豁达大度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9、改为“被”字句。
我认认真真地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根据语句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您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主观填空题
11、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这句话把______________当作______________来写,既生动又有趣。我也来写一个这样的句子:一个个红石榴遮掩在茂密的枝叶间,______________。
12、老屋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仿写句子)
______边 ______,边______。
13、把古诗补充完整,做题。
采莲曲
[唐]王昌龄
______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______。
乱入池中______,闻歌始觉______。
诗人看到了:______
诗人听到了:______
14、照样子仿写诗句,边想象边写写秋天的声音。
听听, 听听,
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____________________
“唰唰”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连线题
15、拼一拼,连一连。
kūn 灼
bō 致
zào 适
zhì 昆
wěn 燥
shì 吻
zhuó 雅
yǎ 播
七、选择填空题
16、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小虾脚末(mò wèi)________端那副(fú fù)________钳(qiān qián)________子一张一张的。
(2)有一天,我从缸里捉起几只较(jiào jiǎo)________大的虾,发现它们的腹(fú fù)________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
A. mò B. wèi C. fú D. fù
E. qiān F. qián G. jiào H. jiǎo
I. fú J. fù
17、选出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
②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 )
③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
④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 )
A. 拟人 B. 比喻 C. 夸张 D. 对比
18、下面的花分别在哪一月开放?不知道的查一查资料或向别人请教。
梅花( ) 荷花( ) 桃花( )
菊花( ) 桂花( ) 石榴花( )
A. 一月 B. 二月 C. 三月 D. 四月
E. 五月 F. 六月 G. 七月 H. 八月
I. 九月 J. 十月 K. 十一月 L. 十二月
19、选字组词。
末 未 ( )来 ( )端
副 幅 ( )员 ( )食
钳(qián) 甜 ( )蜜 ( )子
搏 博 渊( ) 拼( )
A. 未 B. 末 C. 幅 D. 副
E. 甜 F. 钳 G. 博 H. 搏
八、作文题
20、习作。
天地之间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泉水的叮咚声,悠扬的乐曲声,朋友的问候鼓励声,厨房传来的炒菜声……美妙的声音传递出美好的情感。你觉得哪种声音是美妙的?这美妙的声音中,又传递出怎样美好的情感呢?请以“美妙的声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第1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叙述及其作用。文章的表达方法,需要认真的去体会,抓住句子中关键词语去理解句子的意思进而品味句子的表达作用。
【解题过程】
阅读文章可知,本文有眼前傍晚的景色,回忆了在街心花园的林荫深处见到一个盲人姑娘唱歌的情景。运用了倒叙。故此题选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D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这要求我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所以我们上课要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题过程】
A项,正确。《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B项,正确。《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是按空间顺序写的。
《爬山虎的脚》作者叶圣陶。本文章介绍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
C项,正确。《颐和园》通过移步换景的手法,按照“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前——昆明湖”这样的游览顺序介绍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好山河和赞美之情,也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D项,错误。《七月的天山》是按游览顺序写的,移步换景。先写了进入天山,再写了再往里走,然后写了走进天山深处。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热爱之情。
故选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关键词句作答。
【解题过程】
A项不正确。《漏》这篇课文围绕“漏”,讲述了一个贼和一只老虎不约而同去偷一户人家的驴,结果被户主说的“漏”吓跑了,在逃跑时双双摔晕过去的故事。“漏”指的是屋顶漏雨。
B项正确。《赵州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C项正确。《火烧云》晚饭后的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火烧云具有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
D项正确。《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故选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根据诗句意思辨析描述季节,再按“春夏秋冬”顺序排列即可。
【解题过程】
考查了诗词的翻译。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王安石的《梅花》,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冬季。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杨万里的《小池》,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夏季。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季。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季。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应为:③②④①。
二、多选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ABC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叙述及其作用。文章的表达方法,需要认真的去体会,抓住句子中关键词语去理解句子的意思进而品味句子的表达作用。
【解题过程】
通过阅读可知,文章描写了家乡的一棵槐树。通过描写在槐树上缚秋千,荡秋千;在铺满槐花的树下嬉戏玩耍;槐树的无私奉献,写出对家乡槐树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文章以叙述为主,综合了描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叙述如对小时候祖父为“我”缚秋千、“我”荡秋千的回忆,对槐树、槐米等的刻画为描写的表达方式,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槐树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是抒情。故此题选ABC。
三、判断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法布尔及《昆虫记》相关的文学常识。根据课上所学及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题过程】
《蜜蜂》这篇文章选自《昆虫记》,是法国作家法布尔所写。故此题答案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诗词中字词的解释。作答时,学生要先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去推测加点字的意思,不能望文生义,平时要多做题。
【解题过程】
本题叙述错误。“迟日江山丽”的意思是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迟日:指春天。
四、客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恭勤不倦;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以夜继日焉; 勤学苦; 读书迟; 自胜者强; 只要迈步总不迟; 飞雪迎春到; 犹有花枝俏;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题过程】
(1)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本文选自《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3)“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意思是年少青春的时候不知道刻苦努力地学习,到变老的时候就感到后悔了。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刻苦读书。
