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检测卷含解析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检测卷含解析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30 08:5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上)七年级单元检测卷
(范围:部编版七上第3单元;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22·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李白对秦王赢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描述。秦王赢政统全国的原因有( )
①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民心所向②马陵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进攻
③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实力超过东方六国④赢政为灭六国广纳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022·吉林长春·九年级专题练习)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分封制 B.增强地方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打破世袭特权
3.(2022·山东济宁·八年级期末)读下图,秦朝政治体制的最大特征是( )
A.以血缘关系分封诸侯 B.以军功大小奖励爵位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4.(2022·河南郑州·七年级期末)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留下一种。秦统一后颁行全国作为通用文字的是( )
A.甲骨文 B.钟鼎文 C.小篆 D.大篆
5.(2022·山西晋城·七年级期末)秦朝上党郡的一位商人,想要采购一批货物。交易时,他应该使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呢? ( )
A. B.C. D.
6.(2021·广西贵港·七年级期中)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 )
A.法律严苛 B.社会治安混乱C.人民的法治观念淡薄 D.人民的素质不高
7.(2022·广西南宁·模拟预测)《史记 过秦论》记载:“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是以陈涉……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这段史料适合用于研究( )
A.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B.秦末农民起义的经过
C.秦末农民起义的特点 D.秦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8.(2022·山东·七年级期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该诗“将相本无种”引用的历史典故与下列秦末农民战争中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项羽、刘邦起义 B.巨鹿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楚汉之争
9.(2022·山东潍坊·七年级期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
A.推行郡县制 B.繁重的徭役C.沉重的赋税 D.严酷的刑法
10.(2022·广东·七年级专题练习)百度词条:“楚河汉界”,是秦朝灭亡后的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典故。楚、汉两方曾在荥阳展开长达四年(从前205年到前202年)的争夺战,后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从词条得到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楚汉争霸的双方是陈胜吴广 B.楚汉争霸是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
C.仍属于农民起义的性质 D.以项羽的胜利而结束
11.(2022·江西吉安·模拟预测)下图为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汉并天下”瓦当》,此瓦当是为了纪念刘邦率汉军在垓下击败项羽,建立汉朝一统天下而制作。下列成语与该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四面楚歌 B.朝秦暮楚 C.卧薪尝胆 D.纸上谈兵
12.(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汉高祖建立汉朝之后,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什么政策( )
A.重视文教 B.允许少数民族内迁 C.休养生息 D.盐铁专卖
13.(2022·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风采实验学校七年级期中)翦伯赞认为:“文帝景帝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所以这些措施归根到底还是会助长兼并势力的拓展。”翦伯赞意在表明 ( )
A.政府收税重,地主财富增多 B.文帝景帝的措施有弊端
C.地主剥削轻,社会局势稳定 D.休养生息政策效果显著
14.(2022·河南·浚县实验初级中学三模)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汉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
A.汉武帝霸陵 B.《史记》的记载
C.刘邦斩蛇起义的历史故事 D.电视剧《大汉王朝》
15.(2022·广东·模拟预测)下图为河南南阳出土的“女子蹴鞠”汉代画像石。据此可知汉代( )
A.最早出现蹴鞠 B.男女地位平等
C.体育风气兴盛 D.封建束缚最小
16.(2022·广东·模拟预测)汉文帝采用贾谊的办法将一些诸侯国分裂,如将齐国分为七国,将淮南国分为三国,使王国的数目增加,王国所对应的领域却大大缩小。这一措施(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解决了王国问题C.导致了地方分裂 D.激化了阶级矛盾
17.(2022·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中学模拟预测)《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初期,京师的钱财累计至于万万,以致钱贯朽坏而不可清校。国家粮仓的存量年年堆积,陈陈相因,至于满溢而堆积于露天,导致腐败不可食用。材料描述的是(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8.(2022·辽宁·沈阳市和平区南昌中学沈北分校七年级阶段练习)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分道北上。卫青进千余里,穿越沙漠与匈奴主力相遇。激战一天未分胜负。卫青派兵从左右迂回包抄,把匈奴单于的营阵紧紧包围起来。单于败逃。霍去病也挥师北进,追击匈奴兵。这一漠北战役发生在( )
A.A B.B C.C D.D
19.(2022·广东·模拟预测)董仲舒建议汉武帝:“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一建议的实施( )
A.加强了地方的监察 B.削弱了丞相权力C.有利于思想的统一 D.增加了政府收入
20.(2022·江苏盐城·七年级期末)《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受《尚书》,略通大义。”文中的“世祖”定都于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建邺
21.(2022·山东泰安·模拟预测)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①兵皆罢归家 ②统治者鼓励农业的发展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④减轻刑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22.(2022·湖北随州·七年级期末)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3.(2022·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这是一次有周密计划、有长期准备、有明确目标的农民起义,对于东汉末年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农民起义本身的弱点,起义被残酷镇压,但在这次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这次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起义C.黄巾起义 D.黄巢起义
24.(2022·新疆·模拟预测)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与下图所示内容有关的是( )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A.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
B.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开辟出一条纵贯东西,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
D.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5.(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以下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
