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测试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九连环是我国从古至今广为流传的一种益智游戏,它由九个铁丝圆环相连成串,按一定规则移动圆环的次数决定解开圆环的个数.在某种玩法中,用表示解开n(,)个圆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若数列满足,且当时,则解开5个圆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为( )
A.10 B.16 C.21 D.22
2.已知数列中,,,则( )
A. B. C. D.
3.已知数列满足:,,则( )
A. B.
C. D.
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数列的通项公式可能是( )
A. B.
C. D.
5.已知数列:,,,,,,,,,, ,依它的前10项的规律,这个数列的第2 013项满足 ( )
A. B.
C. D.
6.已知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Sn﹣nan<0,对n>1,n∈N*恒成立”是“d>0”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7.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前n项和为,若,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
C.当时, D.当时,
8.已知在数列中,对任意的,恒成立,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小值,且,则满足上述条件的的个数为( )
A.1 B.2 C.4 D.5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下列选项中能满足数列1,0,1,0,1,0,…的通项公式的有( )
A. B.
C. D.
10.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今年8月在成都举行. 现安排包含甲、乙在内的5名志愿者从事翻译、安保、礼仪、服务四项不同的工作.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五人每人任选一项工作,则不同的选法有种.
B.若每项工作至少安排一人,则有240种不同的方案.
C.若礼仪工作必须安排两人,其余工作安排一人,则有60种不同的方案.
D.若安排甲、乙两人分别从事翻译、安保工作,其余三人从礼仪、服务中任一项,则有12种不同的方案.
11.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若,则i的取值为( )
A.1或2 B.3或4 C.5 D.11
12.已知数列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是等比数列 C. D.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等差数列中, ,公差,当的前n项和最大时, n=_______.
14.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________
15.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f(x)=,an=log2,则S2 013=________.
16.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正数,,,为常数,则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7.根据以下信息,分别写出数列的前5项:
(1);
(2).
18.已知等差数列:3,7,11,15,….
(1)求的通项公式;
(2)135,是数列的项吗?如果是,是第几项?
19.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求等于多少.
20.已知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且a3=17,S7=98.
(1)求{an}的通项公式;
(2)求Sn的最大值.
21.数列的前n项和记为,且,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证明
22.已知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a1=25,a4=16.
(1)求n为何值时,Sn取得最大值;
(2)求a2+a4+a6+a8+…+a20的值;
(3)求数列{|an|}的前n项和Tn.
参考答案:
1.D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数列递推公式,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由,
得.
故选:D.
2.B
【分析】先通过归纳得到数列的周期为3,即得解.
【详解】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所以数列的周期为3,
因为,
所以.
故选:B
3.D
【解析】取特殊值即可求解.
【详解】当时,,显然AC不正确,
当时,,显然B不符合,D符合
故选:D
4.B
【分析】由已知可得得,逐项排除可得答案.
【详解】因为是等差数列,且,得,
对于A, ,故错误;
对于B, ,故正确;
对于C, ,故错误;
对于D,,故错误.
故选:B.
5.A
【分析】由数列前10项分析可知将此数列分组,第组共含有项,利用数列求和求出2013所在的组,通过规律求出的值,从而确定选项.
【详解】解:将此数列分组,第组共含有项,则前组共含有项.
当时,共有项;
当时,共有项.
所以第2013项为第63组第60个数,所以.
故选:A
6.C
【分析】将,an=a1+(n﹣1)d代入Sn﹣nan<0,并化简,再结合n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
【详解】解:,an=a1+(n﹣1)d,
则Sn﹣nanna1﹣n(n﹣1)d,
则“Sn﹣nan<0,对n>1,n∈N*恒成立”,故d>0,
若d>0,则Sn﹣nan0,对n>1,n∈N*恒成立,
故“Sn﹣nan<0,对n>1,n∈N*恒成立”是“d>0”的充分必要条件.
故选:C.
7.D
【分析】因为是等差数列,由可得,利用通项转化为和即可判断选项A;利用前项和公式以及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判断选项B;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判断选项C;由可得且,即可判断选项D,进而得出正确选项.
【详解】因为是等差数列,前项和为,由得:
,即,即,
对于选项A:由得,可得,故选项A正确;
对于选项B:,故选项B正确;
对于选项C:,若,则,故选项C正确;
对于选项D:当时,,则,因为,所以,,
所以,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8.A
【解析】由条件可得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求出,根据最小值为时取得建立不等式,求出范围,结合确定即可求解.
【详解】,
,
即,
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由,可得,
所以,
又,
,
由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小值可得:
或
解得或
又
故,
所以满足上述条件的的个数为1个.
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由递推关系可构造等差数列,求出,关键点在于当时,求出二次函数对称轴范围及与的关系,建立关于的不等式,结合,求出合适的,属于中档题.
9.ACD
【分析】根据给定的通项公式求出前几项判断是否符合已知数列各项.