(4)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语出春秋李耳《老子》。意谓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
(5)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意思是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开始努力学习就不算晚“根底浅”比喻基础差。“迈步”指开始努力学习,在学习上向迈进。
(6)近现代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此词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绘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杨桃被我认认真真地画成了五角星。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注意主语的转换。
【解题过程】
本题考查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注意主语的转换。
故答案为:杨桃被我认认真真地画成了五角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准确理解诗词的意思,要在结合全诗的基础上进行理解。
【解题过程】
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全诗内容: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意思: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故答案为: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五、主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牵牛花;人;和我们捉迷藏
;
【解题过程】
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指的是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有时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表层意思就是指根据字面所表达的,深层意思是指句子所包含的感情,观点,议论或主旨等。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这个句子出自课文《花钟》,从“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可知,这句话把“牵牛花”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据此仿写即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我;看电视;吃蛋糕
;
【思路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解题过程】
从“老屋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的例句中的“……边……边……”可以看出两个句子属于并列关系,所以仿写也要仿写并列关系的句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荷叶;两边开
看不见;有人来
荷叶、荷花、采莲少女
歌声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古诗的识记和理解。完成此类题目平时要多积累,进行理解性识记,注意书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
【解题过程】
王昌龄的《采莲曲》原文: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在池中采莲的情景。诗人看到了荷叶、荷花、采莲少女,听到了采莲女的歌声。同学们可以用诗句的词语填空或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树叶动动裙摆;簌簌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仿写相关内容。仿写时,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
【解题过程】
先看原句秋天的声音就是秋天的特点,大叔抖手臂,树叶掉落,发出“唰唰”声,我们可以找秋天最有特色的落叶,写出拟音词“簌簌”即可。
六、连线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略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需要平时多积累。
【解题过程】
zào——燥
zhuó——灼
yǎ——雅
shì——适
bō——播
kūn——昆
zhì——致
wěn——吻
七、选择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mò; fù; qián; jiào; fù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根据汉字选择正确的拼音,需要平时多积累。
【解题过程】
(1)小虾脚末(mò)端那副(fù)钳(qián)子一张一张的。
(2)有一天,我从缸里捉起几只较(jiào )大的虾,发现它们的腹(f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
故答案为:mò;fù;qián;jiào;f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夸张; 拟人; 比喻; 对比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修辞手法的分析。
比喻: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物当成人来写,使之具有人格化特征,赋予它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将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解题过程】
①中的聋人是听不到声音的,所以说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②中的“它”是动物,运用了“掂量”将动物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③中将子弹比作冰雹。
④中将鸭和鹅的步伐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一月; 六月; 三月; 九月; 八月; 五月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学生根据平时积累的文学常识可知答案。
【解题过程】
梅花一月 荷花六月 桃花三月
菊花九月 桂花八月 石榴花五月
正确答案为:一月;六月;三月;九月;八月;五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未; 末; 幅; 副; 甜; 钳; 博; 搏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形近字组词,组词能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词汇、运用词汇,还能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解题过程】
未来 末端
幅员 副食
甜蜜 钳子
渊博 拼搏
故本题答案为:未;末;幅;副;甜;钳;博;搏
八、作文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范文:
美妙的声音
声音,是一种我们每天都能听到的声波,它能让我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让人能更好地交流。接下来,让我带你看看大自然,听听大自然的声音吧。
来到大自然的春天,鸟儿唱着悦耳的歌声,小甲虫们也唱出了春的特别之处。春风刮得柳条沙沙地响,响尾蛇也从冬眠中宿醒了发出咝咝的声音;好像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马,小羊,还有小鹿都来到了草原品尝鲜嫩的小草,心里都乐开了花。来到大自然的夏天,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唱着。仿佛在告诉大家夏天已经到来了。小狗热得把舌头伸出来,发出哈嗒,哈嗒的声音。蚊子和苍蝇发出了嗡嗡的声响。雨季也要到了,天空中传来轰隆,轰隆的雷声。不一会就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雨要来了紧接着传来哗啦啦,哗啦啦声音。这场大雨给人们带来夏季的一丝丝凉爽。
来到大自然的秋天,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人们笑开了花,都来摘水果。石榴的嘴都笑开了,发出了“啪啪”的声音,秋风给了我们一股寒意,也告诉动物们冬天快来了,要赶紧储存冬粮。树叶落到地上,风一吹就发出了像锯木头的声音。
来到大自然的冬天,寒风呼啸,让人心惊肉跳,孩子堆雪人,打雪仗,笑得乐开了花,大人们笑呵呵地看着孩子们玩耍。
大自然的声音多么美妙,让我们一起去大自然里,倾听大自然的心声,让我们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解题过程】
本题为命题作文。
要求以“美妙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习作。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觉得哪些声音最美妙,选择你印象深刻或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描述。写作时要抓住这种声音的特点和自己独特的感悟来描写。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或联想,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写出声音的美妙。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这样才能情景交融,文章才会有生气,扣人心弦。
构思:①开头:开门见山,点明写作对象。
②正文:运用事例说明写作对象的特点。
③结尾: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