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分布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分布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30 20:2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分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根据生活体验描述降水的几种形式;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掌握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3.能够具备通过合作或引导得出某个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降水的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掌握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方法。
教学 辅助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图 等降水量线是把降水量相等的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 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 移。
二、合作探究:读图并分析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 教师提示:由于都属于等值线,让学生自己类比等高线、等温线图的概念,可加深对等降水量线的理解。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活动:根据课本上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降水大约在多少毫米以下?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降水有什么差异? 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学生讨论,教师带着分析: ①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大概在1 000毫米以上,有些地区超过2 000毫米。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下。 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1000毫米以上。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在200毫米以下。 ③在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少于沿海地区,体现了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变化特点。 观看视频: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1861年,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的乞拉朋齐,一年里雨量达到了20447毫米,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以后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年雨量记录,都远远落后于乞拉朋齐,可望而不可及!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齐再一次以26461.2毫米的成绩,打破了它自己的记录,蝉联了世界“雨极”的荣誉。 通过小组学习,能够学会合作,交往,不断促进自我发展的基本素质。
三、知识小结 总结归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3.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沿海地区降水较 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再次巩固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