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单元巩固练(含解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单元巩固练(含解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30 21:1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一、选择题
1.读下图,关于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美国本土地处温带和亚热带
B.平原面积比较狭小,耕地较少
C.密西西比河连接五大湖,构成巨大的内河航运网
D.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
2.巴西在西南边境与巴拉圭合作,建成当时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是( )
A.葛洲坝 B.尼亚加拉 C.伊泰普 D.加勒比
3.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劳动力充足,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重高
B.平原面积广阔,耕地面积占陆地面积比重大
C.密西西比河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D.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和北温带,热量条件较好
读图,巴西和澳大利亚的轮廓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4-7小题。
4.有关两国共有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发达国家 B.本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C.本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D.南回归线经过
5.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澳大利亚( )
A.东北部 B.东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6.巴西大豆主要分布在( )
A.平原地区 B.高原地区 C.中纬地区 D.沿海地区
7.巴西的首都是( )
A.巴西利亚 B.里约热内卢 C.圣保罗 D.萨尔瓦多
8.下列有关美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世界上( )
A.面积最大 B.人口最多 C.工业化最早 D.国内生产总值最高
9.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位于( )
A.亚马孙河流域 B.刚果河流域 C.密西西比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10.美国在五大湖区及东北地区布局乳畜带的原因是( )
A.气候寒冷,不能生长农作物 B.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城市、人口分布密集
C.地势崎岖,交通十分不便 D.工业污染严重,不能种植粮食作物
读美国本土简图和巴西简图,完成下面11-12小题。
11.美国是世界发达国家。下列有关美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B.纵贯西部的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C.西部工业区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
D.密西西比河为航运、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2.美国和巴西同属西半球的国家,下列有关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美国和巴西共同濒临大西洋
②两国所在大陆西部的山脉同属于科迪勒拉山系
③美国被称为民族大熔炉,巴西居民具有多元性特征
④美国的密歇根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⑤巴西亚马孙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13.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极地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4.世界上生产和出口咖啡最多,享有“咖啡王国”之称的国家是
A.美国 B.巴西 C.加纳 D.澳大利亚
15.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是( )
A.北美中央大平原 B.马来群岛 C.刚果盆地 D.亚马孙河流域
近年来,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急剧减少,仅2004年就缩减了约两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瑞士国土面积的50%。读材料,完成16-18题。
16.亚马孙热带雨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修建亚马孙横断公路等,对沿线木材进行掠夺性开采
②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③土著居民采用刀耕火种方法,毁林开荒种地
④气候恶化, 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7.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①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现象 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8.关于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发展经济,应大力开发热带雨林 B.为了保护环境,应禁止一切开发
C.保护与开发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D.按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步加大开发力度
19.以下各国中,拥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国家是( )
A. B. C. D.
20.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辽阔的热带大国。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B.首都位于东南沿海
C.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缓慢 D.热带雨林面积广,可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
二、解答题
21.读美国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由北美洲中部的本土、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中的A________州组成。
(2)美国的邻国B是________。
(3)在美国华人和华侨分布比较广泛,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有华人聚居的、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街区是“________”。
22.阅读金砖国家巴西资源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____,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中____、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2)图中巴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____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____资源丰富,伊泰普水电站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
(3)巴西的工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其原因是____。
(4)1956年巴西决定由里约热内卢迁都至巴西利亚,试分析巴西为何迁都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美国的地形以平原为主,美国的地形明显地分为西部高大山地、东部低缓高地和中部广阔平原三部分,各部分呈南北纵向分布,故B不符合题意。
2.C
【详解】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能源矿产石油和煤不足,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与巴拉圭合作,建成了伊泰普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那河,是目前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故应选C。
3.A
【详解】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包括平原面积广阔,便于机械化操作,耕地面积占陆地面积比重大,耕地资源充足,农业产量高,B正确。水源条件好,密西西比河为农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水源,C正确。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热量条件好,D正确。美国人口众多,但机械化水平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很小,所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重不高,A错误。故选A。
4.图中所示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巴西是发展中国家,故A错误。两个国家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故B正确。两个国家都是本大洲实力最强的国家,故C正确。两个国家都有南回归线穿过,故D正确。故选A。
5.澳大利亚是一个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的国家,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狭小,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这里位于太平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故选A。
6.由图可以看出,巴西大豆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地区,这里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降水较适中,气温较凉爽,故选B。
7.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位于巴西高原上,受地形的影响,气候凉爽,故选A。
8.D
【详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工业化最早的地区是欧洲西部,以上这些都与美国不相符;美国是当今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故选D。
9.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有三大热带雨林气候区,即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亚洲的马来群岛,其中亚马孙平原面积最大,它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结合题意,故选A项。
10.B
【详解】美国五大湖区及东北部地区,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分布集中,畜牧业发达,故选择答案B。
11.美国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A错误;纵贯东部的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的是落基山脉,B错误;美国东北部是该国最大工业区,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C错误;密西西比河为航运、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2.美国和巴西共同濒临大西洋,①正确;两国所在大陆西部的山脉同属于科迪勒拉山系,②正确;美国被称为民族大熔炉,巴西居民具有多元性特征,③正确;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④错误;巴西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⑤错误;排除BCD,故选A。
13.B
【详解】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应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北寒带与热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范围最广,故选B。
14.B
【详解】世界上生产和出口咖啡最多,享有“咖啡王国”之称的国家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该国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种植热带作物面积广大,故选B。
15.D
【详解】亚马孙平原由亚马孙河长期冲积而成,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大部分在巴西境内.亚马孙平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故本题选D。
16.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不合理开发,致使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不断缩小,如土著居民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毁林开荒种地;修建亚马孙横断公路等,对沿线木材进行掠夺性开采;为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场,毁坏热带雨林等,①③正确。故选:A。
17.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这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肆意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会使热带雨林面积逐渐缩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全球生态环境,使气候变暖,影响全球空气质量;根据题意①②④正确。故选C。
18.热带雨林既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又有很大的经济效益,所以纪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环境。所以要保护与开发并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故C符合题意。故选C。
19.C
【详解】由图可知,图中A表示的是澳大利亚、B表示的是日本、C表示的是巴西、D表示的是印度,世界上拥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国家是巴西,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巴西的有关知识.
20.A
【详解】巴西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A正确;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内陆,B错误;巴西是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国 ,工业发展迅速,C错误;巴西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会对雨林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D错误。故选A。
21. (1)美国领土构成:本土48个州,两个海外州:北冰洋沿岸的阿拉斯加州(北极圈穿过,西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州(属大洋洲,北回归线穿过)。
(2)美国的海陆位置:临三大洋,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东南临墨西哥湾,北与B加拿大陆上相邻,南与墨西哥陆上相邻。
(3)美国人种构成: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美国以白种人为主,印第安人是原住民,人种构成复杂,被称为“民族大熔炉”。美国的华人分布广泛,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有华人聚居的“唐人街”。
22.(1)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平坦,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2)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尤其铁矿石的储量、开采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铁矿石品位高达60%以上,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采矿、冶金等工业。)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全国发电量中所占比例较大。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巴西和巴拉圭联合建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巴西能源的不足。
(3)巴西的工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原因是:该地区交通运输便利、气候比较温和湿润、开发历史早。
(4)巴西政府在1960年将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到内陆高原上的巴西利亚,其原因是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缓解沿海地区的人口压力,缓解东部城市环境问题;以首都为基地,探索出一条在稀树草原上科技兴农的新路子,不仅改变了东西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促进了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再者,巴西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凉爽,环境优美,适宜人类居住也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