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 单元巩固练(含解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 单元巩固练(含解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30 23:0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各具特色的地区
一、选择题
1.有关东南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马六甲海峡位于中南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B.湄公河发源于我国境内,最后注入印度洋
C.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自然原因是热量和水分充足
D.东南亚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菲律宾
2.有关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特点是酷寒、狂风、干燥 B.是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大洲
C.冰雪覆盖,被称为“冰雪高原” D.长城站地处南温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3.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 )
A.马来西亚 B.印度尼西亚 C.菲律宾 D.泰国
4.下图,我国南极四个科考站中 ,无极昼极夜的是( )
A.昆仑站 B.泰山站 C.中山站 D.长城站
5.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 ),它有“火山国”之称。
A.菲律宾 B.印度尼西亚 C.日本 D.马尔代夫
6.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的海峡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英吉利海峡 D.土耳其海峡
7.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稠密,国家众多 B.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C.畜牧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D.农业发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8.下图中箭头所示的海峡,素有“日本海上生命线”之称,它是( )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
A.铜和石油 B.铝土和铁矿 C.黄金和金刚石 D.煤和铁矿
10.中东地区跨亚非两洲的国家是( )
A.埃及 B.伊朗 C.土耳其 D.沙特阿拉伯
读“西亚地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该地区战争冲突不断,主要的原因是( )
①森林之争②宗教之争③石油之争④领土之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2④
12.关于阿拉伯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平原面积广大,所以不易发育河流 B.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蒸发旺盛
C.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D.位于寒带地区,冰雪覆盖
13.下列解决西亚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滴灌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B.通过海水淡化方式增加水资源供给
C.种植业选择耐旱作物 D.大力修建大型水库,雨季蓄水
下图为“南极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份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原因是此时南极( )
①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利于考察 ②动物冬眠,对人类威胁小;③降水较多,可用水源充足:④正处“暖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图中科考站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读图“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16-18小题
16.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 )
A.老挝 B.越南 C.泰国 D.缅甸
17.图中中南半岛的地表形态特征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高原为主,地面崎岖
C.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D.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
18.该半岛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去年暑假,小明和家人去欧洲西部旅游,据此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小明在欧洲西部旅游时拍摄了许多旅游景点图片,有个国家标注错了,请你帮忙找出来( )
A. B.
C. D.
20.下列美称(别称)搭配正确的是( )
A.“音乐之都”—巴黎 B.“世界公园”—德国
C.“艺术之都”—维也纳 D.“千年古都”—罗马
21.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主要是( )
①地形以山地为主 ②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交通运输便利 ④居民习惯以乳肉产品为食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读“中南半岛略图”,回答下列22-24题。
22.中南半岛城市大多分布在
A.河流沿岸地区 B.东部地区
C.北回归线沿线地区 D.北部地区
23.下面关于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北高南低,高山大河纵列分布
B.中南半岛的大江、大河都流入太平洋
C.高山、大河相间分布,呈东西走向
D.地势南高北低,高山大河纵列分布
24.小明同学暑假去东南亚旅游,回来告诉你一些见闻,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看到了“花园城市”,真漂亮 B.坐小船在越南的水上市场买东西
C.参观了吴哥窟 D.曼谷位于湄公河畔
下图是“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读图,完成下面25-27小题。
25.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广的景观是( )
A.热带雨林景观 B.热带草原景观 C.热带沙漠景观 D.温带草场景观
26.下列四张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卡片,内容错误的是( )
A. B. C. D.
27.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顶终年积雪,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全球气候变暖
马略卡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岛上常住人口约85万,大约一半居住在首府帕尔马,马略卡岛年降水量约400mm,岛上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下图为马略卡岛位置图,读图回答28-30题。
28.马略卡岛的半球位置是( )
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东半球④西半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帕尔马城市用水的最主要来源是( )
A.水库水 B.地下水 C.河流水 D.冰雪融水
30.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马略卡岛的地势特征是( )
A.东高西低 B.南北高,中部低 C.西高东低 D.东西高,中部低
二、解答题
31.读图“甲半岛地形图”及图“威尼斯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经度划分,甲半岛位于_______(东或西)半球。描述甲半岛的纬度位置:_________ 。
(2)图示区域地处欧洲南部,南临_________海,北靠______________山脉。
(3)威尼斯属于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所在国家为______________。
(4)图中波河在_______ 季水位上涨形成汛期,中下游地区地形以________ 为主。
(5)甲半岛植被具有叶片小、叶面有“蜡质层”的特点,其形成与该地夏季________ 的气候特点有关。
32.读世界两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地区最丰富的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湾及其沿岸地区。
(2)图乙中①半岛上山脉、大河分布特点是____相间,____列分布,绝大部分属于热带____气候。
(3)图甲中所示能源资源输出最多地区的航线所经之地是( )
A.苏伊士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红海 D.好望角
(4)甲、乙两图中所示区域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的是____(“甲”或“乙”)。
33.读非洲图,回答问题。
(1)世界最大的沙漠A_______沙漠,非洲岬角C_______。
(2)世界第一长河B________。 海洋:D_______。
(3)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有关东南亚的说法,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重要的海上通道;湄公河发源于我国境内,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自然原因是热量和水分充足;东南亚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印度尼西亚,故选C。
2.D
【详解】本题考查南极洲的地理概况。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地处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湿热的气候条件,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其中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A、C、D错误,B正确。故选B。
4.D
【详解】地球上各地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上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其中南北极圈以内地区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称为南北寒带,以上四个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即在南温带,无极昼极夜现象,故选D。
5.B
【详解】印度尼西亚处在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因而多火山地震,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印度尼西亚国家领土由137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故选B.
