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篇 儒林外史
强化训练
选填突破·夯实基础
1.《儒林外史》中,有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 )
A.匡超人 B.杜慎卿 C.杜少卿 D.牛布衣
2.下面是《儒林外史》中的四组兄弟,性格相似的两组兄弟是 ( )
A.严贡生 严监生 B.王德 王仁
C.杜慎卿 杜少卿 D.娄三 娄四
3.《儒林外史》中建立军功,却被连降三级的将军是 ( )
A.萧云仙 B.鲍文卿 C.杜慎卿 D.汤镇台
4.读完《儒林外史》,下面对杜少卿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淡泊功名、傲视权贵。
B.他尊重妇女,讲求地位平等,敢于挑战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
C.他善识人,但凡有人有求于他,他都倾囊相助,这样也给很多卑劣小人以可乘之机。
D.他不会持家,把祖宗留下的财产随意挥霍,最后背井离乡,靠卖文墨为生。
5.在《儒林外史》中, 是以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 事件。
6. 在创作《儒林外史》时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 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批判。书中还通过描写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弘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自己对 的追求。阅读此类作品要注意体会其批判精神,欣赏 笔法。
7.文瀚楼店主人让 (人名)帮忙批一些文章, 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他六日之内便完成了,也因此得到了一些酬劳(选金)。
8.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 。
9.请将相对应的选项,用直线连接起来。
在寺院里安身的季遐年 弹得一手好琴
卖火纸筒子的王太 写得一手好字
开茶馆的盖宽 下得一手好棋
做裁缝的荆元 画得一幅好画
大题强化·素养赋能
10.《儒林外史》写完儒林士人的故事后,却以四位市井奇人的故事压轴。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参考阅读笔记作答。
《儒林外史》阅读笔记
回 目 人 物
第1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王冕
第2~54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
第55~56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 ……
11.请运用所积累的名著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A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1)文段中的A是 (人名)。
(2)文段主要运用哪种描写方法来刻画A的形象
(3)A临死前“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A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这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特征
12.[2021连云港]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甲】匡超人想,别的都不打紧,忙进房去抢了一床被在手内,从床上把太公扶起,背在身上,把两只手搂得紧紧的,且不顾母亲,把太公背在门外空处坐着;又飞跑进来,一把拉了嫂子,指与他门外走;又把母亲扶了,背在身上。才得出门,那时火已到门口,几乎没有出路。匡超人道:“好了!父母都救出来了!”
【乙】娘子再三再四不肯下乡,他终日来逼,逼的急了,哭喊吵闹了几次。他不管娘子肯与不肯,竟托书店里人把房子转了,拿了银子回来,娘子到底不肯去,他请了丈人、丈母来劝。丈母也不肯。那丈人郑老爹见女婿就要做官,责备女儿不知好歹,着实教训了一顿。女儿拗不过,方才允了。
【丙】匡超人道:“潘三哥是个豪杰,他不曾遇事时,会着我们,到酒店里坐坐,鸭子是一定两只,还有许多羊肉、猪肉、鸡、鱼,像这店里钱数一卖的菜,他都是不吃的。可惜而今受了累。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样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
(1)结合选文概括匡超人的变化。
(2)结合原著内容,概述与【乙】段故事相关联的前后事件。
(3)吴敬梓写人能“摄魂勾魄”,结合【丙】段,谈谈作者的写人之妙。