【详解】对A: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符合数列1,0,1,0,1,0,…的通项公式;
对B:当为奇数时,或,当为偶数时,,不符合数列1,0,1,0,1,0,…的通项公式;
对C: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符合数列1,0,1,0,1,0,…的通项公式;
对D: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符合数列1,0,1,0,1,0,…的通项公式;
故选:ACD
10.ABC
【分析】根据题意,由排列组合依次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解:对于A,五人每人任选一项工作,则每人都有4种选法,所以不同的选法有,所以A正确,
对于B,分两步,先将5人分成4组,再将分好有4组安排不同的工作,则有种不同的方案,所以B正确,
对于C,分两步,先从5人中任选2人,安排礼仪工作,再将剩下的3 人安排到其它3个工作去,则共有种不同的方案,所以C正确,
对于D,分两步,先甲、乙两人分别安排从事翻译、安保工作,然后剩下3人每人都有两种法,所以共有种不同的方案,所以D错误,
故选:ABC
11.ABC
【分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根据,,求得通项公式求解.
【详解】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
因为,,
解得,,
∴.
若(i,,且),
所以,即,
∴,或,或,或,
或,,
∴i的取值集合是.
故选:ABC.
12.ABD
【分析】先由分析出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均为等比数列,再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解:数列中,,,
所以,即
因为,所以
所以
所以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均为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对A,,故A正确;
对B,由分析知,是等比数列,故B正确;
对C,,故C错误;
对D,,故D正确.
故选:ABD.
【点睛】关键点睛: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对已知数列的递推公式进行变形整理,得到新的递推公式,从而得到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均为等比数列.
13.8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根据其函数性质,即可容易求得结果.
【详解】因为数列是等差数列,,公差,
故可得其前项和,又的对称轴为,
故当时,该数列的前项和取得最大值.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前项和最值的求解,属简单题.
14.
【分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根据求得首项和公差,从而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则,解得,
所以,
.
故答案为:31
15.log2+1
【详解】an=log2f(n+1)-log2f(n),
∴S2 013=a1+a2+…+a2 013
=[log2f(2)-log2f(1)]+[log2f(3)-log2f(2)]+…+[log2f(2 014)-log2f(2 013)]
=log2f(2 014)-log2f(1)
=log2-log2
=log2+1.
16.
【详解】由题设, , 即,可得两式相减得,由于,所以,
由题设,,可得,由知,.
因为是等差数列,所以令,解得,故,由此可得是首项为1,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是首项为3,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所以.
17.(1),,,,;
(2),,,,.
【分析】直接利用首项和递推公式计算即可.
(1)
因为,
所以,,,,
综上,,,,,;
(2)
因为,
所以,,,,
综上,,,,,.
18.(1)
(2)135是数列的项,是第34项.是数列的项,是第项.
【分析】(1)求出公差后可得通项公式;
(2)令或求出正整数即可得.
(1)
设数列的公差为d.
依题意,有,,
∴.
(2)
令,得,∴135是数列的项,是第34项.
∵,且,
∴是数列的项,是第项.
19.45
【分析】利用求解基本量,即得解
【详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
则有,
解得
∴.
20.(1)
(2)100
【分析】(1)由已知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及求和公式先求出,进而可求公差d,然后结合通项公式可求;
(2)先求出等差数列的和,然后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
【详解】(1)因为{an}是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
因为
所以,
由
所以;
(2),
对称轴为
当时,取得最大值.
21.(1),(2)
【分析】(1)利用递推关系求数列{an}通项公式,同时可求得{bn}(2)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后可证.
【详解】(1)∵,∴,∴.
时,,∴,
∴,
∴是以5为首项,5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
(2),
∴.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递推关系、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数列求和,
求和关键看通项的结构形式,如果通项可以拆成一个数列连续两项的差,
则用裂项相消法;
22.(1)9;(2)-50;(3).
【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中的值,即可求得d,进而可得通项公式,进而可得an>0时最大n值,即可得答案.
(2)根据题意,可得也构成等差数列,代入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即可得答案.
(3)由(1)得,当n≤9时,an>0;当n>9时,an<0,分别求得n≤9时的前n项和和n>9时的前n项和,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1)在等差数列{an}中,a1=25,a4=16,
∴公差=-3.
∴an=-3n+28.
令an=-3n+28≥0且n∈N*,得n≤9.
∴当n≤9时,an>0;当n>9时,an<0.
∴当n=9时,Sn取得最大值.
(2)∵数列{an}是等差数列,
∴也构成等差数列,
∴a2+a4+a6+a8+…+a20==10a11=10×(-3×11+28)=-50.
(3)由(1)得,当n≤9时,an>0;当n>9时,an<0.
∴当n≤9时,Tn=a1+a2+…+an
=
当n>9时,Tn=a1+a2+…+a9-(a10+a11+…+an)=2S9-Sn
=
所以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求和公式,并灵活应用,求解{|an|}的前n项和,应判断{an}的各项的正负,再去掉绝对值求解,属中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