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南京明城墙外廓明太祖朱元璋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新泰市泉沟中学 王汉国
时间:
皇帝:
都城:
年号:明太祖朱元璋一、明朝的建立1368年明太祖
(朱元璋)南京洪武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一、明朝的建立 材料一:
“(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这段材料反映出什么问题? 反映出地方上的行省长官权力很大,这样会威胁到皇权。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改革行政机构一、明朝的建立材料三:
“外设都(都指挥使司)、布(承宣布政使司)、按(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隶兵刑钱谷……”
——《明史·职官志》 根据上述材料,明太祖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材料二:
“洪武九年(1376)……罢行省平章政事 (行中书省最高长官)……”
——《明会要·职官十二》 (民政)(刑狱)(军政)皇帝地方明朝改革行政机构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分散)中书省政要归六部……”
——《明史·职官志》 明太祖对中央行政机构进行了哪些改革?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口胡惟庸谋反,诛其九族。胡惟庸案皇帝中央地方明朝改革行政机构(民政)(刑狱)(军政)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改革行政机构一、明朝的建立2.设锦衣卫1.职权特殊
A.主管皇帝侍卫
B.对臣民进行监视、侦查
2.地位特殊
直属于皇帝明·锦衣卫飞鱼服(下)特务机构——锦衣卫特务机构——明·锦衣卫绣春刀(上)皇帝明朝改革行政机构锦衣卫中央地方(民政)(刑狱)(军政)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改革行政机构一、明朝的建立2.设锦衣卫3.八股取士八股取士目的: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方式: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是“八股文”。影响:你知道吗?八股文的写法明代八股文的字数要求在300-500字以内。八股取士目的: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方式: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是“八股文”。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材料五: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 八股的危害相当于秦始皇的焚书,而摧残人才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要严重得多。 顾炎武的话是什么意思?八股取士目的: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方式: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是“八股文”。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加强思想控制,加强君权。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北京十三陵明长陵南京明孝陵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一、明朝的建立三、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明惠帝) “靖难之役”燕王朱棣 时间:
皇帝:
都城:
年号:明成祖朱棣1402年
夺取皇位明成祖
(朱棣)南京永乐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一、明朝的建立三、靖难之役四、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迁都北京明代前期北京城平面示意图北京故宫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一、明朝的建立三、靖难之役四、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迁都北京2.继续削藩3.增设东厂皇帝明朝改革行政机构锦衣卫 锦衣卫、东厂厂卫特务机构中央地方(民政)(刑狱)(军政)创立加强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从汉到元 明废丞相设锦衣卫增设东厂削 藩八股取士权分六部设立三司明太祖明成祖迁都北京 小飞为本班话剧表演写了个剧本,讲述主角穿越明朝的故事。主要情节如下:
李生穿越到永乐二十年,在当时的都城南京参加科举考试。虽然他以前没学过八股文,但他的文章见解独到,还是考中了进士。李生成了一名政府官员,不久后还被任命为丞相,深得皇帝信任。然而半年后的一个深夜,因为有人密告他谋反,他被抓进西厂的监狱。在严刑拷打中,李生疼得晕了过去。再次醒来,他发现,自己不过是做了个梦。明朝穿越指南明初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明太祖明成祖1.迁都北京2.继续削藩3.增设东厂1.改革行政机构2.设锦衣卫3.八股取士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地方) 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中央)厂卫特务机构明太祖明成祖南京北京明 朝(1368-1644年)15世纪前期的明朝版图大明帝国明长城北京故宫明故宫遗址明孝陵江南贡院“我眼中的明朝” 同学们能否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明朝的印象?