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下8. 土地的誓言 教材教法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下8. 土地的誓言 教材教法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0 10:32: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城关中学课时教案
课题 8.土地的誓言  总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备写人   授课时间 第5周 
基于教材的备写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比喻等表现手法;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3.在熏陶感染中让学生感受到旧中国的苦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
2.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难点: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是一篇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本文语言富有激情,饱含着深沉的爱国热情,因此,教学的重点是揣摩作者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句,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
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此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情感,也有《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是一篇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本文语言富有激情,饱含着深沉的爱国热情,因此,教学的重点是揣摩作者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句,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
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此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情感,也有着丰富敏感的心灵,教学中应努力唤起其内心的情感,进人文本情境进行学习。对于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查找,教师上课时可作简要补充。教学方法建议:1.情境法----由于时代不同,七年级的孩子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的经历与体验。教师宜创设情境,如播放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 所的惨状和悲痛的录像、光盘等,或播放《松花江上》等歌曲,以直接诉诸心灵的方式感染学生。
2.点拨法----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交流思想,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辅之以必要的点拨,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学过程:整体感知《土地的誓言》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是一篇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因此,初读文章时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段落内容,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很重要的。2.深层探究通过探究课文的疑难问题,学习表现手法,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在熏陶感染中让学生感受到旧中国的苦难,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3.语言品析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4.手法探究通过列举具体的写作手法及相关例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感情。5.归纳总结“九一八”事件已成过去,它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我们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绝不允许历史重演,“少年伟大则国伟大”,请大家起立,一起诵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
(多媒体出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部分语段。学生齐读。)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师:愿明天中国的脊梁中有你们。深化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课外阅读推荐: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余光中的《乡愁四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