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期中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江北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期中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30 11:0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庆市江北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期中检测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 “准考证号、姓名” 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7~8题。
1.相对周边地区,布兰德山山体高耸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沉积差异 C.岩性差异 D.褶皱隆起
2.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 )
A.花岗岩区 B.变质岩区 C.沉积岩区 D.接触变质岩区
太阳辐射照度是指到达地表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辐射能量。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干燥,晴天多,利用太阳辐射能的条件优越。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地(40°N附近)建筑物南壁面和地面两个监测点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辐射照度日变化(实线为地面、虚线为南壁面)。据此完成4~6题。
3.图中表示该地夏至日、冬至日太阳辐射照度日变化的分别是( )
A.a、c B.b、c C.c、a D.c、b
4.晴天条件下,该地全年正午建筑物南壁面太阳辐射照度总体上( )
A.大于地面 B.小于地面 C.等于地面 D.无法确定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注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的市民化进程。图3示意2001~2018年中国四个超大城市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5~7题。
5.2001~2018年间( )
A.上海常住人口持续减少 B.广州户籍人口持续增加
C.北京户籍人口增速最快 D.深圳流动人口增速最慢
6.推测深圳2014~2018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医疗条件改善 B.生育政策调整 C.生活成本降低 D.落户政策放宽
7.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市治理上,超大城市吸引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要优先考虑( )
①城市供水②医疗资源③绿地面积④人口素质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作为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区域气候变化的指示器,湖泊是影响青藏高原水循环的关键因子,人们通过对湖泊面积变化及原因分析,为建立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依据。下图示意纳木错各方位湖泊面积变化(单位:km2)。据此完成6~8题。
8.图中四个时间段内,湖泊面积变化最明显的时段是( )
A.2000-2005年 B.2006-2010年 C.2011-2015年 D.2016-2020年
9.从整体看,2000一2020年纳木错各朝向湖泊面积均呈扩张趋势,湖泊面积增加最多的是( )
A.东朝向 B.南朝向 C.西朝向 D.北朝向
10.根据纳木错面积变化状况,我们可以判定( )
A.湖水外溢使盐度升高 B.加剧沿岸土地沙漠化
C.大量优质草场被灌溉 D.野生动物栖息地萎缩
“在哪儿能看到中国第一缕阳光”,抚远、温岭等地竞相自称是中国第一缕阳光的照射地。图5为我国四个县级行政区
图5
一年内日出时间示意图。据此回答10~12题。
11.图中与台东、抚远、温岭、虎林相吻合的依次是(  )
A. 甲、丁、乙、丙 B. 丙、乙、丁、甲
C. 乙、丁、甲、丙 D. 丁、甲、丙、乙
12.根据图文材料可知(  )
A. 台东夏至日昼夜长短差值大于冬至日
B. 四地中除温岭外均有最早见日出机会
C. 抚远和虎林不能同时看到第一缕阳光
D. 春分当天虎林将比抚远更早看到日出
13.抚远一年中昼长最短大约为(  )
A. 10小时10分 B. 9小时25分
C. 7小时58分 D. 6小时04分
沱沱河盆地位于长江源头,河流两侧阶地平缓宽阔,沙洲、河漫滩交错发育。沱沱河右岸多年冻土发育较好。近年来,沱沱河源头气候趋于暖湿,冰雪融水增加,对多年冻土的分布造成重要影响。下图示意陀沱河盆地地温等值线和多年冻土典型横剖面(该河谷接近呈东一西走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沱北融区多年冻土层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远离主流 B.侵蚀较强 C.坡向朝南 D.坡度较大
15.随着冰雪融水增加,多年冻土区主要表现为( )
A.向主流延伸 B.下限上升 C.上限下降 D.埋藏深度变浅
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马铃薯被誉为全营养食物,除了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钾和钙等含量也很丰富,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之外),还可做蔬菜及高附加值食品、工业和医药制品的原料。马铃薯耐寒、耐旱、耐贫瘠,对环境适应性强,最适宜生长在孔隙度大的土壤中,我国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传统粮食作物产量虽连续多年增长,未来20年内仍需增产1亿吨粮食,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目前我国马铃薯作为主粮的存在感低,马铃薯“主粮化”势在必行。下图示意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分布(左图)及我国马铃薯消费构成(右图)。
(1)简析马铃薯作为主粮存在感低的主要原因。(6分)
(2)与传统主粮作物相比,分析我国实施马铃薯“主粮化”的优势。(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承接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条大河来水,经湖口汇入长江。湖口是鄱阳湖汇入长江的唯一出口。经研究发现,自2003年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后湖口河床高度发生了变化,改变了鄱阳湖的泥沙收支平衡,岸滩淤积物粒径逐渐增大。图7为鄱阳湖水系图,图8为鄱阳湖1956~2020年泥沙冲淤过程统计图。
(1)简析三峡工程运行后对湖口河床高度的影响。(6分)
(2)说明三峡工程运行后鄱阳湖岸滩淤积物粒径增大的原因。(8分)
(3)分析三峡工程运行后鄱阳湖泥沙的冲淤变化过程。(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多年来中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众多企业纷纷抱团出海,以集群式的发展向海外投资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利用“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大平台,在匈牙利投资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一方面可以带动匈牙利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中东欧地区的发展,乃至辐射至整个欧洲地区。下图示意中匈经贸合作区区位。
(1)分析图中河流对中匈经贸合作区的作用。(7分)
(2)分析大量企业入驻对中匈经贸合作区地区的有利响。(7分)
(3)指出中匈经贸合作区对入驻企业员工进行培养训练应采取的措施。(7分)
重庆市江北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期中检测
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CDBBB DAAAD DBCCC
非选择题:
16.(1)我国的传统饮食结构中马铃薯是蔬菜,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人们接受意愿低;马铃薯易发芽,储存困难;马铃薯价格低,大面积种植收益低;马铃薯加工率低等。(6分)
(2)相对于其他主粮作物,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温度更低,对不利环境的适应性更强;马铃薯抗旱性强,对水分利用率比其他粮食作物高;马铃薯产业链长,产品加工附加值高;适宜种植马铃薯的范围广,遍及全国;马铃薯产量增加潜力大,我国未来粮食缺口较大,开发前景广阔等。(6分)
17.(1) 三峡大坝的蓄水拦沙作用,使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少 ,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强,河床受到冲刷,高度下降。
(2) 三峡工程运行后,湖口输沙量增加;湖口输沙量大于五河输沙量(支出>收入),冲淤量小于零, 湖床受冲刷,岸滩淤积物粒径增大。
(3) 三峡工程运行后,湖口河床受冲刷高度下降,水位降低;对鄱阳湖出湖流水顶托作用 减弱, 流速增加, 挟沙力增强;入江通道湖床受冲刷下降;出湖沙量增大并大于入湖沙量;鄱阳湖泥沙由淤积转为冲刷。
18.(1)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发展河运,河海联运。(7分)
(2)促进当地人就业,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匈牙利工业化、城市化进程。(7分)
(3)语言培训;保证两地员工能进行较流畅的日常交际和生产交流;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开拓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理念与思路,管理人员的管理和领导能力;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企业在国际贸易方面的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机械操作技能培训;使员工能很快能适应特区企业生产加工要求,成为掌握一定技术的产业型员工。(7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