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2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4节的内容,加速度是高中物理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在前面几节内容的基础上,加速度的引入可以更加完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促进学生运动观念的逐步建构。对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第四章及以后动力学的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入高中门槛的高一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初中学习的是一种理想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准确描述变速运动时要考虑到速度的变化,速度除了有增大和减小之分,还有变化快慢之分,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学生刚接触矢量,对其方向性的认识也不是很清楚。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按课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为目的,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式,方向和单位
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变化的方向判断加速度的方向并结合速度的方向判断运动性质
科学思维:
结合加速度概念的建构,体会研究物理问题抽象思维的方法通过事例,
知道物理研究需要证据,有质疑的意识
科学探究:
参照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再次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
能够用图像分析、计算加速度,体会数学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养成分析物理概念的严谨态度和习惯;
应用物理学知识向人们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当中,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建立和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启发诱导法;分组讨论法;类比法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小汽车、火车运动视频,
让学生分析讨论他们的速度v,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快慢,
新课讲授
加速度:进行小组讨论,如果两个物体速度变化不同,所用时间也不同时,怎样比较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呢 让学生类比速度定义式猜想出加速度定义式:,并介绍比值定义法,让学生依照公式写出a的单位:m/s2,读:米每二次方秒,
加速度的方向:将教科书上图1.4-1中各物理量赋值,创设实例情境,
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在本节课中,包含着速度、速度变化量及速度变化快慢(速度变化率)等不同概念,初学者容易将它们混淆。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出练习与应用第2题的ABCD四个说法的结果。
从v—t图像看加速度: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图1.4-2从v—t图像,讨论v—t图像的含义以及如何从v—t图像求解加速度。
板书设计
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物理意义:描述速度的变化快慢
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之比
大小:
单位:m/s2,(米每二次方秒)
矢量性:矢量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与初速度方向关系: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从v—t图像看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代表加速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