(4)试分析匡超人变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社会根源。
13.请运用所积累的名著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馀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 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也是的 ”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馀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1)文段出自《儒林外史》中的“ 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一回,“胡屠户”是 的岳父。
(2)在金有馀等人的帮助下,周进捐得了 的资格,三年后钦点 。
(3)周进看着号板痛哭不已的原因是什么
14.[2021自贡]结合《儒林外史》整本书阅读,完成下面问题。
(1)第一回的主要人物是王冕,但是王冕与小说后面章节的人物关联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在小说的开端用一章来写他呢
(2)《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核心:有醉心功名迂腐可笑者;有心艳功名泯灭人性者;有倚仗功名而假意清高者;有假托无意功名自命清高被人看破耻笑者;也有辞却功名释放个性者。以下人物属于哪种人 请任选一人结合小说情节加以简述。
周进 杜少卿 匡超人
第13篇 儒林外史
1.C 【解题思路】 《儒林外史》中与作者最为接近的人物形象是杜少卿,吴敬梓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名门望族,其父生前留下巨额遗产,可是吴敬梓“素不习治生,性复豪”“生性豁达,急朋友之急”,同书中杜少卿的性情相似。
2.BD 【解题思路】 A项,严监生吝啬成性,严贡生强取豪夺、坑蒙拐骗、无恶不作;B项,王德、王仁均是严监生的内兄,都是虚伪贪财的小人形象;C项,杜慎卿虚伪、生活奢靡、放荡不羁;杜少卿慷慨大方、淡泊名利、尊重妇女;D项,娄三、娄四两兄弟心地纯良、待人真诚、谦虚恭谨。由此可知,答案选B、D。
3.D 【解题思路】 由小说可知,汤镇台剿灭逆苗有功,但雷太守却具了本奏。奉上谕:汤奏办理金狗洞匪苗一案,率意轻进,糜费钱粮,着降三级调用,以为好事贪功者戒。故答案选D。
4.C 【解题思路】 C项,杜少卿不善识人。
5.严贡生 云片糕 6.吴敬梓 儒生 理想社会 讽刺
7.匡超人 马纯上(或“马静”“马二先生”)
8.沈琼枝
9.
10.小说主体部分通过展现功名富贵对周进、匡超人等读书人灵魂的毒害,批判了荒谬的封建科举制度。在他们之后,作者以四位各怀才艺、淡泊名利的市井奇人作为压轴人物,使其与儒林群丑形成鲜明对比,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组人物与楔子中品行高洁的王冕首尾呼应,更加凸显了作者的这一追求。
11.(1)严监生(严大育或严致和)
(2)动作描写,比如“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都是动作描写。
(3)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表现了严监生吝啬(小气)、爱财如命的性格特征。
12.(1)匡超人由一个对父母孝顺的善良的人,变成了一个对妻子冷漠蛮横、对朋友虚伪圆滑的市侩小人。
(2)前:匡超人跟着潘三假造文书,代人应考,潘三下狱后,匡超人怕受牵连,要去老师家避祸。后:妻子下乡后,他隐瞒自己已婚娶的事实,娶了老师的外甥女。
(3)语言描写。匡超人先借潘三的出手豪爽,当面讽刺景兰江、蒋刑房二人不够大方;再表明自己的身份不同以往,要依照朝廷赏罚,拒绝与潘三见面。体现出匡超人的虚伪无情、忘恩负义。
(4)作者所处时代的士林阶层攀龙附凤、追名逐利、嫌贫爱富的风气对士人精神生命的毁灭,以及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13.(1)周学道 范进
(2)监进场(监生) 广东学道
(3)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却连秀才也未考上,路过贡院,进去观看,触景生情。
14.(1)王冕磊落有大志,勤奋苦读,不为求得功名利禄,而是要报效国家。《儒林外史》将其作为开篇人物,是将王冕当成榜样来“敷陈大义”,使后面出现的儒林群丑与之形成对比。
(2)示例:周进,属于醉心功名迂腐可笑者。周进六十多岁时还是个童生,生活穷困潦倒,饱受他人嘲弄和轻视。但他依然醉心科举,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后来周进在金有馀的帮助下去参观贡院,想到自己屡试不第的经历,受到极大刺激,一头撞在号板上昏死过去,醒来后又满地打滚痛哭,丑态毕露。从他醉心科举、迂腐可笑的行为中,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毒害之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