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组别 高一物理备课组 审阅(备课组长) 审阅(学科校长)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课 题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七章 第5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高考、小高考:Ⅰ基本要求:对所列知识要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会分析决定弹性势能的相关因素。2.理解弹力做功与弹簧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3.知道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方法,了解计算变力做功的基本方法和思想。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控制变量法定性确定弹簧弹性势能的相关的因素。2.采用逻辑推理和类比的方法探究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3.通过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微分思想和积分思想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2.体会弹性势能在生活中的意义,提高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重点 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过程及方法 环节一 明标自学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三类:撑杆跳高、张弓射箭、各类弹簧),创设情景,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老师:这类图片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学生:杆、弓和弹簧都发生形变,产生了弹力,存储了一些能量,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将能量释放出来了。即: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弹性势能。(多媒体展示弹性势能的概念)老师:前面我们研究了弹簧弹力与形变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并讨论能不能用图象来反映弹力F和形变量X的关系?(F—X图象在后面的探究过程要用到)学生:根据胡克定律F=kx,可得图1。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图 1老师:(用多媒体展示胡克定律及图象)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引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同时考虑下面几个问题自学内容:弹性势能与哪两个物理量有关?弹簧的弹性势能拉力做的功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拉力做的功?
教学过程及方法 环节二 合作释疑 环节三 点拨拓展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合作释疑 [猜想与假设1]:影响弹簧弹性势能的因素有哪些?(演示两根原长相同,劲度系数不同的弹簧)(1)演示实验(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展示两个长度一样,劲度系数不一样的弹簧,请同学到前台演示:第一次将劲度系数小的弹簧拉伸一定长度X1,第二次拉伸更大的长度X2,第三次将两根弹簧一起拉伸同样的长度X2,让同学们比较三种情况下弹性势能的大小?(2)学生得出结论:Ep1当堂检测
完成《自主学习与测评》P59的习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先提出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是什么?然后猜想与假设:1)影响弹性势能的因数有哪些 2)弹簧弹力做功的表达式?通过研究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弹力做功的关系,得出结论。在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微分思想和积分思想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 完成《训练与测评》P18的习题
板书设计 1、弹性势能2、提出问题: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是什么?3、猜想与假设: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 4、弹性势能表达式:Ep=kΔL2/2
课后反思
类比1:
重力(恒力)
弹力(变力)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功的关系
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弹力做功的关系
WG=mgΔh1+mgΔh2+mgΔh3+…
=mg(Δh1+Δh2+Δh3+…)
=mgh
= mg h1—mg h2
=Ep1—Ep2
L2
L1
类比1:
重力(恒力)
弹力(变力)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弹力做功的关系系
WG=mgΔh1+mgΔh2+mgΔh3+…
=mg(Δh1+Δh2+Δh3+…)
=mgh
= mg h1—mg h2
=Ep1—Ep2
L2
L1
F
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