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单元整体分析(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单元整体分析(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0 09:4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整体分析课时教案
课题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整体分析  总课时 11 
课型 新授课  备写人   授课时间 第3—5周 
基 于 教 材 的 备 写 教学 目标 1.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具有能灵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培养语感,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阅读感受,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一步把握课文思想内容。 3.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如: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 重点 难点 1.加强语感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通过反复诵读,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培养语感,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阅读感受,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一步把握课文思想内容。
3.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教 材 分 析 及 教 学 建 议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一组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文章。通过本单元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充分进行情感体验,激发想象的思维,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黄河颂》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它潜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读来令人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老山界》一文按照顺叙的写作手法,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从第一天写到第二天,从山脚写到山顶,又从山顶写到山下。以时间和空间为序,叙述了与瑶民攀谈,半夜露宿,登上山顶,顺利下、上等主要情节,过程清晰明了,通过全文的记叙,解释了红军不怕困难,处困不悲,处险不惊,乐观自信的革命品质。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著名的优秀通讯。50年代初,它曾以那奔放的思想感情,激起全国人民心头的汹涌浪涛,鼓舞着人们投入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作者魏巍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抗美援朝期间,他曾两次到朝鲜前线,深入连队生活,深深感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回国后,提炼了三个典型事例,选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醒目而发人深思的题目,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从而热情地讴歌了这场伟大的斗争。这篇文章是学生学习围绕中心精心选材、巧妙组织材料的好教材。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是一篇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本文语言富有激情,饱含着深沉的爱国热情,因此,教学的重点是揣摩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
《木兰诗》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巾帼英雄,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女扮男装,驰骋沙场十多年,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了其淳朴与高洁的情操。她爱亲人,也爱祖国,把对亲人和对祖国的爱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
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学习抒情”,掌握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能够采用恰当的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培养自己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方法建议: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学习本单元,对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内涵,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人理解作品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接受健康的情感教育。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阅读感受;师生相互交流、讨论,学习文中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抒发感情的方法。重视语言的积累、品味和应用,旨在一课一得。组织好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活动,从而更好地感受“爱国”主题。 课时安排: 《黄河颂》建议2课时,《老山界》建议2课时,《谁是做可爱的人》建议2课时,《土地的誓言》建议1课时,《木兰诗》建议2课时,作文训练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