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18篇 伊索寓言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第18篇 伊索寓言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1 13:5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篇 伊索寓言
强化训练
选填突破·夯实基础
1.下面有关《伊索寓言》的评论,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伊索寓言》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
B.《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
C.《驴和狼》警示大家不要相信坏人的甜言蜜语。
D.《乌龟和老鹰》告诉我们应对困难要有充分准备。
2.用成语概括《蚊子和狮子》的寓意,恰当的是 (  )
A.骄兵必败 B.夸夸其谈
C.纸上谈兵 D.不自量力
3.请选择与寓意相匹配的《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只填字母)
故事:A.《狼和小羊》 B.《农夫和蛇》 C.《蚯蚓和狐狸》 D.《狐狸和葡萄》 E.《蚂蚁和蝉》
寓意:讽刺恩将仇报的恶人和帮助恶人的伪善的人。(  )
讽刺找借口自我辩解的人。(  )
4.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寓言故事中会有不同的形象,如《狮子和狐狸》中,狐狸是    ;《大鸦和狐狸》中,狐狸又是    。
大题强化·素养赋能
5.请运用所积累的名著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狐狸躲避猎人,看见一个伐木人,便请求伐木人把他藏起来。伐木人叫狐狸到他的茅屋里去躲着。过了不久,猎人赶到了,问伐木人看见狐狸打这里经过没有。伐木人一面嘴里说没看见,一面打手势,暗示狐狸藏在什么地方。但是,猎人没有注意到他的手势,相信了他的话。狐狸见猎人走了,便从茅屋里出来,不打招呼就要走。伐木人责备狐狸,说他保全了性命,却一点谢意都不表示。狐狸回答说:“假如你的手势和你的语言是一致的,我就该感谢你了。”
(1)这则寓言出自《伊索寓言》中的《     》。
(2)这则寓言用伐木人讽刺了现实中的哪些人
6.请运用所积累的名著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 ”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吹箫,冬天就去跳舞吧!”
(1)这则寓言选自《伊索寓言》中的《    》。
(2)寓言围绕蚂蚁与蝉进行了    描写,蚂蚁的“笑”是    的笑。
(3)这则寓言传达的寓意是什么
7.请运用所积累的名著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蝙蝠和黄鼠狼
蝙蝠掉落在地上,被黄鼠狼叼去,他请求饶命。黄鼠狼说,自己生来痛恨一切鸟类,不会放过他。蝙蝠说,他是老鼠,不是鸟,便被放了。后来蝙蝠又掉落了下来,被另一只黄鼠狼叼住,他再次请求不要吃他。这只黄鼠狼说他痛恨一切鼠类。 蝙蝠改口说自己是鸟,并非老鼠,又被放了。这样,蝙蝠两次改变自己的名字,死里逃生。
(1)这则寓言选自《伊索寓言》,下面哪项不是《伊索寓言》的特点。 (  )
A.大部分是动物寓言
B.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
C.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
D.善于铺垫,情景交融
(2)《蝙蝠和黄鼠狼》传达了什么寓意
(3)如果从批判蝙蝠的角度看,你读出了什么
(4)有人把寓言的构成归纳为“肉体+灵魂”,其中“灵魂”指寓意,那么“肉体”指什么呢 她认为中国寓言的特征是“灵魂”隐含在“肉体”之中,你认为《伊索寓言》中的大部分寓言揭式“寓意”的方式有什么特点
第18篇 伊索寓言
1.D 【解题思路】 D项,《乌龟和老鹰》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其规律性,决不可违背规律。
2.A 【解题思路】 《蚊子和狮子》主要的内容是,蚊和狮子比试,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嗡嗡地吹着喇叭,奏起凯歌飞走了,但不久却被蜘蛛网粘住,面临被吃掉的命运。战胜狮子而骄傲松懈的蚊子终被蜘蛛吃掉,符合“骄兵必败”的成语寓意。
3.B D 【解题思路】 《农夫和蛇》告诉人们,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狐狸和葡萄》讽刺了能力差,做不成事,就推托说时机还没有成熟,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4.机智的 狡猾的 
5.(1)狐狸和伐木人
(2)讽刺了嘴里说要做好事,而实际上却做坏事的人。
6.(1)蚂蚁和蝉
(2)语言 嘲讽
(3)凡事预先有准备,才能防患于未然。
7.(1)D
(2)我们遇事不要一成不变,随机应变往往可以躲过大风险。
(3)人不能为了求生随便改变自己的节操。
(4)“肉体”指故事。《伊索寓言》中的寓言大多在文末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寓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