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 吐鲁番出土的称价钱文书 粟特文买卖女婢契约 新疆乌恰县发现的波斯银币
A.丝绸之路的影响 B.大一统局面形成C.民族关系的和睦 D.经济重心的南移
26.(2022·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近几十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 )
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通往西域的道路 D.条条大路通罗马
27.(2022·山东泰安·期末)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被封为定远侯。他在西域的主要活动有:
①派甘英出使大秦 ②出使大宛、大月氏
③恢复西域与汉朝的联系 ④大败匈奴,使其政权瓦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2022·山西晋城·七年级期末)科技社团的同学为体验我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以下实践活动。这项发明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29.(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中医药在防治和救治方面都 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东汉时期,就有一位医学家提出 “治未病”理论,并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被后世称为“医圣”。这位医学家是( )
A.华佗 B.李时珍 C.张仲景 D.扁鹊
30.(2022·广东·七年级专题练习)《史记》中记述陈胜、吴广因“失期,法皆斩”而起义,而根据1975年考古发现的《云梦秦简》记载,在秦律中失期并不是死罪。据此进行的历史推测中较为合理的是( )
A.秦简记载内容完全真实可信 B.秦有法律但民众不甚了解
C.《史记》内容虚构成分较多 D.秦朝法律制度已形同虚设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8分,34题6分;共40分)
31.(2022·湖北随州·七年级期末)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结束了诸侯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其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面的探究问题。(12分)
【争执与决策】
丞相王绾说:“现在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廷尉李斯说:“不行,当初周朝就是因为实行分封制,使诸侯的权力过大,才造成了长年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他们都说自己的建议好,向秦始皇推荐。
(1)材料反映了秦朝建立之初对哪一问题的争论?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4分)
【麻烦与办法】
以下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巡游各地时遇到的麻烦。
麻烦一秦始皇的车队进入了以前韩国的地界,路边设有很多路障,而且秦始皇的车子太宽,难以通过。
麻烦二到了原楚国的地方,秦始皇一行进城后发现,语言文字都不通。
麻烦三秦始皇的一名亲近卫兵在咸阳做了一条长裙。到达原来的齐地后又让当地的裁缝做了一条同样尺寸的长裙。但当取货时,他发现做的竟然是“超短裙”,而且付的钱店主也不接受。
(2)秦始皇是如何在全国范围内解决上述麻烦的?秦始皇的这些办法有什么作用?(6分)
【分析与评说】
(3)结合上述各个“麻烦”的解决措施,试分析秦始皇推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2分)
32.(2022·广东·七年级单元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剖腹等10多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亡的原因是什么?为此西汉初年实行什么政策?(2分)
材料二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2分)
材料三 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汉书·食货志》译文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4分)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武帝怎样实现大一统王朝?(6分)
33.(2022·重庆市璧山区正兴初级中学校七年级期末)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成就,并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8分)
探究一人物篇
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翦伯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他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3分)
探究二保卫篇
汉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如“汉司乐府印”,说明在当时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使者和行旅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代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3分)
探究三时代篇
习近平主席洞察国际大势,结合中国发展和国际合作大局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这是应对各国共同挑战,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目的是推动各国加强发展战略对接,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3)综上,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2分)
34.(2022·贵州黔东南·七年级期末)大疫出良方,中医作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载而来的,中国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疫情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习近平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国新闻网2021年5月13日
材料二 华佗字元化,沛国谁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割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摘编自《三国志 魏书 华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 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理论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名医华佗在实施外科手术时使用的麻醉药剂名称是什么 华佗通过什么方法“晓养性之术”实现强身健体的 (2分)
(3)面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中国疾控中心提示您应该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2分)
历史试题 第7页(共8页) 历史试题 第8页(共8页)
第3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上)七年级单元检测卷
(范围:部编版七上第3单元;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22·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李白对秦王赢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描述。秦王赢政统全国的原因有( )
①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民心所向②马陵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进攻
③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实力超过东方六国④赢政为灭六国广纳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详解】战国末年,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民心所向,强大的秦国不断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实力超过东方六国,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赢政为灭六国广纳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战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①③④项是对的,C项正确;故②表述与史实不符,据以上分析可以排除含②的选项,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022·吉林长春·九年级专题练习)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分封制 B.增强地方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打破世袭特权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六国) 王子皇孙,辇来于秦”“被迁至京城咸阳”说明“秦朝加强对所统治地区的管理”,体现的是针对地方的管理,即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秦朝废除分封制,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B项;D属于官僚制度的意义,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山东济宁·八年级期末)读下图,秦朝政治体制的最大特征是( )
