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王村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邹城市王村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08 20:5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王村中学2013至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卷)
八年级 语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积累及其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拼音。(4分)
nì( )名 禁gù ( ) 广袤( )无垠 狭ài( )
2、下列与课题对应的作者或朝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
B、《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宋代
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
D、《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初
3、下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2分)
A千山万合 鹤立鸡群 拖泥带水
B慷概激昂 花团锦簇 冥思暇想
C油光可见 海誓山盟 相形见绌
D沧海桑田 莫衷一是 随机应变
4、根据提示填空(15分)
(1)、《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_____ ______, 。
(2)、《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的句子:_ ___ _____, ; , 。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过零丁洋》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曲中的主旨句是____ _________; 。
(6)、不戚戚于贫贱,_______________。(《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7)、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8)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 全。
5、《献给母亲的歌》(3分)
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 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 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 写出理由。(2分)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
答:
(2)假如你准备在母亲节这一天给亲爱的妈妈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1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10分)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选文第一段运用了 、 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托尔泰眼睛的 、 的洞察力。(2分)
2、作者在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犀利时,说它像 ;在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满含粲然笑意时,又说它犹如 。那么,假如作者要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忧郁时,应说它 。(3分)
3、 文段中加点的“像村妇那样”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4、文段引用高尔基的话作结,有什么的好处?(2分)
5、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文学著作。请你列举其中一部。(1分)
(二)改变命运的一分(10分)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⑧“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 注:高利贷:索取特别高的利息的贷款。)
1.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2分)
2.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面带歉意地笑笑”? (2分)
3.第⑤段写道“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2分)
4.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2分)
5.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2分)
三、文言文阅读 (24分)
(一)送东阳马生序(15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① 无从致书以观 ( )
②援疑质理 ( )
③ 烨然若神人 ( )
④色愈恭,礼愈至 ( )
2.翻译句子为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2分)
4.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5.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2分)
6.作者在求学过程中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其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试结合今天学习环境,谈谈你的体会。(3分)
(二)马说 (9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故虽有名马:(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什么。(3分)
四、作文(30分)
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
请以“我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600—800.
3.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文章要写出渴望什么,为什么渴望。
王村中学2013至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卷)
八年级语文答题卡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积累及其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拼音。(4分)
nì( )名 禁gù ( ) 广袤( )无垠 狭ài( )
2、( )(2分)3、( ) (2分)
4、根据提示填空(15分)
(1)_____ ______, 。
(2)_ ___ _____, ; , 。
(3)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 _________; 。
(7)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
(9)
5、(1)(2分)答:
(1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10分)
1、选文第一段运用了 、 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托尔泰眼睛的 、 的洞察力。(2分)
2、作者在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犀利时,说它像 ;在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满含粲然笑意时,又说它犹如 。那么,假如作者要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忧郁时,应说它 。(3分)
3、(2分)
4、(2分)
5、(1分)
(二)改变命运的一分(10分)
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24分)
(一)送东阳马生序(15分)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① 无从致书以观 ( ) ②援疑质理 ( )
③ 烨然若神人 ( ) ④色愈恭,礼愈至 ( )
2.(4分)
(1)
(2)
3.(2分)
4.(2分)
5.(2分)
6.(3分)
(二)马说 (9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故虽有名马:(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2、(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3分)“千里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乐”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马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
请以“我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600—800.
3.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文章要写出渴望什么,为什么渴望。
学 校:泾川县王村中学 班 级: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 考 号: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