6.B
【详解】以上四个海峡中,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的海峡是位于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英吉利海峡全部位大西洋,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故选B。
7.D
【详解】欧洲西部位于欧洲的西半部,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ABC不符合题意;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D符合题意;故选D。
8.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马六甲海峡的相关知识。素有“日本海上生命线”之称的是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故选A。
9.C
【详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首位。一直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经济主要以出口这些矿产资源或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经济十分落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A
【详解】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面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土耳其是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都属于亚洲国家,A正确。故选A。
11.图中所示的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冲突不断,主要存在宗教之争、石油之争、水资源之争以及领土之争,与森林之争无关,故选C。
12.图中所示的阿拉伯半岛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易发育河流,故A错误。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蒸发旺盛,故B正确。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常年盛行下沉气流和东北信风,气候干旱,故C错误。主要位于热带地区,没有冰雪覆盖,故D错误。故选B。
13.解决西亚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包括用滴灌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通过海水淡化方式增加水资源供给和种植业选择耐旱作物,该地区气候干旱、修建水库的作用不大,故选D。
14.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有极昼现象,正处“暖季”,白昼时间长,利于考察,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5.在极圈以内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从图中看出,南极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无极昼极夜现象。故选:A。
16.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首都是万象,跟中国有铁路相通,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东南亚中南半岛上以山地为主,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地势北高南低,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一年分为雨旱两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欧洲著名的旅游景点和风俗包括:法国的埃菲尔铁塔,A正确,不符合题意;荷兰的风车,B正确,不符合题意;西班牙的斗牛,C错误,符合题意;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音乐之都”是维也纳,“世界公园”是瑞士,“艺术之都”是巴黎,“千年古都”是罗马。故选D。
21.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于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交通便利;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居民习惯以乳肉产品为食物,消费市场广阔,使欧洲西部成为世界上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①错误,②③④正确,故选C。
【点睛】乳畜业的生产特点及分布
22.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上。故选:A。
23.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选项B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24.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东南亚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等;泰国的曼谷位于湄南河畔,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25.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景观为热带草原景观,B正确;热带雨林景观、热带沙漠景观、温带草场景观都不符合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景观分布,ACD错误。故选B。
26.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是黑种人,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A正确,不符合题意;该地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原料库”,B正确,不符合题意;但由于长期受殖民主义的统治,大多数的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发展缓慢,D正确,不符合题意;非洲热带面积广大,野生动物种类多,有“天然野生动物园”之称。考拉、树袋熊等动物位于大洋洲,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27.乞力马扎罗山因为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山顶终年积雪,故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A正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全球气候变暖都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CD错误。故选A。
28.读图可知,马略卡岛的位置在(39.5°N,3°E)附近地区,所以根据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岛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故选A。
29.由材料可知,马略卡岛地下岩层孔隙储水量大,地下水丰富,马略卡岛上的城市用水最主要是地下水。故选B。
30.读图可知,马略卡岛的山脉分布在东部和西部,中部地势低平,所以该岛的地势特征是东西高,中部低。故选D。
31. (1)读图可知,甲半岛大部分位于10°E-15°E,40°N-45°N;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热带的范围是23.5°S-23.5°N;北温带的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范围是66.5°S-90°S;根据甲半岛的经纬度可知,甲半岛位于东半球。描述甲半岛的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2)读图可知,图示区域是地处欧洲南部,南临地中海,北靠阿尔卑斯山脉。
(3)读图可知,该地冬季1月份的气温在0℃以上,夏季的气温在20℃以上,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威尼斯属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所在国家为意大利。
(4)读图可知,该地属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图中波河在冬季水位上涨形成汛期,中下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5)读图可知,该地属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由于夏季炎热干燥,使得该岛上的植被具有叶片小、叶面有“蜡质层”的特点。
32.(1)读图甲可知,图甲所示地区是中东地区,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是石油资源 ,主要分布在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2)读图乙可知,图乙中①半岛是中南半岛,位于东南亚,其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绝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中东地区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其中输出最多的地区是东亚。中东的三条石油运输路线是: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 曼德海峡 红海 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 大西洋 西欧或北美;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 印度洋 好望角 大西洋 西欧或北美;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南海 台湾海峡 东海 日本。故图甲中所示能源资源输出最多地区的航线所经之地是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4)甲乙两图中所示区域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的是甲。因为中东位于亚、欧、非三洲之间,周围有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乙是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33.
(1)读图可知,世界最大的沙漠是A撒哈拉沙漠,非洲岬角C为好望角。
(2)读图可知,世界第一长河是B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非洲西临D大西洋。
(3)肯尼亚被赤道穿过,位于东非高原上,气候温和宜人,四季鲜花怒放,其首都内罗毕被誉为“阳光下的花城”;大力发展了花卉业、旅游业、成为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和著名的旅游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