A.以血缘关系分封诸侯 B.以军功大小奖励爵位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蠃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君主专制加强。在地方,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因此秦朝的政治体制最大特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项正确;分封制以血缘关系分封诸侯,排除A项;军功爵制以军功大小奖励爵位,排除B项;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2·河南郑州·七年级期末)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留下一种。秦统一后颁行全国作为通用文字的是( )
A.甲骨文 B.钟鼎文 C.小篆 D.大篆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促进文化的交流,秦灭六国以后,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推广使用,C项正确;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排除A项;钟鼎文也就是金文,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排除B项;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2·山西晋城·七年级期末)秦朝上党郡的一位商人,想要采购一批货物。交易时,他应该使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呢? ( )
A. B.C. D.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秦朝上党郡的一位商人……”及所学可知,秦朝建立以后,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D项是圆形方孔钱,D项正确;A、B、C项是战国时期的货币,排除A、B、C项。故选D项。
6.(2021·广西贵港·七年级期中)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 )
A.法律严苛 B.社会治安混乱C.人民的法治观念淡薄 D.人民的素质不高
【答案】A
【详解】据题意可知,秦朝的监狱里关满了人。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时奉行法家思想,刑罚严重,导致人犯众多,A项正确;秦朝时期人犯众多主要是由于法律严苛,而非社会治安混乱、人民的法治观念淡薄和素质不高,排除BCD项。故选A项。
7.(2022·广西南宁·模拟预测)《史记 过秦论》记载:“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是以陈涉……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这段史料适合用于研究( )
A.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B.秦末农民起义的经过
C.秦末农民起义的特点 D.秦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这段史料说明秦朝建立之后刑罚严重,导致人民无法承受,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因此是适用于研究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经过、特点以及影响无关,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8.(2022·山东·七年级期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该诗“将相本无种”引用的历史典故与下列秦末农民战争中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项羽、刘邦起义 B.巨鹿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楚汉之争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将相本无种……秦末农民战争”及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次起义时陈胜曾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项正确;A、B、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9.(2022·山东潍坊·七年级期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
A.推行郡县制 B.繁重的徭役C.沉重的赋税 D.严酷的刑法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是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A项符合题意;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和严酷的刑法都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是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10.(2022·广东·七年级专题练习)百度词条:“楚河汉界”,是秦朝灭亡后的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典故。楚、汉两方曾在荥阳展开长达四年(从前205年到前202年)的争夺战,后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从词条得到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楚汉争霸的双方是陈胜吴广 B.楚汉争霸是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
C.仍属于农民起义的性质 D.以项羽的胜利而结束
【答案】B
【详解】依据题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楚汉之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双方的阶级属于封建地主阶级,因此楚汉之争的性质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B项正确;楚汉争霸的双方是刘邦和项羽,排除A项;楚汉之争是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最高领导权的斗争,排除C项;楚汉之争的胜利者是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排除D项。故选B项。
11.(2022·江西吉安·模拟预测)下图为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汉并天下”瓦当》,此瓦当是为了纪念刘邦率汉军在垓下击败项羽,建立汉朝一统天下而制作。下列成语与该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四面楚歌 B.朝秦暮楚 C.卧薪尝胆 D.纸上谈兵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刘邦率汉军在垓下击败项羽……”及所学可知,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的项羽部队。经过几次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项羽夜间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 “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故与该历史事件相关的成语是四面楚歌,A项正确;朝秦暮楚,与战国时期秦楚两国有关,排除B项;卧薪尝胆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有关,排除C项;纸上谈兵与长平之战中的赵括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汉高祖建立汉朝之后,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什么政策( )
A.重视文教 B.允许少数民族内迁 C.休养生息 D.盐铁专卖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主要措施有:轻徭薄武,重视农业,提倡节俭,以德化民。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得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C项正确;北宋重视文教 ,排除A项;“允许少数民族内迁”不是主要政策,排除B项;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排除D项。故选C项。
13.(2022·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风采实验学校七年级期中)翦伯赞认为:“文帝景帝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所以这些措施归根到底还是会助长兼并势力的拓展。”翦伯赞意在表明 ( )
