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教学课件: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专题一 季氏将伐颛臾(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教学课件: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专题一 季氏将伐颛臾(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08 21:3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 199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去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关于孔子名丘,字仲 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公元前551--前479)《论语》的地位:“四书”之一。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孔子晚年编写六经:《诗》《书》《礼》《易》《乐》
《春秋》孔子的思想思想上,以“仁”为核心,崇礼反法;
政治上,提倡仁义忠恕,以德治国;
生活上,主张“温良恭俭让”;
教育上,开创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欲速则不达。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朽木不可雕也。孔子格言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三桓犯上”。
鲁庄公有弟三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逐渐强大,不把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因为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附属小国,是公臣,他的贡品为鲁国国君专有。季康子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方面“贪其土地,欲灭之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成为犄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
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勃然大怒,始有文中所录之语。?
背景简介孔子/冉有季路/季氏关系 权臣家臣(学生)老师季氏冉有、季路孔子争权
夺利礼治
仁政解题:季氏?将伐颛臾?关键词语是:将伐将:说明尚未实现,可以劝阻。 伐:攻打,明目张胆 。 “季氏伐颛臾” ?正义的事。 正音断句,体会语气节奏①论语 ( ) ②颛臾 ( )
③社稷 ( ) ④虎兕 ( )
⑤ 出于柙( ) ⑥焉用彼相矣( )
⑦干戈 ( ) ⑧冉有 ( )
⑨椟 ( )
正音:请你读读准①论语(lún) ②颛臾(zhuānyú)
③社稷(jì) ④虎兕(sì)
⑤ 出于柙(xiá) ⑥焉用彼相矣(xiàng)
⑦干戈(gē) ⑧冉有( rǎn )
⑨椟( dú )
正音:请你读读准伐:征讨,讨伐
见:拜见
于:表示引出对象
于:对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语后置句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以为:以之为,让他做……
且:况且
是:这
邦域之中:鲁国国境内
社稷之臣:国家的臣属两个重点句式无乃……与
测度语气句
译为:恐怕……吧
尔是过,
宾语前置,过尔,责备你。何以……为
反问语气句
译为:为什么要攻打?
何:为什么
以:来
为:表反问语气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夫子欲之,吾二臣者
皆不欲也都不想这么做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 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 中,是谁之过与?”陈力就列:施展才能担任职务
不能者止:不能这样做的就不担任职务
持:护持
相:辅助的人 过:错
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状语后置句
过:过错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
必为子孙忧。”
固:(城墙)坚固
取:攻取
为:成为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
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患:担忧
盖:因为
倾:倾覆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因为如果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如是:做到这样 故:仍然,还是(大人故嫌迟)
服:归服 修:修治 以:连词,同“而”
来:使动用法 相:辅佐 守:保全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于邦内谋动干戈(状语后置)
而:转折连词 萧墙之内:鲁国内部
 如果做到这样,远方的人仍然不归服,就修治发扬文德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冉有故意将讨伐轻描淡写,说成
“有事”,下文又振振有词地提出
讨伐的理由,可见他是赞同这场战争的。
冉有:
赞同这场战争辩孔子驳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先王以为东蒙 主
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
不可伐
不必伐不当伐 孔子列举三点理由,坚决反对讨伐,对二人当面斥责。
辩冉有夫子欲之,吾二臣者
皆不欲也冉有推卸己责,尚 有未尽之言。 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 矣?
虎兕 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孔子驳 孔子先列史官名言以证其位,继喻盲人走路之无相,再喻物器之失与毁,据理力争。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冉有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 辩 冉有以“固”、“近费”为由,终于和盘端出当取的观点。直接维护季康子
由与求也,相夫子--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 之内也。?孔子驳 孔子当仁不让地直陈己见。他主张仁政、正名、克己复礼,敏锐地看到季孙氏借此削弱鲁君势力的目的。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几个重点句子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品德高尚的人最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要这么做”,却一定要找个借口来搪塞的做法。
夫:代词,那,句中位置。
疾:谓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所说实际上是均贫富,讲安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历史地看,孔子的均贫富的思想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一辩且在邦域之中矣
先王以为东蒙 主
是社稷之臣也二辩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三辩君子疾夫舍……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明之以礼晓之以理
言之以德 政忧在萧墙之内孔子之辩难 小结力伐争利文德治国总结思想内容方面
写作技巧方面
孔子的仁政思想;
孔子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6、与“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疾”意思相同的是( )
A、积劳成疾?????
B、痛心疾首????
C、疾风劲草????
D、疾恶如仇?????
E、曾不能疾走 D5、与“是谁之过与?”中“过”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B、闻过则喜 ????
C、过故人庄???
?D、过犹不及B4、与“无乃尔是过与”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唯才是举???
B、唯利是图????
C、何以伐为????
D、是地利不如人和D2、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中“见”意义不相同的是(? )
A、夜缒而出,见秦伯?????????
B、左师触龙愿见太后?????????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于是入朝见威王???????????
E、见笑于大方之家 ??????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