A.政府收税重,地主财富增多 B.文帝景帝的措施有弊端
C.地主剥削轻,社会局势稳定 D.休养生息政策效果显著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地主获利最大”、“这些措施归根到底还是会助长兼并势力的拓展”等信息可得出,翦伯赞认为文帝景帝措的施会助长兼并势力,文帝景帝的措施有弊端,B项正确;政府收税重,地主财富增多、 地主剥削轻,社会局势稳定、 休养生息政策效果显著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2022·河南·浚县实验初级中学三模)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汉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
A.汉武帝霸陵 B.《史记》的记载
C.刘邦斩蛇起义的历史故事 D.电视剧《大汉王朝》
【答案】A
【详解】汉武帝霸陵属于帝王陵墓,是历史遗迹,属于原始史料,A项正确;B项经过编撰,C项是传说,D项也是经过编撰的,都不属于原始材料,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2022·广东·模拟预测)下图为河南南阳出土的“女子蹴鞠”汉代画像石。据此可知汉代( )
A.最早出现蹴鞠 B.男女地位平等
C.体育风气兴盛 D.封建束缚最小
【答案】C
【详解】根据“女子蹴鞠”可以看出,当时女子也能开展体育运动,说明当时体育风气兴盛,C项正确;仅从材料不能得出最早,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男子,排除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最小,排除D项。故选C项。
16.(2022·广东·模拟预测)汉文帝采用贾谊的办法将一些诸侯国分裂,如将齐国分为七国,将淮南国分为三国,使王国的数目增加,王国所对应的领域却大大缩小。这一措施(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解决了王国问题C.导致了地方分裂 D.激化了阶级矛盾
【答案】A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分裂诸侯国,使其变小,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排除C项;问题还没有解决,排除B项;材料与阶级矛盾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7.(2022·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中学模拟预测)《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初期,京师的钱财累计至于万万,以致钱贯朽坏而不可清校。国家粮仓的存量年年堆积,陈陈相因,至于满溢而堆积于露天,导致腐败不可食用。材料描述的是(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描述“西汉初期,京师的钱财累计至于万万,以致钱贯朽坏而不可清校。国家粮仓的存量年年堆积,陈陈相因,至于满溢而堆积于露天,导致腐败不可食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格局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国力很大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B项正确;光武中兴是东汉时期,排除A项;开元盛世是唐朝时期,排除C项;康乾盛世是清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8.(2022·辽宁·沈阳市和平区南昌中学沈北分校七年级阶段练习)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分道北上。卫青进千余里,穿越沙漠与匈奴主力相遇。激战一天未分胜负。卫青派兵从左右迂回包抄,把匈奴单于的营阵紧紧包围起来。单于败逃。霍去病也挥师北进,追击匈奴兵。这一漠北战役发生在( )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19年接近公元前100年,B位置正确,B项正确;ACD位置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9.(2022·广东·模拟预测)董仲舒建议汉武帝:“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一建议的实施( )
A.加强了地方的监察 B.削弱了丞相权力C.有利于思想的统一 D.增加了政府收入
【答案】C
【详解】根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董仲舒是建议独尊儒术,这一建议的实施有利于思想的统一,C项正确;独尊儒术有利于思想统一,和地方的监察、削弱丞相权力以及增加政府收入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2022·江苏盐城·七年级期末)《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受《尚书》,略通大义。”文中的“世祖”定都于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建邺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光武帝”“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C项;由此可知,文中的“世祖”定都于洛阳,因此,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21.(2022·山东泰安·模拟预测)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①兵皆罢归家 ②统治者鼓励农业的发展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④减轻刑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汉文帝、汉景帝继续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主要包括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这些措施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即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钱粮充盈。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文景之治。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其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中兴措施):①释放奴婢;②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③合并郡县,裁减冗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因此二者都鼓励农业的发展,减轻刑罚,②④C项正确;①③不是共同原因,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2022·湖北随州·七年级期末)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答案】D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皇帝早逝,继位的皇帝年幼,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状况,这种情况使东汉政权走向衰亡,D项正确;A项反映的是西周末年,东周时期,排除A项;BC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23.(2022·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这是一次有周密计划、有长期准备、有明确目标的农民起义,对于东汉末年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农民起义本身的弱点,起义被残酷镇压,但在这次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这次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起义C.黄巾起义 D.黄巢起义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对于东汉末年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184年,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起义虽然被残酷镇压,但在这次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C项正确;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排除A项;项羽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排除B项;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排除D项。故选C项。
24.(2022·新疆·模拟预测)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与下图所示内容有关的是( )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A.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
B.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开辟出一条纵贯东西,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
D.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答案】C
【详解】根据图片“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及所学可知,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逐渐开辟出一条纵贯东西,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C项正确;图片没有涉及汉武帝加强思想大一统的内容,排除A项;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我国领土,排除B项;唐朝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25.(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以下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
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 吐鲁番出土的称价钱文书 粟特文买卖女婢契约 新疆乌恰县发现的波斯银币
A.丝绸之路的影响 B.大一统局面形成C.民族关系的和睦 D.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A
【详解】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图片反映的是古代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反映的是丝绸之路的影响,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A项;图片没有涉及大一统局面形成,排除B项;民族关系的和睦与“波斯银币”无关,排除C项;图片没有涉及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故选A项。
26.(2022·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近几十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 )
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通往西域的道路 D.条条大路通罗马
【答案】B
【详解】据材料“近几十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之后,西汉商人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的贸易通道,即海上丝绸之路。马来西亚发现的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印度尼西亚出土的汉代钱币和陶器证实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马来西亚属于沿海国家,与古代中国陆上联系很少,排除A项;通往西域的道路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葱岭,排除C项;罗马是欧洲地域,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沿岸,排除D项。故选B项。
27.(2022·山东泰安·期末)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被封为定远侯。他在西域的主要活动有:
①派甘英出使大秦 ②出使大宛、大月氏
③恢复西域与汉朝的联系 ④大败匈奴,使其政权瓦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东汉,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恢复西域与汉朝的联系,派甘英出使大秦,因此,被封为定远侯,B项正确;张骞出使大月氏,卫青大败匈奴,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8.(2022·山西晋城·七年级期末)科技社团的同学为体验我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以下实践活动。这项发明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可知,这项发明是造纸工艺。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A项正确;B、C、D项均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A项。
29.(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中医药在防治和救治方面都 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东汉时期,就有一位医学家提出 “治未病”理论,并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被后世称为“医圣”。这位医学家是( )
A.华佗 B.李时珍 C.张仲景 D.扁鹊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提出“治未病”理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C项正确;华佗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创造五禽戏,排除A项;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我国医药学宝库,排除B项;扁鹊是战国时期医学家,被尊为医祖,排除D项。故选C项。
30.(2022·广东·七年级专题练习)《史记》中记述陈胜、吴广因“失期,法皆斩”而起义,而根据1975年考古发现的《云梦秦简》记载,在秦律中失期并不是死罪。据此进行的历史推测中较为合理的是( )
A.秦简记载内容完全真实可信 B.秦有法律但民众不甚了解
C.《史记》内容虚构成分较多 D.秦朝法律制度已形同虚设
【答案】B
【详解】《史记》中记述陈胜、吴广因“失期,法皆斩”而起义,而《云梦秦简》记载失期并不是死罪,据此进行的历史推测中较为合理的是,秦有法律但民众不甚了解,B项正确;完全真实可信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不能仅仅因为陈胜、吴广起义在《史记》与《云梦秦简》中记载不同而否认《史记》,排除C项;“秦朝法律制度已形同虚设”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8分,34题6分;共40分)
31.(2022·湖北随州·七年级期末)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结束了诸侯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其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面的探究问题。(12分)
【争执与决策】
丞相王绾说:“现在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廷尉李斯说:“不行,当初周朝就是因为实行分封制,使诸侯的权力过大,才造成了长年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他们都说自己的建议好,向秦始皇推荐。
(1)材料反映了秦朝建立之初对哪一问题的争论?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4分)
【麻烦与办法】
以下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巡游各地时遇到的麻烦。
麻烦一秦始皇的车队进入了以前韩国的地界,路边设有很多路障,而且秦始皇的车子太宽,难以通过。
麻烦二到了原楚国的地方,秦始皇一行进城后发现,语言文字都不通。
麻烦三秦始皇的一名亲近卫兵在咸阳做了一条长裙。到达原来的齐地后又让当地的裁缝做了一条同样尺寸的长裙。但当取货时,他发现做的竟然是“超短裙”,而且付的钱店主也不接受。
(2)秦始皇是如何在全国范围内解决上述麻烦的?秦始皇的这些办法有什么作用?(6分)
【分析与评说】
(3)结合上述各个“麻烦”的解决措施,试分析秦始皇推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2分)
【答案】(1)实行分封制还是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2)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把圆形方孔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对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现在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材料反映了秦初的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第二小问,秦始皇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车子太宽,难以通过”、“文字都不通”、“到达原来的齐地后又让当地的裁缝做了一条同样尺寸的长裙。但当取货时,他发现做的竟然是‘超短裙’”可知,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地文字、度量衡、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不同。因此,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车辆形制和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对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结合上述各个“麻烦”的解决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推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和维护封建统治。
32.(2022·广东·七年级单元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剖腹等10多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亡的原因是什么?为此西汉初年实行什么政策?(2分)
材料二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2分)
材料三 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汉书·食货志》译文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4分)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武帝怎样实现大一统王朝?(6分)
【答案】(1)秦朝的暴政;休养生息的政策。
(2)西汉初年,天下初定,人民非常贫困。
(3)汉高祖: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田赋定为三十税一;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4)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王朝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经济上,盐铁专卖;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反击匈奴。
【详解】(1)本题考查秦朝的暴政及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剖腹等10多种。”可知,秦朝的暴政是秦亡的原因;为此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2)本题考查西汉初年的社会景象,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可知,西汉初年,天下刚刚安定,人民非常贫困。天子的车骑不能配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军和丞相只能乘坐牛车。
(3)本题考查西汉初期统治者的治国措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三“……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可知,西汉初年至汉武帝初年,社会经济非常繁荣。在此期间,汉高祖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田赋定为三十税一;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等。
(4)本题考查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要求运用所学归纳总结。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政权;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军事上,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反击匈奴,巩固和发展了国家的统一;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广儒家教育,设太学,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他在位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33.(2022·重庆市璧山区正兴初级中学校七年级期末)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成就,并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8分)
探究一人物篇
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翦伯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他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3分)
探究二保卫篇
汉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如“汉司乐府印”,说明在当时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使者和行旅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代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3分)
探究三时代篇
习近平主席洞察国际大势,结合中国发展和国际合作大局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这是应对各国共同挑战,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目的是推动各国加强发展战略对接,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3)综上,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2分)
【答案】(1)张骞;原因:通西域,开辟了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修道路,设置亭驿,设置供应商路所需粮食的管理屯田事物的机构。
(3)一带一路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对当今中国对外交流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带一路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解析】(1)根据材料“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价的是张骞。汉武帝在位时,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域的交往。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了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根据材料“汉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可知,汉代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是修道路,设置亭驿。根据材料“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如‘汉司乐府印’,说明在当时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使者和行旅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可知,汉代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啊设置供应商路所需粮食的管理屯田事物的机构。
(3)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历史上我国就有对外交流的传统,对外交流促进我国的发展。因此,今天我们建设“一带一路”,这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对当今中国对外交流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带一路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4.(2022·贵州黔东南·七年级期末)大疫出良方,中医作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载而来的,中国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疫情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习近平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国新闻网2021年5月13日
材料二 华佗字元化,沛国谁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割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摘编自《三国志 魏书 华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 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理论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名医华佗在实施外科手术时使用的麻醉药剂名称是什么 华佗通过什么方法“晓养性之术”实现强身健体的 (2分)
(3)面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中国疾控中心提示您应该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2分)
【答案】(1)张仲景;治未病。
(2)麻沸散;五禽戏。
(3)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多锻炼等。(回答其二即可)
【解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可知,张仲景编写了这本书,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治未病理论。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可知,这就是麻沸散;华佗通过五禽戏“晓养性之术”实现强身健体的。
(3)根据所学可知,面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中国疾控中心提示您的防护措施是,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多锻炼等。
历史试题 第15页(共16页) 历史试题 第16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